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中國自主品牌車企瞄準印度市場

   誰也無法否認,2010年5月中國乘用車市確實有點冷!據中汽協公布的統計數字,2010年5月,乘用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103.15萬(wan) 輛和104.32萬(wan) 輛,環比分別下降9.72%和6.09%!

  但,與(yu) 此同時,另一個(ge) 地方車市正在升溫,那就是印度。繼2009年底,越來越多中國車企們(men) 看上了印度市場。繼上海汽車宣布將攜手通用汽車進軍(jun) 印度市場後,北汽福田、奇瑞汽車、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紛紛排起了進入印度市場的“長隊”。近日,來自北汽福田的消息顯示,他們(men) 在印度成立了一家卡車工廠,2011年產(chan) 能將達到10萬(wan) 輛。至於(yu) 這些車企打入印度市場的商品,則種類繁多,既有輕型客車,又有重卡及公交車。

  為(wei) 何中國汽車企業(ye) 們(men) 興(xing) 起了印度熱?在和多家汽車企業(ye) 高層溝通時,他們(men) 都認為(wei) 現實的可行性以及未來的高成長空間是進入印度的兩(liang) 個(ge) 主要原因。

  所謂現實可行性,即中國產(chan) 品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正是印度市場需求之所在,達到了雙贏。眾(zhong) 所周知,中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低成本、大規模的整車生產(chan) 基地,中國汽車的優(you) 勢就是高性價(jia) 的便宜車。與(yu) 印度相比,中國汽車顯然是高品質的,至少有安全保障,有窗、有門、有空調。逐漸步入汽車社會(hui) 的印度,正需要中國生產(chan) 的這些車,價(jia) 格不貴且安全。

  所謂未來的高成長空間,是指印度和中國一樣,甚至被全球公認為(wei) 最有成長性的汽車消費市場。尤其當中國汽車年銷量1360餘(yu) 萬(wan) 輛後,中國汽車年銷量很難持續保持兩(liang) 位數以上的增長,這時印度變得更有誘惑力!試想一下,2010年預計印度汽車的銷量為(wei) 300萬(wan) 輛,如果印度將來能變成年銷量1000萬(wan) 輛的大市場,任何一家中國車企若能占據3%的份額,將代表多少銷量收入和利潤!

  聽起來,去印度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但是,中國車企們(men) ,確實準備好了嗎?在產(chan) 品、生產(chan) 、研讀海外政策、文化磨合上的準備是否已經做足?從(cong) 過去的經驗教訓看,中國汽車企業(ye) 要大規模出海的必須做足準備。且說說2006年中國車企興(xing) 衝(chong) 衝(chong) 大舉(ju) 進入俄羅斯,希望以此為(wei) 基地輻射歐洲。可結果呢?俄羅斯抬高了進入門檻,2008年中國車企全麵遇阻,沒有拿到準生證的中國車企們(men) 被齊齊拒之門外,那些曾經簽下的合資協議遲遲沒有變成現實。

  當然,中國車企們(men) 還得當心另一點——車輛技術及設計專(zhuan) 利。畢竟看上印度市場的,並不隻是中國汽車企業(ye) ,還有那些跨國公司們(men) 。那些有著專(zhuan) 利糾紛的中國車型,進入印度市場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否則很可能會(hui) 惹來一身麻煩!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