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目標總規模為(wei) 200億(yi) 元,由財政部、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和深圳國際[0.64 0.00%]文化產(chan) 業(ye) 博覽交易會(hui) 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首期目標募集資金為(wei) 60億(yi) 元。
該基金由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負責管理,中國銀行[3.12 -1.27% 股吧]副行長陳四清兼任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前國家廣電總局局長、現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hui) 副主任王太華擔任基金管理公司理事長。
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注冊(ce) 地在深圳。
中銀國際是中國銀行全資子公司,曾與(yu) 天津市政府主導首批人民幣產(chan) 業(ye) 基金渤海基金的組建。
涉足“大文化產(chan) 業(ye) ”
財政部副部長李勇出席了昨日的基金揭牌儀(yi) 式。據李勇披露,財政部早在2007年就已啟動設立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的研究。2009年,國務院印發《文化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規劃》,提出由中央財政注資引導,吸收國有骨幹文化企業(ye) ,大型國有企業(ye) 和金融機構認購,設立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
王太華昨日在發布會(hui) 上表示,基金將重點把握以下三點:“一是堅持把社會(hui) 效益放在首位;二是著力支持傳(chuan) 統文化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支持新型文化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支持資源優(you) 化重組和結構調整;三是著力支持惠民文化項目。”
中銀國際相關(guan) 人士昨日對早報記者稱,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將以價(jia) 值投資為(wei) 基本投資理念,選擇文化內(nei) 容和傳(chuan) 播渠道領域中市場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傳(chuan) 統文化創意和新媒體(ti) 企業(ye) ,通過主導投資或共同投資進行股權投資。而基金投資涉及領域也將是“大文化產(chan) 業(ye) ”,包括新聞出版發行、廣播電影電視、文化藝術、網絡文化、文化休閑及其細分文化及相關(guan) 行業(ye) 。
“骨幹企業(ye) 或先受益”
有“中國資本[4.95 -0.20%]市場最後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之稱的文化產(chan) 業(ye) ,近期進入投資活躍期。據文化部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各地已募集及設立的文化產(chan) 業(ye) 基金超過300億(yi) 元。
達晨創投合夥(huo) 人晏小平昨日稱,現在國內(nei) 成立的文化產(chan) 業(ye) 基金,方向上都大同小異,主要關(guan) 注一些文化產(chan) 業(ye) 中內(nei) 容上、渠道上及終端銷售上有較成熟商業(ye) 模式的公司。
達晨創投目前管理著總規模達30億(yi) 元的湖南省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引導基金。
晏小平預計,總規模200億(yi) 元的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或將更傾(qing) 向於(yu) 投資中後期、成熟期的項目,“如果每個(ge) 項目隻投一兩(liang) 千萬(wan) ,將很難管理。在此情況下,各地擁有較好資源的報業(ye) 集團、完成改製的出版集團、文化演藝公司等骨幹文化國企將最早受益。”
可資佐證的是,在昨日的發布會(hui) 上,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與(yu) 中國出版集團和新華社新華網簽定了合作協議。不過,中銀國際昨日並未披露上述兩(liang) 項投資涉及的具體(ti) 金額。
尷尬的中小文化企業(ye)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股權基金的退出要求和逐利本性,使得當下資本在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方麵“貧富不均”。相比很多融資困難的文化企業(ye) ,今年4月華誼兄弟[15.24 2.21% 股吧]副總裁兼董秘胡明曾稱,影視方麵的投資已經有些過熱了。
一位地方國資風投負責人曾向早報記者表示,國資風險投資相比民營風險投資不夠靈活,如單個(ge) 項目必須盈利的要求,項目決(jue) 策的審批流程漫長,須經由眾(zhong) 多政府官員組成的投資決(jue) 策委員會(hui) 全票通過等,隻有少數的文化企業(ye) 能從(cong) 這類國資文化產(chan) 業(ye) 基金中獲得資金。受限於(yu) 上述原因,該國資風投在成立近5年之後僅(jin) “謹慎”投出4個(ge) 項目。
該負責人稱,雖然政府發布了那麽(me) 多支持文化產(chan) 業(ye) 的政策,但政策不是關(guan) 鍵因素,對中小文化企業(ye) 幫助最大的就是投融資服務,健全文化產(chan) 業(ye) 的投融資機製才是更迫切的。
前述地方國資風投負責人認為(wei) ,盡管去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會(hui) 同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聯合發布了《關(guan) 於(yu) 金融支持文化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但這些金融手段之前就存在,而在一個(ge) 標準金融體(ti) 係中,文化企業(ye) 因其高風險、輕資產(chan) 總是很難貸到款。
文化產(chan) 業(ye) 上市潮
晏小平判斷,由於(yu) 各地的文化產(chan) 業(ye) 基金都是人民幣基金,但國內(nei) 退出的渠道不多,這將直接推動眾(zhong) 多文化企業(ye) 在國內(nei) 資本市場上市。
據統計,2010年,包括皖新傳(chuan) 媒[15.00 2.88% 股吧]、樂(le) 視網[22.78 -0.22% 股吧]、中南傳(chuan) 媒[9.76 1.14% 股吧]、華策影視[40.99 4.49% 股吧]在內(nei) 的多家文化企業(ye) 已成功登陸國內(nei) 資本市場,如果再加上在美國上市的當當網、優(you) 酷網、保利博納等一大批文化類企業(ye) ,已上市文化企業(ye) 的數量無疑已於(yu) 近期達到曆史新高點。
娛樂(le) 產(chan) 業(ye) 研究機構藝恩谘詢副總裁侯濤分析,企業(ye) 上市是因為(wei) 有資金需求,現有的融資渠道還不夠暢通。企業(ye) 上市以後將有更多的資金支持是布局全產(chan) 業(ye) 鏈,降低風險,這對同業(ye) 的競爭(zheng) 對手也會(hui) 形成一定的競爭(zheng) 壓力,從(cong) 而帶動同業(ye) 公司上市。而且上市對很多文化類企業(ye) 本身而言已經是一種品牌傳(chuan) 播,比如華誼兄弟上市以後,觀眾(zhong) 可能更加關(guan) 注華誼兄弟出品的電影。
某證券公司投行業(ye) 務保薦人稱,文化企業(ye) 的上市放開得比較晚,此前大家不知道怎麽(me) 操作。比如在遼寧出版傳(chuan) 媒[9.15 0.00% 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出版傳(chuan) 媒,601999)之前,大家都不知道出版集團上市怎麽(me) 操作,“哪塊資產(chan) 可以上,哪塊資產(chan) 不可以上”。出版傳(chuan) 媒開了將編輯業(ye) 務納入上市公司的操作先例,這帶動了一係列的出版集團上市。
前述保薦人預計,隨著大批文化企業(ye) 在“十二五”期間完成改製、進行資源整合,將有眾(zhong) 多文化企業(ye) 登陸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