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支付寶 馬雲的噩夢或美夢?

 馬雲(yun) 最近有點煩。就在“衛哲風波”漸漸被人淡忘之際,阿裏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裏巴巴”)旗下的“老三”支付寶,又把馬雲(yun) 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本以為(wei) 在央行的政策麵前,支付寶股權轉移一事是水到渠成,誰料到事後阿裏巴巴和雅虎卻各執一詞,逐漸將這場股權爭(zheng) 鬥演繹成了一出資本江湖中的羅生門。

  奪過支付寶的控製權,對馬雲(yun) 而言意義(yi) 重大,這不僅(jin) 意味著阿裏巴巴能逐漸擺脫雅虎的控製,還意味著馬雲(yun) 可以徹底放開手去實現隱藏在支付寶背後的商業(ye) 美夢。但可惜的是,如果馬雲(yun) 還不趕快站出來給所有人一個(ge) 明明白白的交代,支付寶也許會(hui) 變成馬雲(yun) 的一場噩夢。

  支付寶改姓

  在經過了幾番波瀾後。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yun) 終於(yu) 在公開場合證實,阿裏巴巴已與(yu) 美國雅虎已經就支付寶剝離出阿裏巴巴集團達成基本共識。馬雲(yun) 稱,雙方以前有過矛盾,不過正在努力解決(jue) ,“我對達成協議很樂(le) 觀。”

  但還有很多事情無法讓馬雲(yun) 高興(xing) 起來。

  北京時間6月8日淩晨消息,美國證券公司K endall L aw G roup(以下簡稱“K endall”)宣布,該公司已代表股東(dong) 對雅虎發起一項集體(ti) 訴訟,內(nei) 容是指稱雅虎違反了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法》有關(guan) 虛假和誤導性聲明的規定,這些聲明與(yu) 雅虎的業(ye) 務前景有關(guan) 。

  K endall稱,已於(yu) 6月6日向加利福尼亞(ya) 州南區地區法庭提出了這項集體(ti) 訴訟。凡是在4月19日到5月13日之間買(mai) 入了雅虎股票的股東(dong) 都可聯係K endall以獲得更多信息;任何在這一時間段中買(mai) 入了雅虎股票的股東(dong) 都可轉向該法庭,並在這項集體(ti) 訴訟案中作為(wei) 原告。

  國外分析人士稱,如果這一集體(ti) 訴訟進入司法程序,將對雅虎造成巨大影響。一旦K endall勝訴,雅虎將麵臨(lin) 高額賠款。那時,支付寶則將再次變成一顆隨時引爆的炸彈,而馬雲(yun) 的麻煩將更大。

  回到事件發生的5月11日,雅虎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hui) (SEC)提交資料顯示,阿裏巴巴集團已經將支付寶全部股權移交給阿裏巴巴C EO馬雲(yun) 所有 的 新 公 司 。 隨 後 , 雅 虎 公 司 發 言 人 朗 奇 克(Lengkeek)發表聲明稱,此舉(ju) 是為(wei) 了使支付寶盡快獲得中國人民銀行發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他還稱,雅虎目前正與(yu) 阿裏巴巴另一股東(dong) 軟銀公司一同和阿裏巴巴管理層談判,三方將討論支付寶重組的條件和有關(guan) 的商業(ye) 安排。

  隨後,支付寶方麵作出回應稱,根據央行2010年頒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於(yu) 非金融機構內(nei) 資絕對控股比例的相關(guan) 要求,以及為(wei) 了維護國家金融信息安全,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已經於(yu) 2010年將所有權轉至浙江阿裏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辦法》規定,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ge) 人不得從(cong) 事或變相從(cong) 事支付業(ye) 務;申請人申請從(cong) 事支付服務的,必須為(wei) 國內(nei) 依法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且為(wei) 非金融結構法人;此外《辦法》還對外商投資支付機構境外出資人的資格條件和出資比例做出嚴(yan) 格要求。

  在支付寶沒有姓馬之前,阿裏巴巴第一大股東(dong) 雅虎和第三大股東(dong) 日本軟銀,持有公司近70%股權,對公司全資子公司支付寶擁有聯合控製權,因此不符合《辦法》規定。但之前外界認為(wei) ,作為(wei) 持有阿裏巴巴39%左右股權的第一大股東(dong) ,雅虎一直希望通過支付寶上市,來獲取更多利益。因此不會(hui) 輕易放棄對支付寶的控製。

  盡管結果出人意料,但支付寶一夜之間改姓馬卻成了不爭(zheng) 的事實。

  壞榜樣

  隨後的事情,同樣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雅虎稱支付寶轉移股權一事“沒有被及時告知”。但馬雲(yun) 去堅持“早已和雅虎達成共識”。在之後兩(liang) 個(ge) 星期中,雙方圍繞“支付寶股權轉移是否達成共識”不斷扯皮,但一直也沒有給外界一個(ge) 滿意的說法。

  6月2日,馬雲(yun) 應邀赴美參加《華爾街日報》第九屆數字大會(hui) ,會(hui) 上他稱,對此次支付寶股權轉讓事件,雅虎股東(dong) 大會(hui) 不知情是完全不可能的———一招太極推手,又將麻煩仍給了雅虎。同時,他還表示,在針對中國市場的監管製度上,包括美國雅虎和日本軟銀在內(nei) 的阿裏巴巴集團股東(dong) 們(men) 存在不同的意見,但對於(yu) “支付寶必須而且第一批獲得支付牌照”這個(ge) 前提是存在完全共識的。

  截至目前,所有的公開信息均證實,在支付寶重組環節中,阿裏巴巴董事會(hui) 確認了幾點共識:第一,支付寶必須要獲得牌照;其次,支付寶公司必須要健康、安全和可持續的發展,這符合阿裏巴巴股東(dong) 們(men) 的利益。根據馬雲(yun) 的表態,正是基於(yu) 這個(ge) 前提,阿裏巴巴管理層才采取了對應的行動,並確保在上述行動環節中董事會(hui) 層麵一直有透明和坦誠的交流。

  但阿裏巴巴董事會(hui) 還是產(chan) 生了嚴(yan) 重分歧:馬雲(yun) 等管理層認為(wei) ,支付寶公司必須要在百分百合法和透明的前提下獲得牌照,並保持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要對支付寶股權進行重組;而其餘(yu) 的股東(dong) 則一度提出,應采取協議控製的形式實現利益最大化。

  據悉,軟銀的孫正義(yi) 曾提出用傳(chuan) 統的“協議控製”模式解決(jue) 外資身份問題,但遭到了馬雲(yun) 的拒絕,他的理由是央行不會(hui) 同意。而業(ye) 內(nei) 人士則認為(wei) ,按照央行的表態,如采取協議控製模式,則意味著將支付寶的未來寄希望於(yu) 擦邊球或者央行監管寬泛的基礎之上,這在現行政策環境中,顯然是不可能的。還有分析人士稱,阿裏巴巴的股東(dong) 明顯缺少在中國開展運營的相關(guan) 經驗,因此如果雅虎和軟銀繼續堅持,很有可能對支付寶的未來埋下隱患。

  事實上,馬雲(yun) 和管理層也不願再等下去。2009年6月和2010年8月,阿裏巴巴分兩(liang) 次將支付寶股權轉移至浙江阿裏巴巴,這家公司由馬雲(yun) 和阿裏巴巴18位創始人之一的謝世煌分別持股80%和20%,轉讓價(jia) 是3.3億(yi) 元。而國外評估機構給支付寶開出的價(jia) 格則高達50億(yi) 元。

  由於(yu) 國內(nei) 政策限製,從(cong) 1999年新浪通過“協議控製”方式解決(jue) 了上市難題以來,在過去十多年中,“協議控製”成為(wei) 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滿足監管要求的標準模式。但馬雲(yun) 卻顛覆這個(ge) 傳(chuan) 統模式。

  對此,很多互聯網人士和法律界人士對於(yu) 支付寶事件的影響深表憂慮,認為(wei) 中國公司在國外信譽將因此受損。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魏君賢認為(wei) ,通過協議控製來滿足中國政府的監管要求,原本是中國大部分海外上市公司的通行做法,在互聯網領域尤其普遍。支付寶的事件開了一個(ge) 壞頭,加大了外資在中國公司投資的法律風險,也破壞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公司的信任。

  法律風險

  盡管支付寶姓馬已經是“生米煮成了熟飯”,但同為(wei) 阿裏巴巴重要股東(dong) 的日本軟銀方麵,卻傳(chuan) 出有意阻撓的聲音。馬雲(yun) 強硬回應稱,“管理層在處理支付寶重組問題時,必須要確保所有股東(dong) 的利益。”外界所有的眼睛都盯著馬雲(yun) ,看他如何收場。

  互聯網知名評論家、雅虎中國前總裁謝文分析,目前,從(cong) 法律層麵講,能否擺平軟銀,關(guan) 鍵在於(yu) 馬雲(yun) 能否證明“支付企業(ye) 不準采取協議控製”的說法。“總共有27家公司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有一半以上屬於(yu) 民營企業(ye) ,都曾引進外資。禁止‘協議控製’的說法,行業(ye) 或相關(guan) 部門都沒有公開表態。”但此前,曾有媒體(ti) 報道指出,央行是以口頭傳(chuan) 達的方式嚴(yan) 令申請牌照的企業(ye) 必須百分百真實內(nei) 資,不允許通過協議控製的方式來進行所謂“技術性操作”。

  謝文認為(wei) ,在支付寶轉讓中,雅虎和軟銀是知情還是同意,是決(jue) 定轉讓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定依據。“先探討轉讓股權是否合法,然後才是賠償(chang) 問題。在這一點上,即使雅虎和阿裏巴巴和解了,孫正義(yi) 仍是個(ge) 地雷,具有起訴的權利。”截至目前,各方在“轉讓是否獲得董事會(hui) 批準”這一關(guan) 鍵性議題上,始終不願明確表態。對此,有分析人士稱,軟銀方麵可能采取激烈的做法,屆時將讓馬雲(yun) 和阿裏巴巴陷入更深的泥潭。

  廣東(dong) 合邦律師事務所陳勇儒律師解釋稱,支付寶在轉讓前是外商獨資企業(ye) ,按我國相關(guan) 法定程序,其股權變更僅(jin) 需原支付寶公司的投資方、即設於(yu) 開曼群島的離岸公司—————阿裏巴巴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同意即可,但此境外全資子公司轉讓其子公司支付寶是否一定需要得到它的母公司即阿裏巴巴集團的授權或同意,由此境外全資子公司設立時的章程決(jue) 定。但根據《開曼群島公司法》,離岸公司的章程是嚴(yan) 格保密的,因此章程如何規定轉讓重大資產(chan) 或子公司股權的權限很難查證,除非由阿裏巴巴集團主動提供。

  不過,外界更多人認為(wei) ,馬雲(yun) 有可能通過非一次性現金補償(chang) ,和軟銀、雅虎達成最終和解。據悉,雅虎和馬雲(yun) 方麵構建了一個(ge) 框架協議,涉及股權轉讓賠償(chang) 、支付寶價(jia) 值等內(nei) 容。據稱,所謂“賠償(chang) ”將不是一次性賠償(chang) 的方式,將是針對支付寶在其“非淘寶業(ye) 務”板塊的價(jia) 值現狀以及未來增量的評估而做出。這也意味著,支付寶不會(hui) 成為(wei) 抽幹淘寶收入的工具,同時雅虎也能在喪(sang) 失股權後享有支付寶未來的利益。

  對於(yu) 支付寶的股權轉移,國外法律界人士也提出了異議。有美國法律界人士指出,在整個(ge) 支付寶股權轉移的過程中,阿裏巴巴方麵並未和雅虎、軟銀進行充分的商議。在各方未達成協議前,馬雲(yun) 就已將支付寶收入囊中。這顯然不符合國際商業(ye) 慣例。除此之外,在支付寶的作價(jia) 問題上,同樣存在疑點,雅虎和軟銀是否對3億(yi) 左右的交易價(jia) 格認可,同樣是一個(ge) 關(guan) 鍵的法律問題。

  過往恩怨

  事實上,馬雲(yun) 今天的舉(ju) 動早有征兆,過去幾年中,馬雲(yun) 和雅虎之間因阿裏巴巴股權糾紛而交惡,早已是眾(zhong) 人皆知的秘密。

  很多熟悉阿裏巴巴和馬雲(yun) 的人,都會(hui) 這樣講述當年阿裏巴巴和雅虎之間的故事:1998年,楊致遠到中國旅遊,馬雲(yun) 作為(wei) 地陪熱情地帶著楊致遠四處觀光。在大好山水中,兩(liang) 人建立了密切的關(guan) 係。據傳(chuan) ,楊致遠一度還動過讓馬雲(yun) 擔綱雅虎中國的念頭。

  7年後,兩(liang) 個(ge) 人終於(yu) 走到了一起。2005年8月,雅虎以總計6.4億(yi) 美元現金、雅虎中國業(ye) 務以及從(cong) 日本軟銀公司購得的淘寶網股份,交換阿裏巴巴40%普通股。當時的雅虎已是IT界響當當的巨頭,而淘寶網和支付寶才剛剛起步,整個(ge) 阿裏巴巴營收甚至尚未達到1億(yi) 美元。

  但蜜月總有結束的那一天。在隨後的幾年內(nei) ,阿裏巴巴與(yu) 雅虎的實力發生明顯轉變。阿裏巴巴集團認為(wei) 自己價(jia) 值超過500億(yi) 美元,幾乎是雅虎目前市值的兩(liang) 倍。同時,楊致遠也因股東(dong) 不滿其拒絕微軟收購計劃而被迫離職,新上任的C E O卡羅爾·巴茨讓馬雲(yun) 對雅虎產(chan) 生了前所未有的陌生感。

  巴茨和馬雲(yun) 相處得並不愉快。2009年初,馬雲(yun) 赴美拜訪初上任的巴茨,結果卻碰了一鼻子灰,被巴茨當著眾(zhong) 管理層的麵斥責“沒有經營好雅虎中國”。這一句話,為(wei) 後來的矛盾埋下了伏筆。

  2009年8月,阿裏巴巴將旗下口碑網從(cong) 中國雅虎剝離,再次並入淘寶;阿裏巴巴宣布旗下中國雅虎業(ye) 務的新重組計劃,將剝離2008年加入中國雅虎的分類信息業(ye) 務;隨後,雅虎拋售持有阿裏巴巴B2B的股份。

  2010年9月,雅虎宣布進軍(jun) 中國內(nei) 地市場,吸引內(nei) 地中小企業(ye) 客戶投放廣告,直接與(yu) 阿裏巴巴競爭(zheng) ;同年10月,阿裏巴巴按照2005年協議,將雅虎在阿裏巴巴董事會(hui) 席位數將增加到兩(liang) 個(ge) 席位,與(yu) 馬雲(yun) 等阿裏巴巴集團管理層席位數相同。雅虎投票權增至39%,而馬雲(yun) 等管理層的投票權卻降至31.7%;同時,“馬雲(yun) 不被辭退”條款到期。

  在這期間,阿裏巴巴對雅虎的不滿也公之於(yu) 眾(zhong) 。前高管衛哲在2010年公開表示:“阿裏巴巴已經不再需要雅虎,雅虎是一個(ge) 麵臨(lin) 破產(chan) 的公司。”而馬雲(yun) 也曾承認,他對雅虎管理層缺乏信任,並曾在2010年2月開始公開表示希望從(cong) 雅虎手中回購股權,但遭到雅虎的嚴(yan) 拒。之後,馬雲(yun) 又一次提出以35億(yi) 美元回購阿裏巴巴集團15%的股份,並再次遭到雅虎的拒絕。

  支付寶美夢

  對於(yu) 陷入暴風中心的馬雲(yun) 而言,現在能讓他感到一絲(si) 安慰的可能隻有支付寶了。

  美國投資機構Colum biaCapital投資經理張超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獲得支付寶控製權後,阿裏巴巴將順利破解政策困局,有助於(yu) 阿裏巴巴開啟其他金融服務。張超補充,通過多年服務中國中小企業(ye) 的經驗和積累,阿裏巴巴充分了解中小企業(ye) 最需要的是金融借貸等金融服務,因此設立銀行、開展各類金融業(ye) 務符合阿裏巴巴發展邏輯。而這些業(ye) 務,都用可能通過支付寶去逐步實現。

  去年12月,阿裏巴巴獲得alibank.cn域名的消息被曝光,隨即有分析人士指出,阿裏巴巴收購新域名可能預示著“阿裏銀行”已有實質性進展。對於(yu) 這一消息,阿裏巴巴方麵立刻予以否認,但2010年年內(nei) 阿裏巴巴的諸多動作,仍讓外界產(chan) 生無限遐想。

  2010年6月,阿裏巴巴集團聯合複星集團、銀泰集團、萬(wan) 向集團,共同成立針對淘寶網商的小額貸款公司———浙江阿裏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並獲得了我國首張電子商務領域的小額貸款公司營業(ye) 執照;同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劉喜英、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長方誌敏等人在支付寶首席執行官彭蕾陪同下,訪問了支付寶位於(yu) 杭州的阿裏巴巴濱江園區;10月,阿裏巴巴通過淘寶網展開“小額貸款需求”問卷調查。該調查以阿裏巴巴小額貸款公司升級為(wei) 銀行為(wei) 假設,向淘寶網上個(ge) 人買(mai) 家了解提供存、貸款以及虛擬信用卡服務的可行性;2010年第四季度,阿裏巴巴還在上海等地展開“阿裏巴巴旗下阿裏金融2011招聘”,招聘職位涉及個(ge) 人貸款、消費貸款、模型建設、信貸審批、風險防控和會(hui) 計等領域。

  5月26日,央行向支付寶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隨後,支付寶開始新一輪行動。6月1日,支付寶宣布,其快捷支付業(ye) 務已與(yu) 108家銀行達成合作。今後,消費者在支付寶上刷卡,不用繞道網銀,隻要輸入銀行卡有關(guan) 信息就能迅速完成;6月8日,支付寶宣布和中國工商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確認工行作為(wei) 其備付金存管銀行,這是支付牌照下發後首家確認資金托管銀行的第三方支付企業(ye) ;支付寶還宣布,將於(yu) 6月15日,聯合百家廠商在北京召開非智能機支付方案研討會(hui) ,為(wei) 手機應用提供支付服務;同期,支付寶還宣布已在南寧等地開展支付寶繳納水電費業(ye) 務。

  對此,張超指出,支付寶的上述新動作,僅(jin) 僅(jin) 是擴展新業(ye) 務的第一步。如果央行政策進一步發開,毫無疑問,支付寶的業(ye) 務將會(hui) 向金融領域延伸。屆時,阿裏巴巴積攢起的客戶以及客戶數據,將有望和支付寶賬戶中的巨額資金,產(chan) 生不可估量的化學反應。馬雲(yun) 的“大淘寶”、“大物流”戰略也會(hui) 因此受益。而阿裏巴巴集團未來的整個(ge) 發展,也可能會(hui) 因此產(chan) 生重大飛躍———這正是馬雲(yun) 不惜和雅虎撕破臉,強奪支付寶所有權的最大原因。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