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複合肥產業加速整合

隨著秋季市場啟動,複合肥價(jia) 格持續走高,國內(nei) 複合肥企業(ye) 加快了擴張進程,尤其是位於(yu) 化肥大省山東(dong) 的企業(ye) 。

8月23、24日,國內(nei) 複合肥領先企業(ye) 金正大[18.21 -1.73% 股吧 研報](002470.SZ)和史丹利(002588.SZ)接連發布公告,前者決(jue) 定未來五年投資近60億(yi) 元於(yu) 貴州建設磷資源循環利用產(chan) 業(ye) 園,直接進軍(jun) 上遊;後者擬在河南以自籌資金2億(yi) 元投資建設新型化肥公司,發展複合肥及其他新型肥料產(chan) 業(ye) 。

龍頭企業(ye) 趁勢跑馬圈地的背後,折射當下我國複合肥生產(chan) 行業(ye) 整合以提高集中度的迫切需求。

低成本擴張

國內(nei) 複合肥、緩控釋肥龍頭企業(ye) 金正大在上市將滿一年之際,南下貴州縱向擴張,向上遊資源延伸產(chan) 業(ye) 鏈。

8月18日,金正大與(yu) 貴州省甕安縣政府簽訂合作協議,擬斥資59.6億(yi) 元在當地建設磷資源循環產(chan) 業(ye) 園項目,發展磷複肥及相關(guan) 磷化工產(chan) 業(ye) 。

24日,中投顧問化工行業(ye) 研究員李加楠向記者指出:“金正大在貴州的新舉(ju) 措意味著,未來公司的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將由此前的緩控釋肥、複合肥延伸至上遊磷化工產(chan) 業(ye) 。”

值得注意的是,金正大的這一投資,恰逢《化工礦業(ye) “十二五”發展規劃》發布。

上周出台的《規劃》中,將磷礦資源地位提高到空前水平,要求未來五年建立磷礦產(chan) 地資源儲(chu) 備機製,提高磷礦開采準入門檻。今後資源整合將以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為(wei) 主線,以礦肥、礦化結合為(wei) 方向,多途徑實現礦山企業(ye) 規模化、集約化整合。

“實現低成本擴張和區域性布局”,同樣也是史丹利[43.70 -2.24% 股吧 研報]進軍(jun) 河南的初衷。這家今年6月10日剛上市、融資10多億(yi) 元的複合肥企業(ye) 勢頭同樣強勁。

24日的公告顯示,史丹利於(yu) 8月20日與(yu) 河南省寧陵縣政府簽訂《投資協議書(shu) 》,擬在河南省寧陵縣產(chan) 業(ye) 集聚區以自籌資金2億(yi) 元投資建設新型化肥公司,發展複合肥及其他新型肥料產(chan) 業(ye) 。

整合將現兩(liang) 極

據化肥行業(ye) 人士介紹,由於(yu) 生產(chan) 複合肥的資金投入相對較少,且準入門檻較低,我國複合肥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目前我國登記在冊(ce) 的相關(guan) 企業(ye) 已經高達4000多家。但是產(chan) 業(ye) 區域分布極不平衡,且總體(ti) 呈現出小而散的特點,行業(ye) 產(chan) 能集中度不高。

目前,我國複合肥產(chan) 能主要集中在黃淮和華北地區。其中,山東(dong) 、江蘇、湖北、河北四省的複合肥企業(ye) 數量最多,產(chan) 量最大。尤其是山東(dong) ,有的地方甚至一個(ge) 縣就有幾十個(ge) 複合肥廠。

“為(wei) 了實現我國複合肥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並提高產(chan) 能集中度,國內(nei) 複合肥產(chan) 業(ye) 進行整合將是未來長期的發展趨勢。”李加楠向記者表示,擁有資金、技術優(you) 勢的大公司,將更多承擔起整合者角色,不占優(you) 的企業(ye) 則麵臨(lin) 淘汰命運。

以史丹利為(wei) 例,至2010年底該企業(ye) 產(chan) 能為(wei) 190萬(wan) 噸/。在此番投資河南之前,已經形成臨(lin) 沭、平原和貴港三個(ge) 生產(chan) 基地,公司首發募投項目全部達產(chan) 後公司產(chan) 能將達到331萬(wan) 噸/年;並計劃在全國主要糧食產(chan) 區進行布局。

此前,金正大也已經在安徽、河南、遼寧等地落子布局,頻頻投資設立子公司。2011年上半年,金正大實現營業(ye) 收入37.76億(yi) 元,同比增長52.54%;實現淨利潤22478.58萬(wan) 元,同比增長56.98%。

靠近資源地克服原料供應瓶頸、靠近銷售地克服運輸半徑限製,已經成為(wei) 複合肥整合者們(men) 重要選擇。

李加楠認為(wei) :“在提高複合肥產(chan) 業(ye) 集中度方麵,政府不僅(jin) 需要加大行業(ye) 監管力度,提高準入門檻,同時也要設計一些技術壁壘,淘汰現有的的技術落後企業(ye) ,以促進全行業(ye) 進行產(chan) 品技術的升級;此外還要采取措施鼓勵企業(ye) 進行兼並重組,以實現企業(ye) 間的優(you) 勢互補和強強聯合。”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