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cong) 棉花從(cong) 萬(wan) 元每噸的價(jia) 格漲到3萬(wan) 元每噸的高價(jia) 之後,紡織企業(ye) 的日子就越來越難過了,雖然近期棉花的價(jia) 格穩定在2萬(wan) 5千元每噸的價(jia) 位震蕩,但相比化纖產(chan) 品來說仍舊是高價(jia) 。
桐昆股份[30.62 0.23% 股吧]董秘周軍(jun) 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從(cong) 去年開始,我們(men) 公司的業(ye) 績就一直向好。公司生產(chan) 的化纖產(chan) 品的價(jia) 格也在逐漸升高,目前,公司化纖產(chan) 品的銷售情況良好,幾乎就是零庫存。”
化纖行業(ye) 普遍高利潤零庫存
據了解,由於(yu) 棉花價(jia) 格過高,使得紡織企業(ye) 的原材料成本高居不下,即使是棉價(jia) 下調後在2萬(wan) 5千元每噸的價(jia) 格上下波動,仍舊讓紡織企業(ye) 無法接受。然而,與(yu) 其他紡織企業(ye) 資金鏈緊張的情勢恰恰相反的是,2009年開始起步到目前,化纖行業(ye) 產(chan) 品普遍高利潤沒有庫存。
雖然棉花價(jia) 格變化不大,出庫不溫不火,量較穩定,但滌綸短纖的需求被進一步的放大。據了解,近期化纖生產(chan) 廠家的形勢較好,產(chan) 品基本沒有庫存。
中投顧問輕工業(ye) 研究員熊曉坤向本報記者談到:“紡織企業(ye) 的棉紗高庫存一直沒有得到改觀,而棉花高成本的資金壓力又迫使企業(ye) 的棉花庫存和需求在不停的減少,為(wei) 了減輕資金壓力,又有一些紡企除了進一步限產(chan) 外,滌綸短纖等化纖產(chan) 品又將棉花替換了下來。”
另有消息稱,紡織企業(ye) 改換產(chan) 品還另有其因,一是純棉棉紗市場不如混紡紗市場,二是不同的成本稅率,如棉花13%和化纖17%的不同增值稅率。這也是紡織企業(ye) 需要考慮進去的一環。
據熊曉坤分析,市場需求是多方位的,隨著棉紗價(jia) 格的頻繁波動及越來越多新型天然纖維替代品的研製成功,原材料的選擇範圍擴大。
江蘇恒力化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溫浩在媒體(ti) 訪問中表示,目前市場的需求方向是定位多孔超細的特種纖維產(chan) 品,也就是性能接近天然纖維的替代品。
為(wei) 了能夠替代棉花,化纖企業(ye) 也在加大研究投入,盡量開發出性能更接近棉紗的品種係列。
熊曉坤認為(wei) ,目前竹纖維紗線成為(wei) 棉花替代品中較成功的一種,其他相關(guan) 的替代品主要分為(wei) 人造纖維和合成纖維,人造纖維主要包括粘膠纖維、醋酯纖等,合成纖維包括滌綸、錦綸、腈綸、丙綸、氨綸、芳綸等。他表示,華西村[7.73 -1.02% 股吧]、新民科技[11.44 -0.69% 股吧]、山東(dong) 海龍[5.00 -0.99% 股吧]等企業(ye) 或將受益。
高棉價(jia) 時代來臨(lin)
河北國欣農(nong) 研會(hui) 會(hui) 長、中國棉花協會(hui) 棉農(nong) 合作分會(hui) 會(hui) 長盧懷玉在2011國際棉花會(hui) 議上談到,低棉價(jia) 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包括紡織,包括從(cong) 事棉花生產(chan) 的棉農(nong) ,可能有一些共同需要麵對的問題。比較明顯的趨勢就是人工成本的上升,或者是勞動力價(jia) 格的上升。
對於(yu) 棉花價(jia) 格與(yu) 化纖產(chan) 品價(jia) 格相比較,溫浩談到:“2008年的時候,滌綸價(jia) 格為(wei) 18000元/噸左右,棉紗價(jia) 格為(wei) 15000-16000元/噸,如今棉花價(jia) 格上漲到了23000-24000元/噸,滌綸的價(jia) 格依然在18000元/噸左右徘徊,這就說明,作為(wei) 原材料,滌綸更能保持平穩的價(jia) 格。”
中投顧問輕工業(ye) 研究員熊曉坤認為(wei) ,棉價(jia) 上漲主要是由於(yu) 供不應求而引起的。從(cong) 供給方麵看,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衝(chong) 擊,棉紡織出口市場受挫導致棉價(jia) 低迷,這嚴(yan) 重打擊了棉農(nong) 種植棉花的生產(chan) 積極性,因此棉花播種麵積在2009年,2010年的提升幅度都不大,加上天氣因素影響,棉產(chan) 量出現下降,而國際市場上印度、美國等棉花主產(chan) 國產(chan) 量、庫存量都較低,因而降低了棉花的出口量,這都造成了當前棉供給量不足的情況。
而需求方麵,國內(nei) 外對棉紡織產(chan) 品的需求較旺,與(yu) 此同時,國內(nei) 棉商惜售情緒濃,紛紛持觀望態度,這進一步加劇了棉價(jia) 走高的趨勢,預計棉價(jia) 將繼續保持高位,而其他棉替代品價(jia) 格或隨之上升,化纖企業(ye) 業(ye) 績將會(hui) 獲得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