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D、維生素C、保濕因子……從(cong) 今天開始,這些在化妝品上常見的成分名稱將逐漸被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壞血酸、透明質酸鈉等標準成分名詞所替代。
根據2009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化妝品通用標簽》規定,從(cong) 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國境內(nei) 生產(chan) 並銷售或進口報檢銷售的化妝品,均需在產(chan) 品包裝上真實地標注配方中全部成分的名稱,但6月17日前生產(chan) 或者進口的產(chan) 品還可繼續銷售直到保質期結束。昨日記者在廣州各大商場及超市發現,目前已經有部分品牌產(chan) 品采用了新標簽,但占比不足兩(liang) 成,預計全部化妝品都換上新標簽還需要一到兩(liang) 年時間。
不足兩(liang) 成產(chan) 品換標簽
據記者了解,2008年6月17日,國家質監總局與(yu)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hui) 聯合發布的《化妝品通用標簽》(以下簡稱“規定”),其中與(yu) “全成分標識”有關(guan) 的條款從(cong) 2010年6月17日開始正式執行。也就是說,化妝品企業(ye) 對於(yu) “全成分標識”的實行有兩(liang) 年的緩衝(chong) 期。
記者昨日在廣州部分商場及超市采訪發現,雖然已經有部分品牌的化妝品產(chan) 品采用了新標簽,但在市場上的占比仍然比較低。例如,力士沐浴露、夏士蓮洗發水、威露士係列沐浴露等均已經實現了“全成分標識”,相比之下寶潔旗下的舒膚佳沐浴露、玉蘭(lan) 油沐浴露及水漾係列化妝品等產(chan) 品均未按新規標注,此外,大部分的本土品牌也都是在使用著舊標簽。強生、歐萊雅、旁氏等旗下隻有部分產(chan) 品執行了新標準。在番禺某大型超市,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在護膚品貨架上有超過40款不同品牌的產(chan) 品(型號),但已經按新標執行的產(chan) 品隻有六七款,占比不足兩(liang) 成。
新標識仍需兩(liang) 年替換
根據規定,化妝品中加入量大於(yu) 1%的成分名稱必須標明,且應按加入量由多到少排列,而加入成分量小於(yu) 1%的則可在之後以任意順序進行標識。但根據規定,今年6月17日前生產(chan) 或者進口的(未表明全部成分的)產(chan) 品還可繼續銷售直到保質期結束。
目前,一般日化產(chan) 品的保質期都在兩(liang) 年至三年,如果計算上一般日化產(chan) 品的流轉時間,上海香料研究所顧問金其璋教授估計,全部化妝品都以“全成分標識”狀態出現則還需要至少一到兩(liang) 年時間。而記者在超市看到,目前大部分舊標產(chan) 品的過期日在2012年3月以後。
消費者
新標識難看懂
記者在超市中現場采訪了幾位正挑選化妝品的市民,所有被訪者都不知道化妝品“全成分標識”。
被訪的李小姐表示:“如果現在讓我挑,有全成分說明的會(hui) 更靠譜一些。能把產(chan) 品的各種成分都列出來,至少證明這個(ge) 企業(ye) 更有責任心。”比如,那些宣稱“全植物”、“純天然”、“無添加”的化妝品“是不是純天然,看看成分表就知道了”。
不過李小姐也表示,在看了“全成分標識”才發現絕大部分的成分都不認識。在采訪中,有不少市民反映新標簽太專(zhuan) 業(ye) 難看懂。
專(zhuan) 家
不懂標識讀指南
上海香料研究所顧問金其璋教授:在歐美等國家,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都在執行化妝品“全成分標識”,剛開始執行時消費者可能都不懂。例如,三聚氰胺,一開始我們(men) 都不懂,但現在所有的人都知道食品中有這個(ge) 成分的不能吃。推行“全成分標識”不僅(jin) 是讓消費者可以明白消費,還可以方便國家的監管。對於(yu) 難懂的成分問題,中消協以及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ye) 協會(hui) 剛剛發布了《化妝品全成分標識解讀指南》,將化妝品中的標準名轉化成通用名,並標注其在化妝品中的實際作用。消費者可以在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協會(hui) 或者消委會(hui) 網站取閱,同時也可登錄衛生部網站查詢具體(ti) 的化妝品成分目錄。
業(ye) 內(nei)
有新標識產(chan) 品更“新鮮”
廣州某日化公司銷售部負責人:現在選購日化產(chan) 品,消費者最好去選擇有“全成分標識”的產(chan) 品。從(cong) 某種程度上說,有了新標識的產(chan) 品一般都要更“新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