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經濟增長疲軟乏力 全球經濟不會出現大幅衰退

  華爾街最大的幾家投行日前幾乎在同一天發布報告,大幅下調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測,摩根大通更是聲稱發達國家已“非常接近”衰退。與(yu) 此同時,有關(guan) 歐洲銀行業(ye) 可能因為(wei) 債(zhai) 務危機而麵臨(lin) 資金困境的傳(chuan) 聞不脛而走。所有這些負麵消息的疊加,令剛剛企穩不到一周的歐美股市上周四再次慘遭大跌,並牽連影響,造成上周五亞(ya) 太市場風雲(yun) 變色。

  金融危機埋下的禍根

  與(yu) 其說此次美歐債(zhai) 務危機是新一輪經濟危機的開始,不如說它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延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鬆認為(wei) ,正是為(wei) 應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才使歐美國家大規模擴張債(zhai) 務,埋下了今天的隱患。對於(yu) 兩(liang) 次危機的不同,巴曙鬆表示,由於(yu) 市場對危機持續的時間和衝(chong) 擊力都缺乏了解,2008年金融危機可以說是“恐慌性危機”,而當前的債(zhai) 務危機是“風險性危機”,因為(wei) 市場對歐美債(zhai) 務上升是有預期的。

  2008年,隨著美國雷曼的倒閉,由金融衍生產(chan) 品引發的美國次貸危機,迅速升級為(wei)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盡管此後美國政府大開印鈔機,2009年與(yu) 2010年先後兩(liang) 度開啟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但3年來,美國經濟複蘇仍然收效甚微,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由此帶來的惡果是美國的債(zhai) 務規模迅速大幅攀升。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債(zhai) 規模從(cong) 2萬(wan) 多億(yi) 美元擴大到現在的14.29萬(wan) 億(yi) 美元規模,隻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美國通過舉(ju) 債(zhai) 方式實現經濟增長,其可持續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戰。如果按現在美債(zhai) 擴張的速度,3年之內(nei) ,美債(zhai) 與(yu) GDP的比例就將達到今天希臘危機的水平,而在將來某個(ge) 時刻,美國將麵對利率飆升、美元危機和惡性通脹的嚴(yan) 重後果。

  美歐危機雪上加霜

  正當全球經濟在經曆金融危機的嚴(yan) 重打擊之後緩慢複蘇時,美歐債(zhai) 務危機的相繼爆發,令本已十分脆弱的世界經濟形勢雪上加霜。而標準普爾首次下調美國主權債(zhai) 務評級,更是引發了全球股市、大宗商品市場的大幅下挫。

  近期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顯示,深陷債(zhai) 務危機影響的美國經濟增長動力依然匱乏。今年7月,美國有超過一半的州失業(ye) 率繼續上升,消費和工業(ye) 生產(chan) 疲軟,住宅市場仍萎靡不振,企業(ye) 和投資者信心不斷減弱,影響美國經濟增長的不利因素正在不斷積累。

  而在歐洲,由希臘國債(zhai) 所引發的這場歐債(zhai) 危機,迅速向歐元區其他存在主權債(zhai) 務問題的愛爾蘭(lan) 、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蔓延。隨著最新經濟數據的公布,英法等歐洲核心國家經濟增長的明顯下滑,更使得歐洲經濟的複蘇幾乎陷入停滯。

  歐美債(zhai) 務危機的持續發酵,引發了市場對發達經濟體(ti) 集體(ti) 陷入“二次衰退”的深切擔憂。張曉晶認為(wei) ,本次危機是由於(yu) 作為(wei) 全球經濟中心、全球金融“發動機”的美國經濟出現了問題,而歐洲債(zhai) 務危機的爆發,更是加劇了金融風暴蔓延趨勢。
 

  聯合國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主任洪平凡也表示,歐美債(zhai) 務危機已成為(wei) 目前和今後幾年威脅世界經濟穩定和增長的主要風險,不僅(jin) 將增加各國政府的融資成本,並逐漸傳(chuan) 遞給企業(ye) 等經濟實體(ti) ,更嚴(yan) 重的後果是,其將沉重打擊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造成金融市場動蕩。

  全球經濟不會(hui) 出現負增長

  對於(yu) 世界經濟會(hui) 出現二次探底的看法,商務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梅新育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進行了反駁。他認為(wei) ,這場風波更可能的作用是延長美歐蕭條和複蘇的時間,但造成新的大幅度經濟衰退的風險並不高。

  梅新育認為(wei) ,由於(yu) 美國財政和債(zhai) 務狀況惡化的長期趨勢難以扭轉,美國政治體(ti) 製和國內(nei) 社會(hui) 意識的缺陷又使得上述問題更加積重難返,國際市場參與(yu) 者對美國經濟、政治的信心顯著削弱。然而,美國實體(ti) 經濟部門流動性和營業(ye) 收入情況明顯好於(yu) 次貸危機高峰時期,加上美國貨幣霸權尚未動搖以及亞(ya) 非等新興(xing) 國家經濟增長穩定,因此,蕭條的時間會(hui) 延長,但不會(hui) 使全球經濟出現負增長。

  銀河證券高級經濟學家左曉蕾也用數據對此觀點表示支持。她表示,此次二次探底與(yu) 從(cong) 2008年開始的全球經濟衰退不在同一層次。伴隨著2008年雷曼倒閉,美金融體(ti) 係幾近癱瘓。2009年上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ti) 增長大幅衰退,英國為(wei) -9.8%,美國為(wei) -6.8%,德國為(wei) -5.6%。

  左曉蕾認為(wei) ,這次在經濟形勢方麵,發達經濟體(ti) 呈現平均2%左右的疲軟經濟增長,債(zhai) 務危機進一步顯示未來的增長前景缺乏強勁的驅動力。各國財政赤字和全球債(zhai) 務危機,使得政策不但不能發揮推動經濟、恢複信心的正麵作用,反而成為(wei) 進一步製約經濟增長的負麵約束。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