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yu) 去年11月末的食用油限價(jia) 政策令眾(zhong) 多食用油壓榨企業(ye) 苦不堪言,不少上市公司今年前兩(liang) 個(ge) 季度的相關(guan) 業(ye) 務虧(kui) 損嚴(yan) 重,但這些情況目前正悄然發生改變。隨著6月底發改委限價(jia) 令到期,7月份以來豆粕、豆油期貨和現貨價(jia) 格雙雙上行,食用油壓榨企業(ye) 最壞時期已經過去,下半年業(ye) 績恢複至正常水平的趨勢已經形成。
限價(jia) 政策料難持續
去年第四季度,國際糧油價(jia) 格持續上漲後達到相對高位,國內(nei) CPI也快速攀升至5%以上,物價(jia) 上行壓力巨大。在這一背景下,國家啟動食用油限價(jia) 政策,並且兩(liang) 次延期至目前,終端食用油價(jia) 格整整被“冰凍”了近8個(ge) 月。
現在限價(jia) 政策延長期限已到,是否繼續延期仍存懸念。從(cong) 企業(ye) 角度來看,由於(yu) 相關(guan) 部門長期對食用油價(jia) 格進行行政幹預,隨著CPI、PPI不斷走高,其價(jia) 格與(yu) 成本倒掛的現象極其嚴(yan) 峻。
從(cong) 目前了解的信息看,監管層正在反思相關(guan) 限價(jia) 政策。限價(jia) 的出發點是為(wei) 了穩定物價(jia) 和保持社會(hui) 安定,但企業(ye) 為(wei) 了減少虧(kui) 損縮減生產(chan) 甚至出現倒閉的情況,又使得局部地區出現終端商品供應不足的現象,供給減少使得售價(jia) 積聚了更大的上漲動能。
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從(cong) 近期魯花花生油提價(jia) 5%、近兩(liang) 日金龍魚、福臨(lin) 門醞釀提價(jia) 等信息看,國家對食用油銷售的限價(jia) 政策很可能不再持續,下半年食用油價(jia) 格或將重新進入上漲期。
高成本令行業(ye) 整體(ti) 虧(kui) 損
從(cong) 限價(jia) 政策啟動到今年的大半年時間裏,益海嘉裏、中糧集團、中紡集團、九三油脂等大型企業(ye) 的食用油終端價(jia) 格不再上漲,而一些中小企業(ye) 的品牌產(chan) 品也失去了提價(jia) 動力。
有券商研究報告指出,隨著限價(jia) 的持續,終端油價(jia) 停滯逐漸向精煉油環節傳(chuan) 導。在壓榨環節,壓榨利潤已經連續5-6個(ge) 月為(wei) 負,即便企業(ye) 采用套保模式,壓榨利潤也降至低位。
限價(jia) 政策讓國內(nei) 食用油企業(ye) 苦不堪言,一些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都未虧(kui) 損的大豆加工企業(ye) 也破天荒出現了巨額虧(kui) 損。曾在2008年盈利接近2個(ge) 億(yi) 的東(dong) 淩糧油[22.76 3.83% 股吧](000893),今年二季度虧(kui) 損額高達9000萬(wan) 元,抵消掉一季度盈利後,上半年合計虧(kui) 損7500萬(wan) 元。公司表示,虧(kui) 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yu) 進口大豆加工所得產(chan) 成品的成本高於(yu) 國內(nei) 成品市場價(jia) 格。
同樣處於(yu) 精煉油和小包裝環節的西王食品[35.85 -0.58% 股吧](000639),盈利情況也不盡如人意,一季度小包裝毛利率由27%降至21%,精煉油毛利率亦下滑。
有統計顯示,目前國內(nei) 采用國產(chan) 大豆進行壓榨的企業(ye) ,每噸大豆還能維持盈利60元左右,但這類企業(ye) 在行業(ye) 中占比很小;而大量采用進口大豆作為(wei) 原料進行壓榨生產(chan) 的油廠基本每噸大豆淨虧(kui) 損210元左右,行業(ye) 整體(ti) 虧(kui) 損時間已經延續了半年,虧(kui) 損最高的達300元左右。
行業(ye) 回升趨勢明顯
不過,進入7月份後,食用油壓榨企業(ye) 已經出現逐步從(cong) 底部往上走的跡象。從(cong) 業(ye) 績恢複和基本麵改善兩(liang) 大角度看,下半年行業(ye) 整體(ti) 回升趨勢明顯,食用油壓榨企業(ye) 的股價(jia) 有望重新獲得上漲動力。
一方麵,從(cong) 業(ye) 績恢複角度看,食用油價(jia) 格提升,加之生豬存欄量的持續攀升,養(yang) 殖業(ye) 複蘇推動豆粕價(jia) 格的上揚,大豆壓榨企業(ye) 有望重回正常利潤區間。豆油及豆粕價(jia) 格在過去一段時間穩步上升,7月21日大連商品交易所豆粕連續合約盤中創出3415元/噸的3個(ge) 月新高,現貨市場豆粕價(jia) 格自月初以來每噸上漲幅度達到了200元,而豆油出廠提價(jia) 幅度也達到50-150元/噸。豆油、豆粕的提價(jia) 推動今年上半年一直虧(kui) 損的大豆壓榨企業(ye) 重回盈利,且盈利空間有望持續擴大。有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通過近期小範圍提價(jia) 之後,不少大豆壓榨企業(ye) 已實現月度盈利。
另一方麵,行業(ye) 整體(ti) 形勢出現明顯回升,在食用油價(jia) 格恢複性上行的趨勢下,食用油壓榨企業(ye) 麵臨(lin) 反轉機會(hui) 。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魯花花生油提價(jia) 隻是國內(nei) 食用油價(jia) 格補漲的第一步,未來一旦價(jia) 格限製解除,預計包括大豆油、玉米油等在內(nei) 的食用油聯袂漲價(jia) 將會(hui) 輪次展開。玉米油是國內(nei) 增長最快的食用油細分品類,據最新調研數據,今年1-5月西王食品小包裝玉米油銷量或達到2.5萬(wan) 噸,相對於(yu) 去年同期1.32萬(wan) 噸的同比增幅達到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