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音樂產業煥發第二春

“當我發現自己遇到了麻煩……”披頭士金曲《順其自然》中的這句歌詞,被用來形容過去十年中音樂(le) 產(chan) 業(ye) 的慘淡經營,可謂再合適不過,其中最大的“麻煩”莫過於(yu) 日漸崛起的數字媒體(ti) 。然而,根據Nielsen SoundScan日前發布的中期報告,美國唱片銷量迎來七年來首次增長,音樂(le) 產(chan) 業(ye) 去年為(wei) 英國的GDP貢獻了50億(yi) 英鎊,其中13億(yi) 為(wei) 出口收入。種種跡象表明,音樂(le) 產(chan) 業(ye) 正逐漸走出十年低穀,最大的幕後功臣或許正是當年的罪魁禍首——網絡科技。

成也網絡,敗也網絡

美國唱片業(ye) 的複蘇在某種程度上應當歸功於(yu) Lady Gaga、阿黛勒(Adele)、凱蒂·佩裏(Katy Perry)、Mumford & Sons等一幹中流砥柱,其中Lady Gaga5月發行的新專(zhuan) 輯《生來如此》首周銷量超過100萬(wan) 張,阿黛勒的第二張錄音室專(zhuan) 輯《21》橫掃從(cong) 巴西到新西蘭(lan) 的世界各大排行榜,在英美兩(liang) 國總銷量超過300萬(wan) 張。另一個(ge) 出人意料的數字是,81%的英國音樂(le) 公司的雇員數不超過五人。

從(cong) 唱片巨頭主導的“霸主時代”到“小公司、大生意”的新氣象,這一轉變的幕後推手正是素有“唱片業(ye) 克星”之稱的網絡科技。網絡盜版固然是造成專(zhuan) 輯與(yu) CD銷售暴跌的罪魁禍首,客觀上它卻起到了把蛋糕做大的效果。事實上,根據Nielsen發布的數據,即使不考慮簽售會(hui) 、公開表演授權及網站廣告收入,自2006年以來,世界音樂(le) 產(chan) 業(ye) 總收入已實現了50%的增長。與(yu) 此同時,錄製及分銷費用幾乎降為(wei) 零。音樂(le) 流媒體(ti) 公司Spotify的創始人丹尼爾認為(wei) ,正如上世紀80年代的家庭混音帶一樣,新興(xing) 數字媒體(ti) 極大地刺激了消費者對音樂(le) 產(chan) 品的“胃口”。

創新商業(ye) 模式成轉機

“這些轉變的確非常複雜,我們(men) 都被裹挾其間。”Hue and Cry樂(le) 隊成員帕特·凱恩承認,在這個(ge) 盜版和山寨大行其道的時代,錄製音樂(le) 已不再是稀缺品。通過大眾(zhong) 化產(chan) 品激起消費者對稀缺品的興(xing) 趣,這種“拋磚引玉”的手法恐怕是當前大多數音樂(le) 人唯一可能的自救之道。

所謂“稀缺品”,即是指現場表演及擁有創作者獨特印記的“意象”。例如,Hue and Cry打算在明年1月發行新專(zhuan) 輯《Hotwired》的同時,提供購買(mai) 原聲黑膠唱片的機會(hui) ,並附贈裝幀精美的手寫(xie) 歌詞與(yu) 個(ge) 性化訊息。

聯係十年前樂(le) 隊不惜虧(kui) 本巡演以推銷專(zhuan) 輯的現象,你會(hui) 發現諸如此類的手法不過是新瓶裝舊酒罷了。事實上,隨著商業(ye) 版圖與(yu) 文化心理的不斷變遷,就連大牌歌手亦開始放下身段祭出新招。當年Prince與(yu) 《周日郵報》搭售300萬(wan) 張新專(zhuan) 輯的做法曾在唱片界激起眾(zhong) 怒,可事實證明,這個(ge) 決(jue) 定起到了絕地反擊的效果:僅(jin) 在倫(lun) 敦O2區,《周日郵報》連續三周均被搶購一空,在此之前,Prince的專(zhuan) 輯在整個(ge) 英國的銷量從(cong) 未超過8萬(wan) 張。

“創造性地迎接挑戰意味著主動適應新的商業(ye) 環境。”凱恩指出,一些音樂(le) 人仍在期待微觀層麵的應對措施,這隻是一廂情願罷了。最終的解決(jue) 方案應當以對這個(ge) “山寨時代”的正視與(yu) 尊重為(wei) 前提。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