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交通運輸業遭遇融資難 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放緩

今年續建項目和新開工項目較為(wei) 集中,資金供求原本就較為(wei) 緊張。在通脹預期增強、物價(jia) 上漲壓力較大、貨幣政策持續收緊的背景下,交通運輸業(ye) 麵臨(lin) 建設資金籌措難度加大、成本上漲、運力過剩等諸多因素的不利影響。

交通運輸部日前發布交通運輸業(ye) 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分析顯示,在客貨運輸較快增長的同時,交通運輸業(ye) 麵臨(lin) 建設資金籌措難度加大、成本上漲、運力過剩等諸多因素的不利影響。交通運輸部表示,將千方百計籌措資金,保持交通建設發展的可持續性。

內(nei) 貿吞吐量增幅遠高於(yu) 外貿,體(ti) 現經濟結構調整初顯成效

上半年,我國客貨運輸增長較快,特別是快遞業(ye) 務增幅明顯。全國共完成公路客、貨運量分別為(wei) 161億(yi) 人、131億(yi) 噸,分別同比增長8%、14.7%;完成水路客、貨運量分別為(wei) 1.14億(yi) 人、20.1億(yi) 噸,分別同比增長10.5%、15%;郵政完成業(ye) 務收入796億(yi) 元,同比增長25.8%,其中快遞業(ye) 務收入335億(yi) 元,增長26.5%。1—5月,民航完成客運量1.16億(yi) 人,增長10.8%。

港口生產(chan) 勢頭總體(ti) 良好,內(nei) 外貿吞吐量增幅發生變化明顯,體(ti) 現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初顯成效。上半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44.2億(yi) 噸,同比增長13.2%。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完成7770萬(wan) 標箱,增長12.9%。內(nei) 貿吞吐量增長較快,完成吞吐量30.9億(yi) 噸,增長15.6%;完成外貿吞吐量13.3億(yi) 噸,增長8.0%;內(nei) 貿吞吐量增幅遠高於(yu) 外貿。

受大宗商品價(jia) 格高位運行的影響,港口大宗貨物運輸中,外貿進港吞吐量增幅下降明顯,煤炭外貿進港吞吐量甚至出現下降。今年1—5月,規模以上港口完成煤炭及製品吞吐量7.6億(yi) 噸,同比增長17.4%。其中累計完成煤炭外貿進港吞吐量6199萬(wan) 噸,較去年下降12.5%。完成石油、天然氣及製品吞吐量3.2億(yi) 噸,增長13.1%,其中原油外貿進港吞吐量1.0086億(yi) 噸,增長8.4%;完成鐵礦石吞吐量5.3億(yi) 噸,增長6.0%,其中外貿進港吞吐量3.1億(yi) 噸,增長2.9%。

當前交通運輸經濟運行麵臨(lin) 的主要問題是建設資金籌措難度加大

上半年,交通固定資產(chan) 投資穩步增長,增幅放緩,西部地區投資額繼續保持領先。上半年,全國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chan) 投資完成5853億(yi) 元,同比增長15.5%,比去年同期放慢5.9個(ge) 百分點。其中公路建設完成投資5135億(yi) 元,增長13.5%,主要投向國家高速公路、國家區域規劃確定的重點公路設施、國省道改造、農(nong) 村公路、綜合運輸樞紐建設等領域。從(cong) 區域結構看,東(dong) 部、中部、西部地區分別完成交通固定資產(chan) 投資2126億(yi) 元、1396億(yi) 元和2332億(yi) 元,分別增長15.9%、18.7%和13.4%。

交通運輸部分析,當前交通運輸經濟運行麵臨(lin) 的主要問題是建設資金籌措難度加大。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續建項目和新開工項目較為(wei) 集中,資金供求原本就較為(wei) 緊張。在通脹預期增強、物價(jia) 上漲壓力較大的背景下,貨幣政策持續從(cong) 緊使銀行貸款規模受限。由於(yu) 交通運輸建設融資結構較為(wei) 單一,銀行貸款比重偏高,交通建設貸款合同正常履行受到影響;同時貸款利率上浮,抬升了融資成本;清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地方性債(zhai) 務,一些省份交通部門或下屬交通建設投資公司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受上述與(yu) 其他因素影響,交通建設資金籌措難度加大。此外,瀝青、水泥、鋼材等原材料價(jia) 格不斷上漲,人工費價(jia) 格相對較高,也進一步加劇了建設資金緊張的狀況。

國內(nei) 沿海市場運力過剩加劇,造成企業(ye) 效益偏低

油價(jia) 上漲、運營成本上升等因素對交通運輸業(ye) 產(chan) 生了不利影響。據調查,作為(wei) 運輸企業(ye) 最主要成本支出的燃油費用在運輸總成本結構中所占比重已由30%—40%提高到50%以上。然而,企業(ye) 運價(jia) 調控能力較弱,油價(jia) 與(yu) 運價(jia) 聯動機製尚未完全建立,財政補貼相對較少,造成了企業(ye) 經濟效益下滑,部分企業(ye) 虧(kui) 本運營,惡性爭(zheng) 搶客源、超限超載現象仍時有發生,對整個(ge) 行業(ye) 安全和穩定產(chan) 生了不利影響。

此外,國內(nei) 外航運市場運力供大於(yu) 求的狀態,也對運輸業(ye) 敲響了警鍾。據預測,2011年國際航運市場運力增長高於(yu) 需求增長3.8個(ge) 百分點,特別是幹散貨市場,運力增長高於(yu) 需求增長近11個(ge) 百分點。近兩(liang) 年國內(nei) 沿海幹散貨運輸市場供需矛盾也在逐步擴大,去年底從(cong) 事國內(nei) 沿海運輸萬(wan) 噸級以上幹散貨船運力比2009年10月底淨增長38%,加劇了國內(nei) 沿海市場運力過剩,造成運價(jia) 偏低,企業(ye) 效益偏低,對行業(ye) 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