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由法國時尚學院、巴黎HEC商學院、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主辦,揚子晚報協辦的“2011國際時尚奢侈品峰會(hui) ”在南京紫峰大廈洲際酒店紫金廳隆重召開。眾(zhong) 多品牌當家人齊聚金陵,在對話中探討國際品牌及本土新興(xing) 品牌在品質和創造力上的差距。這也是首次在南京舉(ju) 辦的高規格國際時尚奢侈品峰會(hui) 。
名流劉聚探尋奢侈之路
此次峰會(hui) 名流雲(yun) 集,LV前任總裁Vincent Bastien (巴斯汀)、萬(wan) 寶龍中國區前總裁陸曉明、星科特中國區CEO高峰、CEMNI千年珠寶總裁李勇、清華大學經管院副院長薛鐳、《時尚好管家》主編文潔、巴黎時尚學院品牌專(zhuan) 家、曾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大使的清華大學客座教授Korpela等品牌圈內(nei) 的風雲(yun) 人物悉數參會(hui) ,不但與(yu) 到會(hui) 嘉賓分享了自己的從(cong) 業(ye) 經曆和營銷心得,也闡述了自己對中國奢侈品市場的看法。據介紹,過去的十多年,中國湧現了將近18000名億(yi) 萬(wan) 富翁,44萬(wan) 名千萬(wan) 富翁,將近2.5億(yi) 有購買(mai) 能力並喜愛為(wei) 時尚投資的中產(chan) 階層,且這一數字在持續增加。2005年至2011年,中國奢侈品消費不斷增長,現年增長率已超過20%,截至今年3月,中國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占據全球四分之一,僅(jin) 次於(yu) 日本,為(wei) 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國際老牌奢侈品品牌的貴族血統漸漸滲入了中國市場,對未來中國市場,奢侈品大腕們(men) 一致看好。
中西奢侈品消費目的不一樣
LV前任總裁巴斯汀介紹說,國外的奢侈品主流消費者是40歲到45歲左右,相對來說資金會(hui) 充裕一些,他們(men) 買(mai) 奢侈品除了自己使用,還用來傳(chuan) 承,“事實上我太太也會(hui) 把一些珠寶傳(chuan) 承給我的小孩。但是中國相對而言,購買(mai) 奢侈品的人是新興(xing) 的年輕的消費群體(ti) 。”至於(yu) 一些剛入職白領省吃儉(jian) 用花好多月的工資買(mai) 一個(ge) LV包包的現象,巴斯汀先生表示,年輕的工薪階層的女孩子,她們(men) 想用一個(ge) LV的包包來顯示她們(men) 的社會(hui) 的價(jia) 值和社會(hui) 的狀態,這裏麵有文化的驅動,有虛榮心的驅動,有麵子的文化在裏麵,日本也有這樣的過程,但隨著自身發展,他不追求這種所謂的同質化統一性的時候,他更追求個(ge) 人個(ge) 性的時候,消費理念會(hui) 發生改變。
專(zhuan) 家為(wei) 中國奢侈品“問道”
此次峰會(hui) ,品牌大腕們(men) 精心準備的PPT以及充滿激情的演講,讓到會(hui) 嘉賓對奢侈品“好的、貴的、不需要的”的含義(yi) 及其營銷策略有更深的了解。在央視名嘴李佳明妙語連珠的主持下,坐而論道的對話環節充滿碰撞的火花,讓峰會(hui) 氣氛熱烈。在肯定中國奢侈品市場發展的同時,不少嘉賓也探討了中國缺乏全球知名奢侈品品牌的原因,萬(wan) 寶龍中國區前總裁陸曉明就表示,中國品牌缺乏工匠主義(yi) 精神。“奢侈品不僅(jin) 本身產(chan) 品用材很好,做工很好,而且陳列、包裝、售後服務都要很好,對很多老匠人而言,在售賣商品時如果沒能提供優(you) 質的服務,他會(hui) 覺得人生不完美,他們(men) 以非常謹慎和精細的態度去對待產(chan) 品。我們(men) 國內(nei) 有很多企業(ye) 家,有財力,有思想,有創造力,但是做完產(chan) 品以後,往往忘了,它最後的服務是不是也達到了奢侈品的服務?很多產(chan) 品,到一個(ge) 陳列的地方,到零售的情況下,或者到我們(men) 銷售人員的手裏,就不具備我說的這種工匠主義(yi) 精神了。”另外,巴黎時尚學院品牌專(zhuan) 家Korpela表示,奢侈品營銷應更照顧客戶個(ge) 人感覺、情緒,“產(chan) 品要和情緒配合,它好像是一個(ge) 整體(ti) 的包裹,要讓客戶從(cong) 內(nei) 心感覺愉悅,讓他覺得非常願意使用這樣的產(chan) 品。”她認為(wei) 從(cong) 現在來講,中國奢侈品行業(ye) 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把更多的關(guan) 注力聚焦在軟件方向的投資上,如客戶使用經曆,客戶細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