一艘長度超過足球場、高度超過10層樓的巨輪,屹立在江蘇如皋的海洋工程基地。
這是亞(ya) 洲第一艘深水鋪管起重船,代號“海洋石油201”,造價(jia) 達30億(yi) 元。今年年底,它將正式交付使用。用它來鋪設管道,來自海底3000米深處的石油和天然氣就可以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陸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石油[13.88 2.82%]總公司(下稱中海油)副總工程師曾恒一表示,這標誌著中國海洋石油深海作業(ye) 艦隊即將成形。
艦隊目標直指南海。此前,由於(yu) 缺乏設備和技術,中海油在南海等深海海域開采油田時不得不與(yu) 外國公司合作,讓外國公司拿走幾乎一半的收益。
逐鹿南海
在陸地石油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中國和周邊國家將目光投向南海。
南海與(yu) 波斯灣、墨西哥灣、北海齊名,其油氣儲(chu) 量的商業(ye) 價(jia) 值不言而喻。根據中國海洋部門初步估計,南海油氣儲(chu) 量達500多億(yi) 噸,即使在中國傳(chuan) 統疆界內(nei) 也有300多億(yi) 噸。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長吳士存說,南海已探明200多個(ge) 含油氣構造和180個(ge) 油氣田。這些油氣田基本上位於(yu) 500米至2000米的深水區。
自20世紀60年代南海發現石油以來,周邊諸國紛紛前往開采。其中,越南的青龍、白虎和大熊油田年產(chan) 量均在500萬(wan) 噸以上,馬來西亞(ya) 的南海石油年產(chan) 量超過3000萬(wan) 噸。中國落在東(dong) 南亞(ya) 國家的後麵,來自南海的石油年產(chan) 量不到1000萬(wan) 噸。
而香港富商李嘉誠旗下的加拿大哈斯基能源公司(下稱哈斯基)在珠江口海域與(yu) 中海油開始合作後,連續發現荔灣3-1等三處天然氣田,也是中國深水勘探至今為(wei) 止僅(jin) 有的發現。
目前,中海油在南海的開發基本上集中於(yu) 淺海——北部灣海域和珠江口海域。而在資源最為(wei) 豐(feng) 富的南沙海域,卻沒打一口井,沒出一滴油。
按照中國的政策,中石化和中石油這兩(liang) 大巨頭僅(jin) 限於(yu) 陸地及5米深之內(nei) 的淺水區開采,5米以上區域是中海油的天下。外國石油企業(ye) 要想在中國海域內(nei) 開采石油,則必須與(yu) 中海油簽訂合同,後者可以從(cong) 中無償(chang) 獲得51%權益。
今年4月底,中海油拋出5.15億(yi) 美元,將丹文能源公司珠江口海域一個(ge) 區塊24.5%的權益收入囊中,其權益上升至75.5%,康菲石油公司擁有其餘(yu) 24.5%的權益。
除了荔灣3-1等少數油氣田,中海油已收回大多數南海區塊的權益。中海油負責“海洋石油201”項目的許文兵告訴本刊記者,自己獨立作業(ye) ,比國外作業(ye) 者的費用要低很多。
旗艦下水
中海油獨立作業(ye) 的信心,很大程度上來自於(yu) 即將建成的第一支深海艦隊。
在上海世博會(hui) 石油館中,最吸引人的是由陸川導演的4D電影《石油夢想》。普通觀眾(zhong) 或許意識不到,展廳角落沙盤模型上三艘模樣特殊的艦船,關(guan) 乎中國深海石油開采的未來。
這三艘船是“海洋石油720”深水地球物理勘探船、“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以及“海洋石油201”,它們(men) 將分別承擔油氣從(cong) 勘探、開采到運輸的環節。
據介紹,“海洋石油201”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時具備3000米級深水鋪管能力、4000噸級起重能力、第三代動力定位係統(DP3)及自航能力的作業(ye) 船。今年5月28日,這艘船在江蘇如皋出塢,開始交付前的最後安裝。
“這艘船正式交付後會(hui) 非常忙,很多項目都等著呢。”承建“海洋石油201”的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總裁陳強對本刊記者說。鋪管船比鑽井船更緊缺,每天租金達幾十萬(wan) 美元,即使有錢也要排隊很長時間才能租到。
耗資60億(yi) 元的“海洋石油981”今年年底也將交付使用。它相當於(yu) 45層樓高,最大作業(ye) 水深3050米,鑽井深度1萬(wan) 米。承建商上海外高橋[12.81 4.06%]造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琦稱其為(wei) 中國海洋工程項目的“航空母艦”。
“海洋石油981”同樣具備第三代動力定位係統,可在每小時109海裏風速,或者說相當於(yu) 18級以上的超強台風之下運行。中海油副總工程師曾恒一告訴本刊記者,南海是世界上台風最頻繁的海域和波浪最劇烈的海域之一,深海工程設備需要適應災害性的環境。
長期以來,深海石油作業(ye) 核心技術一直由歐美少數國家所掌握,中國在300米之外的深海隻能與(yu) 外國公司合作。上述“中國造”旗艦將改變這一曆史。中國海洋石油工程公司(600583.SH)總裁薑錫肇表示:“自己有了裝備,別人就沒法欺負你。”
曾恒一透露,“海洋石油981”號將用於(yu) 水深約1500米的荔灣3-1深水氣田鑽井,“海洋石油201”號負責將輸油管道從(cong) 荔灣3-1鋪到珠海。
他說,中海油的深海艦隊除了前麵提到的幾艘旗艦,還包括多艘正在建造中的船隻。“這是第一期,第二期正在規劃,有的船規模比這次更大。”
中海油董事長傅成玉在今年5月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中海油未來10年到20年內(nei) 在南海的投資將超過2000億(yi) 元,僅(jin) 在深水鑽探設備上的第一期投入就達到150億(yi) 元。
技術與(yu) 環境
一般而言,水深500米以內(nei) 的海域屬於(yu) 淺海,超過則為(wei) 深海。未來深水油氣開采的潛力是巨大的,但其低溫高壓、狂風巨浪的作業(ye) 環境,對作業(ye) 者意味著巨大的困難。
2006年5月,美國阿科公司在位於(yu) 南海珠江口盆地的中海油流花11-1油田采油時,其“南海勝利”號浮式生產(chan) 儲(chu) 卸油裝置(FPSO),就未能抵禦住台風“珍珠”,油田被迫停產(chan) 。一年多以後,該油田才恢複生產(chan) 。海上作業(ye) 的風險由此可見一斑。
深海艦隊的組建,並不意味著萬(wan) 事大吉。中國深海采油的技術仍然與(yu) 國外巨頭存在較大差距,環境方麵的挑戰也不容小覷。
今年3月下旬,在北京舉(ju) 行的國際石油石化裝備產(chan) 業(ye) 發展論壇上,中國石油[10.79 1.98%]經濟技術研究院江懷友稱,海洋工程裝備第一陣營主要是歐美公司,壟斷著開發設計、工程總包和關(guan) 鍵配套設備的供貨;第二陣營是韓國和新加坡,在總裝製造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中國隻能製造一些低端產(chan) 品,屬於(yu) 第三陣營。
有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本刊記者,深海采油關(guan) 鍵還是要看技術,沒有技術,人家一伸手就拿到近一半收益,你還得看人家的臉色行事。
除了中石油,中國的另外兩(liang) 大石油開采巨頭也將觸角伸到海洋。2004年7月,國土資源部給中石油發放許可證,允許其勘探和開采南海南部海域約10萬(wan) 平方公裏礦權麵積的深海區塊。此外,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也以變通方式,對東(dong) 海油田進行實質開發。
但中石化一位高層對本刊記者坦承,中國還沒有一家公司具備獨立在深海采油的技術實力。除了裝備,還需要技術,目前恐怕還得尋求國外的幫助。
中國能源網副總裁韓曉平還提醒說,在深海進行油氣開采,如何保證環境安全是第一位的,“墨西哥灣出事後,對大家的震撼很大,因此各方麵都要考慮周全,出了事誰也賠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