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部日前稱,今年上半年我國已有18個(ge) 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工資增長基準線多在15%以上。不過,記者調查部分工廠了解到,今年珠三角工人工資實際上漲逾30%,普工工資漲到近3000元,比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深圳市(每月1320元)高出一倍多,但部分工廠仍感歎招工難。
企業(ye) 調查:
為(wei) 搶工 企業(ye) 競相提高薪水 普工最難招
深圳市樂(le) 運通進出口有限公司陸興(xing) 幹表示,現在普工每月底薪1400~1500元,加上加班,每名工人月工資能拿到接近3000元。
廣州市毅峰汽配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明國表示,從(cong) 今年春節到現在,工人的工資已經上漲超過30%。東(dong) 莞一位工廠老板說,今年初用高底薪招聘了數百人,但每月虧(kui) 損嚴(yan) 重,於(yu) 是開大會(hui) 號召員工在工資上作出一點讓步,現實的員工們(men) 一夜間走掉80%。
企業(ye) 抱怨普工最難找
現在的用工荒已成常態。據了解,整個(ge) 珠三角地區目前用工缺口在200萬(wan) 以上,普工最難招。
陸興(xing) 幹認為(wei) ,普工難招,一是因為(wei) 沿海地區每月兩(liang) 千多元的工資已失去吸引力。另一方麵,中西部地區地區正在重走沿海地區的低價(jia) 、優(you) 惠的老路。現時普工年齡以90後居多,流動性也很頻繁。
不同聲音:
部分工廠倒閉
招工難暫緩解
作為(wei) 玩具出口的東(dong) 莞嘉虹公司需要大量女工,該公司總經理鍾建榮告訴本報記者,4、5月份還很難找到女工,但這兩(liang) 個(ge) 月就容易招了,估計是周邊一些服裝廠由於(yu) 各種原因關(guan) 門了。
毅峰汽配總經理陳明國也告訴記者,春節過後即使漲工資也很難找到工人,因為(wei) 即使自己的公司工資上漲了30%,但不少工人覺得其他工廠的工資可能更高,因此都在挑來挑去。“春節後兩(liang) 個(ge) 多月,公司招工都要去人才市場,而且還很難要到人,現在隻要在工廠門口貼一張紙就能找到工人了”,陳明國這樣告訴記者,“而且每天在工廠門外都有不少人來求職,以前一天都沒有幾個(ge) 人的。”
用工市場:1:1.27 創下近年來新高
珠三角地區普遍的招聘到崗率隻有70%~80%。
而廣州市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人力資源市場上,求人倍率1:1.27已創下了今年新高,也是近年來同期高位。
製造業(ye) 到崗率僅(jin) 60%
和全國幾千家企業(ye) 打交道、手下有十幾萬(wan) 派遣員工的易才集團總裁李浩告訴記者,據他們(men) 走訪企業(ye) 了解的情況來看,現在幾乎每個(ge) 企業(ye) 都缺人,平均的企業(ye) 招聘到崗率僅(jin) 有70%~80%。最缺的是製造業(ye) ,有嚴(yan) 重的企業(ye) 缺工可以達到60%,一般的快銷品企業(ye) 大約20%~30%,還有一些企業(ye) 的工人缺口在10%左右。
“以前是企業(ye) 挑人,現在是人挑企業(ye) 。”李浩表示,隨著生活成本的提高,在一些大城市,月薪2000~3000元的工作很難讓一個(ge) 大學生、大專(zhuan) 生養(yang) 活自己。
求人倍率近年最低
進場人員下降三成
“怎麽(me) 今年人這麽(me) 少?”記者日前來到廣州市人力資源中心市場,一進場就納悶。這一場政府特別為(wei) 失業(ye) 人員組織的招聘會(hui) 上,應聘人員卻是寥寥,感覺是失業(ye) 的人並不多。即便是有找工作的人,也給人感覺是騎驢找馬,不是那麽(me) 著急的。有工作人員向記者反映,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廣州市人力資源中心市場主任張寶穎告訴記者,和往年不一樣,今年進入市場找工作的人大約下降了近三成,各類求職的人明顯減少。“我們(men) 剛剛統計的數據顯示,現在的求人倍率是1:1.27。”也就是說,一個(ge) 求職者可選擇的崗位是1.27個(ge) 。另一個(ge) 突出的現象是,女性求職者明顯減少,進場找工作的男女比例達到7:3,意味著受企業(ye) 歡迎的女性求職者更是少。
1:1.27到底是一個(ge) 怎樣的概念?張寶穎解釋,去年年末的時候求人倍率是1:1.36,去年年初的時候是1:1.14,今年年中1:1.27已經創下了春節之後的新高,也是在近幾年來年中較少出現的狀況。因為(wei) 對下半年來說,求人倍率還會(hui) 往上走。
“對企業(ye) 來說,招人是比較難的。整體(ti) 上來說,雖然說不是很嚴(yan) 峻,但是和往年相比,今年感覺還是有些問題的,作為(wei) 我,有點擔心。”張寶穎表示。
症結:沿海與(yu) 內(nei) 地形成“搶人”大戰
中國無論沿海還是內(nei) 地,都在走低端製造業(ye) 之路,因此大搶民工。特別是沿海地區的電子、鞋類等工廠還在大規模招聘普工。
上調工資標準並非隻有沿海地區,今年,內(nei) 地許多城市積極采取加薪等措施留住本地工人,形成“搶人”大戰。武漢的企業(ye) 年初紛紛調高基本工資。據武漢市勞動就業(ye) 管理局數據,今年普工、服務員月薪900~1500元,技術、管理崗位2000~2500元,較去年已上漲一兩(liang) 成。
陸興(xing) 幹認為(wei) ,目前沿海地區比內(nei) 地工資優(you) 勢僅(jin) 200至500元,但算上沿海地區的高生活成本,其工資優(you) 勢已不明顯。一些傳(chuan) 統的農(nong) 民工輸出大縣,往年每年有10萬(wan) 人在外打工,如今,當地勞動部門頻頻召開勞務供需洽談會(hui) ,打算把工人留在家門口。
專(zhuan) 家視點
最低工資標準還要漲
廣東(dong) 勞動學會(hui) 副會(hui) 長、廣東(dong) 省政府省長決(jue) 策顧問專(zhuan) 家諶新民表示,全國總體(ti) 上就業(ye) 形勢不容樂(le) 觀,但局部地區出現了持續性缺工,其代表就是珠三角地區。而最主要的原因的本地勞動力供給不足,而隨著內(nei) 地城市化、工業(ye) 化進程的加快,外地進入廣東(dong) 的勞動力相對減少,所以實際上缺的是“外來工”。
諶新民分析,這種缺工狀態中,更為(wei) 嚴(yan) 重的是結構性的:一是餐飲業(ye) 、服務業(ye) 、加工製造業(ye) 等缺工尤為(wei) 嚴(yan) 重,缺的主要是普工;二是現代服務業(ye) 、高端製造業(ye) ,缺的是高技能人才。這種“二元短缺”現象正是廣東(dong) 目前二元的產(chan) 業(ye) 結構所造成的。
他認為(wei) ,政府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工資後企業(ye) 還是缺工的話,隻能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