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汙水處理業市場瓶頸有望加速破解

7日從(cong) 住建部獲悉,《“十二五”期間城鎮汙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相關(guan) 實施細則正在研究製定中,目前汙水處理集中支持地區上報的包括“十二五”期間新建和在建汙水管網項目合計近千個(ge) ,中央財政將進行集中審批,將補貼資金下撥到省級財政部門,要求各地於(yu) 兩(liang) 個(ge) 月內(nei) 將專(zhuan) 項資金安排到具體(ti) 項目。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辦法》的發布落實,未來5年汙水處理管網建設有望提速,有助於(yu) 汙水處理產(chan) 業(ye) 產(chan) 能規模的有效釋放,從(cong) 而推漲相關(guan) 公司投資汙水處理業(ye) 務的收益預期。

財政部與(yu) 住建部近日聯合發布《“十二五”期間城鎮汙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辦法》提出了未來五年汙水處理管網建設按項目總投資進行補貼的具體(ti) 標準。

處理率增幅遠落後於(yu) 處理規模

根據國家發改委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去年底,我國已建成投運城鎮汙水處理廠2832座,處理能力1.25億(yi) 立方米/日,分別比2005年增加210%和108%。但鮮明對比的是,過去五年全國城鎮汙水處理率由2005年的52.4%增至2010年的77.4%,增幅為(wei) 47.7%。

某汙水處理企業(ye) 負責人表示,處理規模與(yu) 實際處理率增速懸殊的重要原因是連接汙水處理廠的配套管網建設嚴(yan) 重滯後。過去5年,眾(zhong) 多城市汙水處理規劃設計普遍存在“重廠輕網”現象。處理廠設計規模偏大,管網卻不配套,直接導致實際來水量嚴(yan) 重不足。“一個(ge) 設計規模為(wei) 日處理能力10萬(wan) 噸的項目,實際來水量隻有2萬(wan) 噸到3萬(wan) 噸,這是普遍情況。”

《辦法》相關(guan) 實施細則將進一步細分補貼標準,其中一個(ge) 核心原則就是以項目運行中汙水實際處理率為(wei) 準繩。

國家自2007年開始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各地興(xing) 建的汙水處理管網實施“每公裏獎勵20萬(wan) 元”補貼標準,但業(ye) 內(nei) 人士反映,汙水管網屬政府投資項目,該補貼屬“事後彌補”型,難以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很多汙水管網因資金不足而處於(yu) 停產(chan) 或半停產(chan) 狀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hui) 副秘書(shu) 長易斌分析,財政專(zhuan) 項資金轉為(wei) 按項目總投資進行補貼,可以通過先期投入補貼,充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

《辦法》提出,劃定淮河、海河及南水北調等重點流域和重要水源地為(wei) 重點集中支持區,針對這些地區的汙水處理項目,采取按總投資額分東(dong) 、中、西部分別集中補貼40%、60%和80%的標準。

可直接提高項目投資收益

汙水管網建設滯後的直接後果是汙水處理產(chan) 能的大量閑置,這直接影響企業(ye) 投資汙水處理項目的收益。

上述企業(ye) 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一個(ge) 日處理能力為(wei) 15萬(wan) 噸的項目前期總投資一般為(wei) 2億(yi) 元,建成達產(chan) 周期為(wei) 兩(liang) 年,但因為(wei) 管網建設不配套,運行負荷不足,項目達產(chan) 需5到6年時間。盡管一些企業(ye) 在與(yu) 當地政府簽訂項目合同時約定處理能力要配備相應的管網輸水量規模,但實際執行過程中始終無法落實。

中投顧問分析師認為(wei) ,管網建設強調“以項目實際汙水處理率”為(wei) 準繩,切中了汙水處理項目運行效果的要害。要提高汙水處理率,就不能單純盲目擴大汙水處理規模,需統籌考慮配套管網工程是否到位,這樣才能在保證來水量充足的前提下提高項目的運行負荷率。

在易斌看來,隨著汙水處理產(chan) 能的有效釋放,企業(ye) 投資建設的汙水處理項目將盡早達產(chan) ,從(cong) 而保證項目的投資收益率。這對目前國內(nei) 涉足汙水處理業(ye) 的中原環保[10.80 -0.28% 股吧](000544)、桑德環境[25.62 -0.08% 股吧](000826)、首創股份[5.81 0.35% 股吧](600008)等相關(guan) 上市公司將帶來長期利好。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