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推進物聯網發展的積極性很高,其中北京、上海、無錫等地率先利用原有的產(chan) 業(ye) 支撐及技術支持,從(cong) 2010年起對物聯網未來的發展做出規劃部署。與(yu) 此同時,物聯網技術已經走出實驗室,成為(wei) 支持多個(ge) 行業(ye) 信息化轉型的核心技術。
推薦閱讀
上海是國內(nei) 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根據《上海推進物聯網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方案(2010-2012年)》,2013年要建成上海物聯網的中心產(chan) 業(ye) 基地,在物聯網重點產(chan) 業(ye) 領域,形成10家以上的龍頭企業(ye) ,200個(ge) 以上骨幹企業(ye) ,500家中小型科技企業(ye) 的產(chan) 業(ye) 集群。物聯網產(chan) 業(ye) 力爭(zheng) 實現500億(yi) 元以上的產(chan) 業(ye) 規模。
北京發表的《北京市發展物聯網產(chan) 業(ye) 的推進思路》指出,北京具有強大的物聯網產(chan) 業(ye) 支撐,有傳(chuan) 感器、網絡傳(chuan) 輸、數據處理等基本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北京物聯網產(chan) 業(ye) 的發展目標是,到2012年培育和支持RFID、傳(chuan) 感器、短距無線通信等技術領域至少30家核心企業(ye) ,形成1000億(yi) 元產(chan) 業(ye) 規模。
另根據《無錫市物聯網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5年)》,無錫在物聯網研發方麵擁有中國科學院和一批國內(nei) 知名高校的支持,目標是到2012年,在新型傳(chuan) 感器、核心芯片、係統集成、應用軟件開發等領域集聚具有較大規模的各類物聯網企業(ye) ,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1000億(yi) 元。到2015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2500億(yi) 元。
據了解,物聯網“十二五”規劃有望鎖定十大領域,分別是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環境與(yu) 安全檢測、工業(ye) 與(yu) 自動化控製、醫療健康、精細農(nong) 牧業(ye) 、金融與(yu) 服務業(ye) 、國防軍(jun) 事等。
在推廣應用方麵,物聯網技術不再是實驗室裏的“試驗品”,各地對於(yu) 物聯網未來幾年的進一步應用都采用“局部試點,重點示範”的方法。
在北京,物聯網技術早在2008年奧運會(hui) 中就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今年3月出台的《北京市城市安全運行和應急管理領域物聯網應用建設總體(ti) 方案》,則提出了市安全運行和應急管理物聯網應用輔助決(jue) 策係統工程、市物聯網應用支撐平台工程等十項示範工程。
無錫在2010年8月已啟動機場防入侵、感知環保、感知水利、感知電力等76個(ge) 應用示範項目。上海則於(yu) 今年6月在上海機場[13.48 -0.52% 股吧]成功應用了防入侵傳(chuan) 感網防護係統。此外吉林,山西等地也提出將在“十二五”期間適時開展物聯網應用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