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建設、2008年成功並入電網的“蒙牛牛糞發電廠”,目前每年已可以穩定輸出一千萬(wan) 度電,折合收益約500萬(wan) 元。顯然,對於(yu) “解決(jue) 牛糞汙染”初衷來說,這個(ge) 效果是可觀的。
“這個(ge) 行業(ye) 在中國非常冷,在中國,所謂的‘生物工程’都是製藥的,每次我們(men) 出去參加會(hui) 議都很尷尬,大家都問你們(men) 搞生物發電的?”蒙牛生物質能總經理孫海龍表示,現在來看,當初定下的發電之路未必正確,因為(wei) 直接賣氣的話收益會(hui) 更高。不過,按照孫海龍規劃的路,沼氣、發電都隻是產(chan) 業(ye) 布局的第一步,更大的效益將在“牛糞產(chan) 業(ye) 鏈”上得到展示。
“牛糞發電”的初衷:解決(jue) 汙染
和林格爾盛樂(le) 經濟園區是呼和浩特市工業(ye) 旅遊重鎮,蒙牛總部就設在這裏。還沒進入和林縣,“中國乳業(ye) 第一城”的醒目標誌便映入來訪者的眼簾,蒙牛的字號更是隨處可見。而若進到園區裏,一個(ge) 核心示範場所,就是有著1.1萬(wan) 頭存欄奶牛、占地8848畝(mu) 的澳亞(ya) 牧場。
這個(ge) 號稱最早引進優(you) 質奶牛、牧草、采用最先進養(yang) 殖方法的牧場,產(chan) 出的原奶專(zhuan) 用於(yu) 製作蒙牛最高檔產(chan) 品“特侖(lun) 蘇”。
“它們(men) 在一天三次產(chan) 奶的同時,還會(hui) 產(chan) 生300噸牛糞、500噸牛尿和衝(chong) 洗水,如果不加以處理,不僅(jin) 會(hui) 釋放汙染環境的有害氣體(ti) ,還會(hui) 造成土壤和水源汙染。”出於(yu) 環保考慮,蒙牛在牧場腳下建設了一個(ge) 配套項目:沼氣發電。
“從(cong) 技術角度來說,一頭牛一年發一千度電一點兒(er) 問題都沒有。”這個(ge) 項目建成後,由蒙牛生物質能有限公司運營,孫海龍就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經過兩(liang) 年的運營,他定下的目標是,把這裏打造成生物質能產(chan) 業(ye) 鏈的全球示範區,降低投資成本,並獲取可觀的利潤。
打造“牛糞產(chan) 業(ye) 鏈”
“目前我們(men) 在國內(nei) 肯定是最先進的,下一步,我們(men) 想將這裏建成類似於(yu) 丹麥的風電樣的全球綜合利用示範區。”孫海龍表示,由於(yu) 這個(ge) 項目最初規劃走了一些彎路,總體(ti) 投資四五千萬(wan) 元,不過目前積累下來的技術,已經可以將成本降到3500萬(wan) 元了。
孫海龍介紹,目前這個(ge) 項目,一年的人工、設備等管理費用在200萬(wan) 元到250萬(wan) 元,如果投資在3500萬(wan) 元,那麽(me) 一年的折舊費用就是200萬(wan) 元左右,合計成本約400萬(wan) 元到500萬(wan) 元,“我們(men) 現在一年可以提供一千萬(wan) 度電,按5毛錢一度,收益大概是500萬(wan) 元,收支基本持平。”
不過,持平顯然不夠。“在這裏實現盈虧(kui) 平衡了,下遊繼續發展的話,就都是盈利了,所以下遊才是更關(guan) 鍵的。”孫海龍表示,發完電後,還可製造有機肥料、打造有機農(nong) 業(ye) 示範園區,而這將會(hui) 產(chan) 生更大收益。
根據孫海龍的規劃,6月份開始,他們(men) 將投產(chan) 一個(ge) 有機肥車間,到2010年實現年產(chan) 普通有機肥4萬(wan) 噸,抗病有機肥1萬(wan) 噸。按目前市場價(jia) 計算,普通有機肥價(jia) 格每噸在800元到1000元,抗病有機肥最低價(jia) 格每噸也在2000元以上,這項收益將遠超過發電本身。
此前,他們(men) 還與(yu) 南京農(nong) 業(ye) 大學合作,在距離沼氣發電廠不遠的地方建設了57座蔬菜水果大棚,種植了草莓、火龍果、西瓜等數十種蔬果,一方麵可以進行有機肥實驗,一方麵產(chan) 出的蔬果全部銷售給蒙牛的員工或是總部的公司食堂。
大有可為(wei) 的沼氣
“而美國的電價(jia) 比天然氣價(jia) 格高很多,這一點跟中國正好相反。”孫海龍笑言,目前國內(nei) 搞技術的人腦袋太死,搞市場的又沒有人來研究這一塊兒(er) ,所以原本大有可為(wei) 的項目,一直都是“冷門”。
“當時我們(men) 依靠‘牛糞發電’並入電網是全國第一個(ge) ,並入氣網的話,溝通上可能更麻煩,但是問題都好解決(jue) 。”孫海龍表示,如果嚴(yan) 格按照終端銷售價(jia) 值來進行整體(ti) 規劃的話,經濟、社會(hui) 效益恐怕都不止目前這個(ge) 樣子。
“從(cong) 我們(men) 牧場來說,保守計算,1.1萬(wan) 頭奶牛一年產(chan) 出400萬(wan) 立方米的沼氣,供和林縣城一年的使用一點兒(er) 問題都沒有;而整個(ge) 呼和浩特市有80萬(wan) 頭奶牛,要是規劃得好,供應整個(ge) 呼和浩特市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這個(ge) 供應很穩定,不會(hui) 出現‘氣荒’。”
孫海龍介紹,目前呼和浩特市的氣網建設已經十分密集,並入氣網銷售非常簡單。而就算是那些氣網沒有覆蓋的地區,也可以建立加氣站,液化之後進行銷售。
“目前還沒有人深入考慮這個(ge) 問題,政府給予的引導、企業(ye) 進行的嚐試,更多的還隻是從(cong) 環保角度,想解決(jue) 牛糞汙染問題。”孫海龍表示。
期待牛糞變天然氣
“實際上,如果我們(men) 並入到國家天然氣網的話,利潤會(hui) 翻好幾倍,因為(wei) 我們(men) 產(chan) 出的氣純度比天然氣差不了多少,能賣兩(liang) 塊多,而且還在往上漲。”
雖然已經實現500萬(wan) 元左右的年收益,而且下遊的生物肥料、有機種植等項目也都在穩步推進,未來將會(hui) 帶來更高收益,不過孫海龍堅信有更簡單的方法:直接提供天然氣。
孫海龍算了筆賬,將牛糞轉化成沼氣再進行發電,全部投資需要3500多萬(wan) 元,而如果將沼氣並入天然氣網直接出售,整體(ti) 投資隻需要1000多萬(wan) 元,“而且天然氣的價(jia) 格遠比電價(jia) 要高,能多賺不少。”
據介紹,目前這種項目基本上是通過專(zhuan) 業(ye) 設備將牛糞發酵產(chan) 出沼氣,然後再通過沼氣發電。而實際上,這種在歐美通行的方式在國內(nei) 並不適合,原因是國內(nei) 電價(jia) 與(yu) 天然氣價(jia) 格相比低很多。
目前國內(nei) 電價(jia) 每度在5毛左右,而天然氣則在2元/立方米左右,按照1立方米沼氣生產(chan) 1.5度電計算,直接出售沼氣收益能翻一倍多,就算按照較低的品質計算,1000萬(wan) 元的投資,一年多就可以收回,這還不算下遊的有機肥料和有機農(nong) 業(ye) 園,遠比發電要劃算得多。
“中國的電太廉價(jia) 了,所以我們(men) 沒必要去跟發電企業(ye) 競爭(zheng) 。”孫海龍表示,目前國內(nei) 電力的投資成本,火電一千瓦才幾百元,而號稱最貴的風電,一千瓦最高也就4000元,而“牛糞發電”的成本最低都需要3萬(wan) 到4萬(wan) 元。
“煤不發電不能直接用,但是沼氣本來就是清潔能源,很多地方都可以直接用。”孫海龍強調。
環保不能光靠政府補貼
“環保不能光靠補貼。”采訪中,孫海龍表示,目前國內(nei) 搞環保,90%以上靠政府補貼,即便是政府補貼了,大部分也不盈利,原因是“沒有專(zhuan) 業(ye) 的人去研究”。
孫海龍認為(wei) ,如果更多從(cong) 產(chan) 業(ye) 市場化經營角度研究,讓這個(ge) 行業(ye) 健康發展、實現盈利,那就能吸引很多民間投資自發來做,根本不需要政府補貼,“那不就是一舉(ju) 兩(liang) 得嘛!”
“我們(men) 目前也在嚐試溝通,但是在產(chan) 業(ye) 鏈和技術完全成熟之前,還不能去推廣。”孫海龍認為(wei) ,目前國內(nei) 麵臨(lin) 的最主要的技術問題是菌種培育問題,“中國現在研究菌種,都是人工篩選,運氣好的話,可能很快,運氣不好得很多年,這個(ge) 屬於(yu) 核心技術。”
據介紹,目前國內(nei) 發展沼氣的菌種基本上都是野生的,如果能進行篩選,挑選好的菌種,保證其消化狀態一直處於(yu) 最旺盛的狀態,就可以大大縮短牛糞降解的時間、提高產(chan) 氣量。
“目前國際公認的降解時間是20天,要是能做到10天,投資就可以節省很多,產(chan) 氣量還會(hui) 更高,如果更好的話,5天時間就完成,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