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去年開始,由於(yu) 稀土價(jia) 格開始上漲,稀土永磁概念股一直是市場的焦點,但是對於(yu) 稀土永磁板塊來說,市場目前仍然存在著分歧。因為(wei) ,稀土永磁產(chan) 品類上市公司均是以稀土為(wei) 產(chan) 業(ye) 鏈為(wei) 起點,而目前的稀土永磁材料股均無稀土礦,而稀土礦均掌握在個(ge) 別大型企業(ye) 中。也就是說,上遊稀土產(chan) 品價(jia) 格的上漲,可能會(hui) 使稀土永磁材料股的成本壓力較大。
目前,南方離子型稀土的整合正在進行中。規範稀土市場的亂(luan) 象、引導行業(ye) 有序發展,是稀土整合的關(guan) 鍵,隻有通過行業(ye) 整合,增加稀土行業(ye) 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和集中度,才能夠使我國在稀土領域的定價(jia) 權和影響力得到提升,本報今日推出稀土專(zhuan) 題以饗讀者。
采礦權“定向”大型企業(ye) 掣肘稀土整合?
近年來,隨著稀土工業(ye) 價(jia) 值以及戰略價(jia) 值不斷提升,並且伴隨著稀土價(jia) 格的暴漲,越來越多的企業(ye) 開始進入稀土行業(ye) ,這其中包括地方企業(ye) 、中央企業(ye) 、民營企業(ye) 與(yu) 國有企業(ye) ,但在眾(zhong) 多各路不同企業(ye) 共同進入這一領域後,無序開采、環保、走私等問題不斷困擾著稀土行業(ye) 。為(wei) 了使稀土行業(ye) 能夠健康發展,由國務院出台了《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稀土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下簡稱《意見》),伴隨著《意見》的出台,一場整合中國南、北方稀土的大戲已經開鑼。
稀土整合南北不同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稀土的格局分為(wei) 南放稀土與(yu) 北放稀土。目前北方稀土方麵,由內(nei) 蒙古自治區政府頒布的《內(nei) 蒙古稀土上遊企業(ye) 整合淘汰工作方案》(下簡稱《方案》)的具體(ti) 內(nei) 容可以得知,包鋼已經在北方稀土方麵獨占鼇頭。由於(yu) ,《方案》中提出,將對內(nei) 蒙古自治區中的35家稀土上遊企業(ye) 進行兼並重組、補償(chang) 關(guan) 閉和淘汰關(guan) 停,整合方案實現後包鋼稀土(600111)將成為(wei) 中國北方唯一一家從(cong) 事稀土上遊生產(chan) 經營的企業(ye) 。
但目前的問題是在補償(chang) 方式以及補償(chang) 金方麵存在較大爭(zheng) 議,且關(guan) 停的具體(ti) 名單並未確定。該怎樣處理好被兼並或被關(guan) 停企業(ye) 的利益成為(wei) 了整合的焦點。
相比北方稀土,南方稀土市場局麵較為(wei) 混亂(luan) ,涉及利益方較多,處理起來相對複雜。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曾通過媒體(ti) 指出,5月份國務院發布的《關(guan) 於(yu) 促進稀土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宣稱用1—2年時間完成稀土行業(ye) 整合,其中南方排名前三的稀土企業(ye) 產(chan) 業(ye) 集中度達到80%。目前有望入圍的企業(ye) 包括央企主導的五礦集團、中色集團、中國鋁業(ye) (601600)和地方主導的廣晟有色(600259)、廈門鎢業(ye) (600549)和贛州稀土礦業(ye) 公司。
另外,他還表示,稀土之爭(zheng) 歸根到底是利益之爭(zheng) ,這當中涉及到地方政府利益、央企利益以及地方企業(ye) 利益,處理的關(guan) 鍵是如何協調互相之間的利益糾紛。北方的稀土相對來說主體(ti) 較為(wei) 單一,整合難度相對較低。南方由於(yu) 稀土分布較為(wei) 分擔,利益主體(ti) 眾(zhong) 多,整合的難度較高。
有分析師指出,由於(yu) 南方稀土市場呈現不確定性,所以,整合方式應為(wei) 央企獨大並牽手地方國企。之所以這樣做,有業(ye) 內(nei) 人士解讀為(wei) ,盡管央企擁有資金和技術方麵等的優(you) 勢,但鑒於(yu) 南方稀土資源被地方政府控製的事實,南方稀土整合不可能出現央企獨大的局麵。因為(wei) ,與(yu) 分布相對集中地北方稀土不同,我國南方稀土的分布較為(wei) 分散,涉及的利益主體(ti) 較多且地方政府保護嚴(yan) 格,所以,在資源整合過程中各方利益相對較為(wei) 難協調,特別是在稀土價(jia) 格暴漲的事,指望地方政府將稀土資源拱手讓出的可能性並不大。
上述人士還表示,而央企想趁機獲取稀土礦產(chan) 資源的企圖與(yu) 地方政府希望吸引投資發展當地深加工產(chan) 業(ye) 的想法相互衝(chong) 突,所以完全有央企來收購整合或者控製地方稀土資源的想法較不切實際,這也是很多央企收購了分離冶煉企業(ye) 卻未能獲得稀土資源的一個(ge) 重要原因。由於(yu) 分離冶煉企業(ye) 需要整合且比較容易進行整合,而央企也具備整合的資金實力和發展深加工的技術優(you) 勢,所以,通過統籌央企和地方大國企,有央企在大力整合收購稀土分離企業(ye) 和發展深加工產(chan) 業(ye) 鏈的同時,聯手地方國企重組當地稀土資源的模式更為(wei) 可行。
而關(guan) 鍵是南方稀土的整合將由哪幾家企業(ye) 來分別實施?所謂的,“稀土二十二條新規”中的南方稀土產(chan) 業(ye) 集中度達到80%的前三家企業(ye) 究竟是誰?目前尚未有定數。
南方稀土整合
仍存三大問題
日前,在全國稀土工作會(hui) 議上,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積極推進稀土行業(ye) 的聯合重組,形成以大企業(ye) 為(wei) 主導的產(chan) 業(ye) 格局,是改善稀土行業(ye) 管理的有效途徑。工信部正在研究製定加快組建大型企業(ye) 集團的具體(ti) 方案。6月15日,原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巡視員、中國稀土行業(ye) 協會(hui) 籌備組負責人王彩鳳表示,產(chan) 業(ye) 集中度80%以上,是指稀土冶煉分離能力和稀土資源兩(liang) 方麵的綜合實力。
但是問題隨之而來,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稱,目前,我國南方稀土整合存在以下三個(ge) 問題,第一,采礦權在各省之間應如何分配?第二,央企希望在南方稀土整合中分一杯羹,而地方國企並不樂(le) 意看到央企插足其中,兩(liang) 者的利益應該如何協調?第三,稀土整合還應考慮到民營企業(ye) 的利益。
曾經有稀土業(ye) 內(nei) 人士向記者表示,可能會(hui) 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以後國家將限製稀土采礦證以及采礦權的發放,將由國家監管部門按計劃、按量供給給大型企業(ye) 資源,並有這些大型企業(ye) 來分配上遊產(chan) 品給中下遊企業(ye) ,但這僅(jin) 是猜測。
根據《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稀土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提出的目標,南方離子型稀土行業(ye) 排名前三位的企業(ye) 集團產(chan) 業(ye) 集中度要達到80%以上。但是,擁有稀土資源的省份很不希望看到省內(nei) 企業(ye) 沒有采礦權的結果出現。
另外,對於(yu) 央企與(yu) 地方國企在稀土方麵的矛盾早已顯現出來,五礦的稀土冶煉分離能力為(wei) 南方最大,而中鋁日前收編了江蘇五家稀土礦分離企業(ye) ,中色股份(000758)也在廣東(dong) 成立了中色南方稀土(新豐(feng) )有限公司。盡管央企在冶煉分離環節大舉(ju) 擴張,但是最終是否有足夠的原料,還需要看對上遊礦產(chan) 資源整合的情況。業(ye) 內(nei) 人士稱,如果沒有礦產(chan) 資源,就沒有真正的行業(ye) 話語權。央企在獲取礦產(chan) 資源方麵必須協調好與(yu) 地方的利益,不能隻顧自己賺錢,否則會(hui) 困難重重。據知情人士介紹,此前曾有有色金屬企業(ye) 在贛州投資鎢礦的時候就沒有履行應有的發展下遊產(chan) 業(ye) 的承諾,隻是挖礦賣錢,從(cong) 而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其後來在贛州進軍(jun) 稀土時的失利。
最後,按照規劃目標,“三甲”公司應當為(wei) 國有企業(ye) ,否則政府並不能提出那麽(me) 具體(ti) 的規劃。據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在目前的稀土整合過程之中,已經出現關(guan) 停落後產(chan) 能判定標準不一的現象。南方稀土的不少采礦權證掌握在民營企業(ye) 手中,這是一個(ge) 不小的利益群體(ti) ,有關(guan) 部門需予以全麵考慮。
上周曾有相關(guan) 媒體(ti) 預測,南方稀土的“三甲”企業(ye) 名單會(hui) 公布,但截至上周日,該名單以及“前三甲”企業(ye) 均未問世。
稀土,曾被冠以“混亂(luan) 行業(ye) ”之惡名數年縈繞不去,稀土“白菜價(jia) ”、 無序亂(luan) 采、走私猖獗、汙染嚴(yan) 重等是突出的“老問題”。
去年以來,針對稀土行業(ye) 的重典治亂(luan) 措施“多處開花”。國務院將稀土行業(ye) 發展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商務部減少出口配額30%左右;包鋼稀土率先實行收儲(chu) 等等,不一而足。在行之有效多舉(ju) 重典之下,稀土行業(ye) 的“落後”麵貌有所改觀,突出表現在稀土價(jia) 格的一路攀高,但存在的係列“老問題”並沒有根除,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關(guan) 於(yu) 促進稀土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又稱新“國22條”)對稀土存在的問題給以“蓋棺定論”。
新“國22條” 指出稀土行業(ye) 發展中仍存在“非法開采屢禁不止、冶煉分離產(chan) 能擴張過快、生態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嚴(yan) 重、高端應用研發滯後、出口秩序較為(wei) 混亂(luan) 等問題”。這些曆史遺留難題的化解並非易事,仍需要頂層設計,仍需要對症下藥。
在稀土新“國22條”中,國務院稀土未來藍圖是用4-5年時間將稀土行業(ye) 整頓成“持續健康發展的行業(ye) ”。
目前來看,解決(jue) 曆史遺留問題,培育稀土業(ye) “持續健康發展的行業(ye) ”的重要藥方之一,是以央企以及國有大型企業(ye) 為(wei) 主,對小企業(ye) 進行的殲滅戰。
在內(nei) 蒙古政府的主導下,北方稀土正在實現“基本上由包鋼稀土一統天下”的局麵,但過程並不順利。整合指導性文件,《內(nei) 蒙古稀土上遊企業(ye) 整合淘汰工作方案》不久前獲內(nei) 蒙古自治區政府通過,指導文件決(jue) 定將該區的35家稀土上遊企業(ye) 進行兼並重組、補償(chang) 關(guan) 閉和淘汰關(guan) 停。據有關(guan) 媒體(ti) 報道,從(cong) 5月初開始,一些極端措施開始出現,一些稀土冶煉企業(ye) 被停電,包鋼稀土也切斷了部分下遊冶煉商的原料供應。但目前,由於(yu) 在關(guan) 停名單、補償(chang) 資金等方麵存在著很大爭(zheng) 議,北方稀土的整合也曾一度陷入僵局。有關(guan) 業(ye) 內(nei) 人士用“不合情、不合理”來形容北方稀土整合政策,包鋼集團董事長林東(dong) 魯對媒體(ti) 表示,專(zhuan) 營是把雙刃劍,專(zhuan) 營有利於(yu) 在短期內(nei) 獲得定價(jia) 話語權,但將引發“壟斷”之口實。
毋庸置疑,北方輕稀土“包鋼稀土一家獨大”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或很快就形成。但南方稀土的資源爭(zheng) 奪戰,將遠比北方激烈、複雜。最近關(guan) 於(yu) 五礦發展(600058)、中色股份、廣晟有色將成為(wei) 三劍客主導南方稀土整合的消息傳(chuan) 得鋪天蓋地,據傳(chuan) 年底之前要出三劍客確定名單。
6月13日至14日,全國稀土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會(hui) 議提出,要推進稀土行業(ye) 的聯合重組,而工信部正在研究製定“加快組建大型企業(ye) 集團” 的具體(ti) 方案。按照《意見》提出的稀土行業(ye) 整合目標,要用1-2年時間,基本形成以大型企業(ye) 為(wei) 主導的稀土行業(ye) 格局。全國稀土工作會(hui) 議被視為(wei) 打響了以央企為(wei) 主導的、南方稀土爭(zheng) 奪賽的發令槍。
目前來看,稀土大型企業(ye) 主導的局麵正在形成,形成產(chan) 業(ye) 集團,毫無疑問是解決(jue) 稀土問題的必要路徑,但目前來看,參與(yu) 兼並的企業(ye) 都是一些耳熟能詳的國資或國資控股的大企業(ye) 。筆者認為(wei) ,在行業(ye) 格局尚未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過程中,應該貫徹新“36條”,引導那些有實力的民營企業(ye) 參與(yu) 行業(ye) 競爭(zheng) ,如此,才會(hui) 避免打針對小企業(ye) 的殲滅戰中的摩擦、衝(chong) 突;才會(hui) 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zheng) 鳴”的局麵。才會(hui) 間接利於(yu) 稀土相關(guan) 行業(ye) ,譬如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培育和發展。
在日本信越化工宣布將把稀土磁石出貨價(jia) 格上調四成以上,國內(nei) 稀土永磁企業(ye) 產(chan) 品漲價(jia) 預期也隨之加劇。
據記者了解,稀土磁石主要應用在混合動力車以及空調機芯上。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從(cong) 我國知名混合動力車企業(ye) 了解到,混合動力車上應用的稀土磁石是國內(nei) 生產(chan) 的,所以,此次日本稀土磁石出貨價(jia) 格提升,沒有影響到其混合動力車生產(chan) 。
“目前,公司的產(chan) 品,分為(wei) 大型客車與(yu) 家用小車兩(liang) 種類型,大型客車上用到的稀土磁石大概在100塊左右,家用小車稀土磁石用量在100塊以下,磁石的價(jia) 格在每塊60元左右。雖然,日本的稀土磁石漲價(jia) 並沒有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生產(chan) ,但是,由於(yu) 國內(nei) 稀土原材料價(jia) 格正在不斷上漲,所以,帶動了國內(nei) 稀土磁石價(jia) 格的上漲,現在稀土磁石產(chan) 品的價(jia) 格每天都有變動。”該車企相關(guan) 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生產(chan) 稀土磁石的上市公司中,寧波韻升(600366)、中科三環(000970)等名列前茅。
在此之前,記者曾采訪過中科三環相關(guan) 工作人員,詢問其稀土磁石產(chan) 品是否存在漲價(jia) 預期,該工作人員表示,如果稀土原材料的價(jia) 格不斷上漲的話,將不排除磁性材料產(chan) 品漲價(jia) 的可能性。
磁性材料企業(ye) 利弊同在
從(cong) 去年開始,由於(yu) 稀土價(jia) 格開始上漲,稀土永磁概念股一直是市場的焦點,但是對於(yu) 稀土永磁板塊來說,市場目前仍然存在著分歧。因為(wei) ,稀土永磁產(chan) 品類上市公司均是以稀土為(wei) 產(chan) 業(ye) 鏈起點,而目前的稀土永磁材料股均無稀土礦,而稀土礦均把握在個(ge) 別大型企業(ye) 中。也就是說,上遊稀土產(chan) 品價(jia) 格的上漲,可能會(hui) 使得稀土永磁材料股的成本壓力較大。有分析師向記者表示:“例如中科三環,公司產(chan) 品的釹鐵硼30%原料來源於(yu) 稀土分離後的金屬釹。所以,稀土價(jia) 格的上漲,肯定會(hui) 使得公司成本壓力增加,進而不利於(yu) 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因而,這也就不難解釋,為(wei) 何中科三環相關(guan) 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將不排除其磁性材料價(jia) 格上漲的可能了。
而還有專(zhuan) 家向記者表示:“不過,就如同硬幣有正反麵一樣,成本上升之後,對中下遊企業(ye) 的盈利雖然產(chan) 生了一定的壓力,但也可能會(hui) 帶來新的發展動力。由於(yu) 目前全球的稀土供應主要依賴我國。因此,隨著稀土價(jia) 格的暴漲,全球的稀土永磁材料的布局可能會(hui) 發生新的變化,即部分海外釹鐵硼等稀土永磁材料的客戶可能會(hui) 直接從(cong) 我國企業(ye) 購買(mai) 釹鐵硼,而不是購買(mai) 稀土後再加工,從(cong) 而使得全球的稀土永磁材料產(chan) 業(ye) 中心向我國轉移。”
上市公司適時轉嫁成本
在目前大盤羸弱的情勢下,稀土永磁概念股的漲勢均可圈可點。有分析師表示,這些稀土永磁概念股,均受到稀土原材料價(jia) 格的影響,從(cong) 基本麵的角度來看,稀土永磁板塊受到市場的追捧也是有根可循的。
該人士表示:“無論從(cong) 技術實力、產(chan) 品結構、產(chan) 能規模等綜合考量,寧波韻升、中科三環等上市公司屬於(yu) 行業(ye) 內(nei) 、特別是高端釹鐵硼磁材領域的領軍(jun) 企業(ye) 。公司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主要體(ti) 現在產(chan) 能規模較大、高端產(chan) 品比重大以及與(yu) 電機業(ye) 務相結合形成的特色產(chan) 業(ye) 鏈,這也將成為(wei) 公司長期發展的最重要增長點。稀土價(jia) 格暴漲為(wei) 釹鐵硼磁材企業(ye) 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但同時也為(wei) 龍頭企業(ye) 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尤其是寧波韻升,作為(wei) 以釹鐵硼磁材和電機為(wei) 主業(ye) 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ye) ,在稀土價(jia) 格上漲中,業(ye) 績將明顯提升。”
另據記者了解,目前,日本信越化工主動宣布稀土磁石出貨價(jia) 格上調四成以上,表明日本企業(ye) 已經接受了高價(jia) 稀土的現實,稀土永磁成本轉嫁得以實現。而作為(wei) 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直接原材料,稀土功能性材料在稀土價(jia) 格回歸價(jia) 值時,必然體(ti) 現以科技帶動經濟增長點這一方向,產(chan) 品附加值將得到提高。這些都表明稀土永磁成本轉嫁或將加速,行業(ye) 景氣度提高。
熒光材料企業(ye) 艱難前行
相對於(yu) 磁性材料企業(ye) 來說,發光材料應用企業(ye) 卻苦不堪言。據記者了解,目前,有多家照明企業(ye) 反映,由於(yu) 稀土原材料價(jia) 格的上漲,很多熒光燈生產(chan) 企業(ye) 舉(ju) 步維艱。
有媒體(ti) 曾經報道稱,五礦東(dong) 林照明(江西)有限公司一副總經理表示,由於(yu) 目前熒光粉供應緊張,很多企業(ye) 已停工,對於(yu) 整個(ge) 行業(ye) 的影響下半年才會(hui) 逐步體(ti) 現出來。
究其原因,在於(yu) 有一些稀土企業(ye) 為(wei) 了掙錢,而不出貨,而另一些稀土企業(ye) 隻對高端客戶出貨,造成了不少下遊小企業(ye) 無法獲得原材料。
對此,原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巡視員、中國稀土行業(ye) 協會(hui) 籌備組負責人王彩鳳 曾經表示,有稀土原料囤積的下遊企業(ye) ,如果把材料做成燈,可能不賺錢,賣稀土原材料利潤卻很高,這種囤貨現象是不可持續的。
“盡管熒光粉很重要,但釹鐵硼是帶動整個(ge) 稀土產(chan) 業(ye) 鏈發展的主要材料。”王彩鳳說,稀土產(chan) 出主要是圍繞釹鐵硼材料進行波動,如果沒有釹鐵硼材料產(chan) 業(ye) ,稀土多產(chan) 少產(chan) 根本沒有關(guan) 係。
王彩鳳還說,目前熒光燈、儲(chu) 氫材料用稀土量均在下降,隨著技術進步,也有不少材料被不斷替代,但釹鐵硼材料目前尚無材料可代替。
部分稀土價(jia) 格30天漲1倍
稀土產(chan) 品價(jia) 格的在不斷攀升,主要來自於(yu) 稀土原材料價(jia) 格的不斷上漲。截止上周五,純度≥99.99%的稀土單一氧化物——氧化銪已達到了1900萬(wan) 元/噸,這已經是白銀價(jia) 格的兩(liang) 倍多。而該產(chan) 品5月上半月報價(jia) 僅(jin) 為(wei) 820萬(wan) 元/噸,短短1個(ge) 月漲幅超過1000萬(wan) 元/噸。此外,氧化鋱、氧化鏑也有1倍以上的漲幅。
近年來,由於(yu) 我國不斷加強對稀土產(chan) 業(ye) 的調控,使得稀土價(jia) 格在半年內(nei) 價(jia) 格上漲1至6倍,稀土已擺脫了曾經的“白菜價(jia) ”。
相對於(yu) 北方稀土來說,南方的中重稀土價(jia) 格漲幅較大,而北方輕稀土價(jia) 格漲幅略小。據記者了解,5月15日至6月15日期間,部分品種的價(jia) 格漲幅甚至超過1倍,如氧化鋱的價(jia) 格為(wei) 16000元-18000元/千克,上漲1.35倍;氧化鏑的價(jia) 格為(wei) 8000元-8500元/千克,上漲1.05倍;氧化銪價(jia) 格為(wei) 19500元-21000元/千克,上漲1.44倍。 6月4日氧化鑭的價(jia) 格為(wei) 16.9萬(wan) 元—17萬(wan) 元/噸,氧化鈰價(jia) 格為(wei) 21.9萬(wan) -22萬(wan) /噸。較4月29日報價(jia) 上漲近4萬(wan) -5萬(wan) 元/噸。
5月19日,國務院在《關(guan) 於(yu) 促進稀土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中稱,改革稀土產(chan) 品價(jia) 格形成機製,加大政策調控力度,逐步實現稀土價(jia) 值和價(jia) 格的統一。
有中信證券(600030)分析師曾撰寫(xie) 一份研究報告,在報告中表示,雖然過去中國稀土長期被賤賣,但今年初開始持續至今的稀土暴漲的主因是政策調控,而非真正價(jia) 值回歸,中間商和稀土企業(ye) 的囤貨與(yu) 投機使得當前的稀土價(jia) 格存在一定泡沫。稀缺資源的高額利潤刺激了包括貿易商和上遊企業(ye) 在內(nei) 的囤貨潮,近年來炒作之風蔓延,這使得下遊企業(ye) “找米下鍋”的窘境更加嚴(yan) 重。
隨著稀土上遊資源整合的不斷深入,稀土價(jia) 格呈現出大麵積上漲態勢,在過去的一個(ge) 月時間內(nei) ,個(ge) 別品種漲幅已經超過1倍,中重稀土價(jia) 格依然領漲市場,且成為(wei) 眾(zhong) 多企業(ye) 爭(zheng) 奪的焦點。有分析師預測,由於(yu) 南方稀土整合力度的不斷升級,中重稀土品種依然保持著強勢的漲價(jia) 預期。
而對於(yu) 稀土下遊企業(ye) 來說,漲價(jia) 的預期使部分企業(ye) 開始盤算,除了將漲價(jia) 的壓力拋向市場外,如何應對原材料價(jia) 格不斷上漲價(jia) 。也有專(zhuan) 家曾認為(wei) ,要盡快建設稀土期貨市場來規避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過快帶來的風險,但這其實並不是一天兩(liang) 天就能夠獲得成效的。
在目前行業(ye) 協會(hui) 並未形成影響力的時候,5月19日,國務院出台了《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稀土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並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稀土行業(ye) 管理,加快轉變稀土行業(ye) 發展方式,促進稀土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
且《意見》中提出要了加強稀土資源儲(chu) 備,建立稀土戰略儲(chu) 備體(ti) 係,統籌規劃南方離子型稀土和北方輕稀土資源的開采,劃定一批國家規劃礦區作為(wei) 戰略資源儲(chu) 備地。這將明確加快推進之前一直提出的稀土國家儲(chu) 備,一方麵將稀土儲(chu) 備列入政府和國家層麵,加快推進儲(chu) 備進度;另一方麵從(cong) 可持續發展和戰略角度,防止價(jia) 格大幅度波動,防止海外重啟稀土資源開發對國內(nei) 定價(jia) 權的衝(chong) 擊。
另外,筆者認為(wei) ,規範稀土市場的亂(luan) 象、引導行業(ye) 有序發展,是稀土整合的關(guan) 鍵,隻有通過行業(ye) 整合,增加稀土行業(ye) 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和集中度,才能夠使我國在稀土領域的定價(jia) 權和影響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