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重慶爆最大醫保窩案:藥品入院銷售黑鏈條曝光

8月1日,是呂傑與(yu) 老戰友聚會(hui) 的日子,但今年他爽約了。

自2002年9月從(cong) 部隊轉業(ye) 到地方以來,呂傑每年再忙都會(hui) 出席8月1日晚的老戰友聚會(hui) 。半月前,這位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醫保處原調研員,因犯受賄罪被該市江北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

此前,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周榮福及醫務人員在藥品采購中大肆收受賄賂而被舉(ju) 報案發,並由此最終引爆了重慶迄今最大的醫保“窩案”。獲刑的呂傑隻是窩案中落馬官員之一。

今年1月以來,除了他,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醫保處原處長蔡岩,重慶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主任王宏、副主任康曉晴,重慶市藥品集中采購服務中心主任鄧先碧等一眾(zhong) 官員,先後被檢方帶走。

重慶一大批醫藥代理商亦陷入囹圄。知情者透露,隨著案件的進一步深挖,估計還將有更多的官員和藥商被牽扯進來。

近期,重慶醫保“窩案”係列案件將陸續受審,曝光醫藥行業(ye) 的“潛規則”:醫藥市場已形成了一個(ge) 巨大的利益輸送的黑色鏈條,藥品從(cong) 躋身醫保目錄到進入醫院銷售,每一環都可能存在權力尋租和官商勾結。

醫保係統“地震”

重慶醫保“窩案”首位落馬的醫保官員是醫保中心主任王宏。

王宏今年47歲,2009年9月被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任命為(wei) 該局下屬二級事業(ye) 單位重慶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主任,負責該中心全麵工作,並負責組織領導市級醫療保險統籌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工作。

2010年3月,重慶市開展基本醫療保險、工傷(shang) 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下稱“醫保目錄”)調整工作。

對於(yu) 藥商們(men) 而言,醫保目錄是他們(men) 擴大市場的金字招牌,“生產(chan) 或代理的藥品一旦擠進目錄,就意味著將獲得大量、穩定的訂單”。

醫藥行業(ye) 公認的行規是,能進醫院、並且好銷的藥品品種,一般在醫保目錄裏。因此,藥商都想方設法擠進國家或省市醫保目錄。因此,許多醫藥界人士坦言,進醫保目錄的公關(guan) 費不亞(ya) 於(yu) 新藥審批的腐敗。

王宏是重慶“醫保目錄”調整工作領導小組聯絡員和辦公室成員,自然成了重慶大批藥商公關(guan) 的熱門對象。

公訴機關(guan) 指控,2010年3月,重慶泰宇醫藥公司總經理王德誌、重慶乾元醫藥公司法人代表李宛若和重慶中豪藥業(ye) 公司總經理趙斌為(wei) 了讓自己公司代理的藥品“血必淨注射液”、“心脈隆注射液”、“氟氯西林注射液”等藥品順利進入“藥品目錄”,先後找到王宏,請其幫忙,並承諾事成後給予“感謝”。

隨後,王宏利用參與(yu) “藥品目錄”調整工作的職務便利,將上述藥品寫(xie) 在小紙條上,交給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醫保處處長蔡岩,由蔡出麵找到專(zhuan) 家組組長史某,請其在評審時關(guan) 照上述藥品。

這些藥品最終均通過了專(zhuan) 家評審,上報國家人力社保部審批;同年10月,它們(men) 正式進入重慶醫保目錄並開始執行。

2010年7月,上述三家醫藥公司負責人共計送給王宏現金75萬(wan) 元。但幾個(ge) 月後,重慶泰宇醫藥公司總經理王德誌在一起醫院受賄窩案中,向檢察機關(guan) 交代了王宏受賄事實。

2011年1月14日,王宏因涉嫌受賄罪被重慶警方刑拘,不久後即被批捕。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醫保處原處長蔡岩亦受牽連落網。隨後,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醫保處原調研員呂傑、重慶醫保中心原副主任康曉晴應聲落馬。

今年43歲的呂傑,是2010年重慶醫保目錄調整工作的後勤保障(會(hui) 議組織)人員。公訴機關(guan) 指控,在重慶市召開三次醫保藥品評審專(zhuan) 家會(hui) 議期間,呂傑將專(zhuan) 家名單和座次表都一一提供給重慶市衡世醫藥公司負責人藍建洪。經過公關(guan) ,藍建洪代理的藥品終於(yu) 入圍。2010年5月,呂傑笑納藍送上的賄賂現金10萬(wan) 元。

在醫保目錄調整過程中,呂傑還將手中評審專(zhuan) 家名單提供給重慶市華燁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肖永健、重慶晟大醫藥公司負責人張兵,並收受賄賂。重慶江北區法院最近審理認定,呂傑先後接受以上三家藥商的賄賂共計14萬(wan) 元。

重慶市醫保中心原副主任康曉晴,亦被指控在去年重慶醫保目錄調整中受賄,為(wei) 不法藥商謀取不正當利益。

四位醫保官員的落馬,已在重慶醫保係統引發“地震”。知情者稱,隨著案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重慶醫保人員已受到查處,“現在整個(ge) 醫保係統談案色變,人人自危”。

招標主任遭查

重慶醫保窩案的查處來得並不突然。2011年1月5日重慶召開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工作會(hui) 。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馬正其在會(hui) 上針對重慶區縣發生的幾起醫保騙保案,當場批評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一王姓領導,說“不要以為(wei) 你就沒責任”。

馬正其隨後表示,今年是重慶“社保資金監管強化年”,將對涉及醫保等各類社保領域的違規違紀案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不僅(jin) 追究當事人責任,還要追究領導責任。

就在馬正其作以上嚴(yan) 肅發言時,重慶醫保係統知情者稱他看到坐在前一排的醫保中心主任王宏突然起身走出會(hui) 場,臉色蒼白,很久才回來,“我感覺他當時可能就預感要出事了”。

幾天後,王宏被紀檢部門帶走。

醫保係統“地震”還波及到了重慶市衛生係統。以上知情者稱,與(yu) 此同時,重慶市衛生局下屬的藥品集中采購服務中心主任鄧先碧等人也被檢方帶走,同樣因為(wei) 涉嫌接受藥商賄賂。

重慶市衛生局不願具名的人士證實,鄧先碧在今年初被檢方帶走,目前案件還在深挖和細查,“不知道衛生係統還有哪些人會(hui) 受到牽連”。

2011年5月23日,重慶市政府第101次常務會(hui) 議決(jue) 定,免去鄧先碧的重慶市衛生局副巡視員職務。

鄧先碧曾任重慶市衛生局規財處處長,2000年重慶試點實施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後一直分管招標工作。

“藥品進入醫保目錄後,要順利進入醫院,還必須跨過集中招標采購這個(ge) 門檻。因此,招標辦、評標委員會(hui) 成員、衛生部門等都是公關(guan) 對象。”重慶醫藥界資深人士透露,每次藥品招標,全國各大藥廠老總都大包小包地提著公關(guan) 所需費用,到處“勾兌(dui) ”,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吃飯、拉關(guan) 係、做工作。

“如果不公關(guan) ,一般情況下藥品很難中標,所以衛生係統官員因此落馬,一點兒(er) 不稀奇。”以上人士說。

推行藥品集中招標製度的初衷,是在確保藥品質量的前提下,擠掉中間“水分”、壓低虛高藥價(jia) ,規範醫療機構的購藥行為(wei) 和藥品流通秩序。但重慶華森製藥董事長遊洪濤、重慶康刻爾藥業(ye) 公司總經理陳國芳等人稱,由於(yu) 設計不合理和黑箱操作,該製度帶來了新的利益集團尋租。

2010年重慶藥品集中招標,劉群就質疑存在問題,致使自家企業(ye) 部分高質低價(jia) 的參選藥品並未入圍,而中標藥品價(jia) 反而比他投標的藥品高。他憤然將重慶市衛生局推上被告席。劉群一審勝訴,衛生局不服提起上訴,但其後該局突然撤訴。

劉直言藥品集中招標采購製度已異化為(wei) “腐敗工程”:一個(ge) 以衛生部門為(wei) 主導,廠商、各級代理商、醫保部門、物價(jia) 部門、藥品招標部門、醫院參與(yu) ,結成強勢集團,形成了新的龐大利益鏈。

醫院人員“逐利”

藥品通過了集中招標環節,僅(jin) 意味著該藥品有權進入醫院,因為(wei) 醫院擁有自行采購權,用不用還得醫院說了算。

為(wei) 此,醫院便轉而成為(wei) 藥商們(men) 最重要的公關(guan) 目標:必須先打通醫院院長、藥劑科主任、科室主任這幾個(ge) 環節,然後還得拉攏掌握處方權的醫生。

在重慶醫保窩案中,藥商們(men) 正是這樣做的—他們(men) 在藥品進入醫保目錄和衛生局的集體(ti) 招標後,向重慶市各大醫院人員行賄以敲開醫院大門。

這最終導致了重慶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周榮福受賄案發,而此亦是引爆重慶醫保“窩案”的引信。

周榮福案起因在於(yu) 2010年8月30日,重慶市江北區紀委接到群眾(zhong) 舉(ju) 報,反映周涉嫌受賄。在“雙規”期間,周榮福交代了部分受賄事實。2009年9月19日,檢察機關(guan) 立案偵(zhen) 查並對周刑事拘留,同月30日被依法逮捕。

隨後,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藥劑科主任左筠,內(nei) 一科主任彭力也因涉嫌受賄被捕。但知情者稱該院其他涉案人員包括許多醫生因情節輕微,並未予移交司法處理。

法院的判決(jue) 書(shu) 顯示,行賄者均為(wei) 藥商或其代理人,這些人的證言都證實向周榮福三人行賄的目的,是為(wei) 了能在藥品銷售上得到他們(men) 照顧,獲得醫院更多的藥品配送額。

這些行賄者包括重慶泰宇醫藥公司、重慶海森醫療設備公司、重慶四環醫藥公司、重慶市醫藥股份公司、重慶浩瀚醫藥公司的相關(guan) 負責人或代理者。他們(men) 每次行賄數額從(cong) 1000元至20萬(wan) 元不等,行賄地點大部分在以上醫院人員辦公室,或他們(men) 所居住的小區。

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受賄窩案亦曝光了藥品打進醫院的“公關(guan) 潛規則”:要讓醫院采購,首先要給院長“進門費”,然後再“公關(guan) ”藥劑科主任和科室主任。由科室主任向藥劑科提用藥計劃,藥劑科主任再轉給院長後,藥品就可進醫院了。

在醫療界的回扣、賄賂,其實並非秘密。重慶市檢察機關(guan) 今年2月份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2003-2010年,重慶市檢察機關(guan) 共立案查辦醫療衛生係統涉嫌職務犯罪370人,其中受賄269人;全市40個(ge) 區縣中有38個(ge) 地區的醫療衛生係統涉案,涉案人員多為(wei) 醫院領導、中層幹部及一些藥械、總務等重點崗位的人員,其中醫院院長、副院長157人。

藥商的囚徒困境

在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受賄窩案中,重慶泰宇醫藥公司老總王德誌是最大的行賄者。

這位40多歲的女人,在2007年與(yu) 人共同出資成立了重慶泰宇醫藥公司。同年8月至2010年8月,她和合夥(huo) 人多次送給重慶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周榮福現金共計33萬(wan) 元。

周榮福案發後,王德誌被抓,在接受檢察機關(guan) 調查時稱,她代理的藥品從(cong) 躋身醫保目錄到進入醫院銷售,每個(ge) 環節都找了人送了錢。隨後,辦案人員順藤摸瓜,首先將重慶醫保中心主任王宏揪出。

王宏向檢察機關(guan) 供述了王德誌的“來頭”:2010年3月的一天,重慶市原勞動與(yu) 社會(hui) 保障局局長侯小川當麵給王宏打招呼說有人要來找他幫忙使藥品進入醫保目錄,請給予對方幫助,“我聽了後沒什麽(me) ,就同意了”。

按王德誌的說法,為(wei) 了讓藥品進入醫保目錄,她頗費了一番心思,首先找到朋友重慶化醫控股集團原總裁謝某,讓他出麵找侯小川幫忙,對她給予關(guan) 照。

“侯給我打了招呼後,王德誌到辦公室找到我,希望我能夠幫忙讓她的藥品進入重慶市醫保目錄,事後會(hui) 感謝我。後來,我找了醫保處處長蔡岩,在評審會(hui) 開前將王德誌要進入目錄的藥品名稱寫(xie) 在字條上交給了他,並告訴是侯局長委托的事。”王宏供稱。

隨後,王德誌的藥品一路綠燈,順利入圍重慶醫保目錄。

但隨著醫保窩案案發,王德誌落網,重慶泰宇醫藥公司今年6月申請變更《藥品經營許可證》,名字變更為(wei) 重慶仁福醫藥公司,法定代表人及企業(ye) 負責人均由王德誌變更為(wei) 羅曉沙。

卷入重慶醫保窩案的其他數家醫藥公司,受到查處後同樣陷入困頓,經營和聲譽均受到重創。

事實上,近年來的惡性競爭(zheng) ,讓醫藥公司早已陷入囚徒困境。重慶一位醫藥公司負責人說,一方麵擔心別人搞商業(ye) 賄賂而自己不搞,會(hui) 使自己產(chan) 品銷售不出去;另一方麵繼續搞商業(ye) 賄賂,既會(hui) 越來越受製於(yu) 人,不堪成本上升之重,又害怕違紀違法被查處。

“醫藥市場形成了一個(ge) 巨大的利益輸送的黑色鏈條,產(chan) 業(ye) 鏈有多長,權錢交易的食物鏈就可能有多長。”重慶醫藥界一位資深人士說。

知情者舉(ju) 例稱,重慶涉案藥商藍建洪等人總代理的頭孢曲鬆他唑巴坦納、五水頭孢唑林納、拉氧頭孢、頭孢硫脒等藥品,被指價(jia) 格每支原本隻有幾元,一旦進入醫保目錄後,每支價(jia) 格則飆升至一百多元。

而在重慶長龍實業(ye) 集團董事長劉群看來,醫藥行業(ye) 的黑色利益鏈條問題,在於(yu) 中國醫改的失敗,多年來沒有破解醫療製度的本質問題,改革尚未觸及到核心利益。

“醫藥企業(ye) 在拿藥號、跑醫保、定物價(jia) 、進目錄、疏通招標……其中缺乏客觀科學的標準,公開透明的機製。”劉群表示,當前藥品生產(chan) 製度運行無力,流通製度任意加價(jia) ,使用製度競爭(zheng) 促銷,醫療服務製度中缺乏各方利益合理分配的機製,醫保製度亦未得到很好改善。

重慶醫保窩案中曝光的利益格局,無疑折射了醫改之難。但該案水究竟有多深,謎底尚待進一步揭開。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