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大蒜價格去年瘋漲今年暴跌

金鄉(xiang) 大蒜價(jia) 跌調查

與(yu) 去年的瘋狂上漲不同,今年的大蒜行情是“跌”字當頭。一個(ge) 月前,大蒜貿易商是價(jia) 格下跌的最大犧牲品,不少人因為(wei) 在高價(jia) 位大量囤蒜而血本無歸。現在,隨著新蒜集中上市,大蒜價(jia) 格一瀉千裏,這一次叫苦的是蒜農(nong) 。

蒜價(jia) 1.4元,成本1.7元

6月11日,在“中國大蒜之鄉(xiang) ”——山東(dong) 省濟寧市金鄉(xiang) 縣最大的大蒜交易市場山祿國際大蒜物流園,裝滿新蒜的貨車、三輪車早早排起了長龍,但前來收蒜的蒜商卻稀稀拉拉,不少蒜農(nong) 隻能靠打撲克來打發時間。

蒜農(nong) 王偉(wei) 說,去年這個(ge) 時候,蒜農(nong) 根本不用來市場上吆喝,早就有蒜商主動上門收蒜,沒有削根的大蒜一斤都能賣到2元多。而現在,他在物流園蹲了兩(liang) 天,才在9日下午6點以1.4元的價(jia) 格賣出了一車蒜。收蒜的人跟去年相比少三分之二還多。

據央視《經濟信息聯播》報道,金鄉(xiang) 大蒜的收購價(jia) 比去年低了近一半,但因為(wei) 蒜種、人工等費用的增加,蒜農(nong) 的種植成本比去年漲了四成。王偉(wei) 給記者算了筆賬,光是種植環節,今年一畝(mu) 的人工成本將近千元,加上播種、施肥、農(nong) 膜等費用,一畝(mu) 地的成本達到3000多元,折合到每斤幹蒜上,成本為(wei) 1.7元。為(wei) 了賠得少點,王偉(wei) 沒敢雇人收蒜,但一畝(mu) 地還是賠了一千元左右。

但即使是跌破蒜農(nong) 成本的低價(jia) ,大多數蒜商依然沒有出手。周生穩是金鄉(xiang) 一家冷庫公司的負責人,同時也是一名蒜商。他的公司有14棟冷庫,儲(chu) 存量達到1.2萬(wan) 噸。去年這個(ge) 時候,大蒜盡管沒有完全曬幹,蒜商收儲(chu) 積極性也很高,他的冷庫早早就被預訂完了,但今年,很少有人預訂冷庫,他自己現在也不敢再進貨,身邊收購大蒜的朋友也說,要做起碼也要等行情穩定下來再說。外地來的幾個(ge) 客戶也隻是看,邊看邊等。

在采訪中,記者聽到最多的就是蒜農(nong) 對當前行情的無奈,以及蒜商對後市行情的異常謹慎。在眾(zhong) 多蒜農(nong) 、蒜商眼裏,今年金鄉(xiang) 大蒜行情已經初步確定,那些精明的遊資早就撤出,剩下的就隻是被套牢的蒜商和蒜農(nong) 。現在,保本甚至是微虧(kui) 已經成為(wei) 蒜農(nong) 的目標。

“看著一望無際的蒜田,心裏咯噔一下”

去年大蒜價(jia) 格暴漲,不少蒜農(nong) 紛紛擴種,當地掀起了種蒜熱潮。在周邊縣市承包了10畝(mu) 地的王豔全原本認為(wei) ,去年大蒜價(jia) 格高,蒜種貴,不會(hui) 有很多人擴種。

不過,和他有同樣想法的人太多了。除了金鄉(xiang) 等傳(chuan) 統產(chan) 蒜區,周邊縣市沒有種蒜經驗的農(nong) 民也改種大蒜。

一位蒜商說,年初他開車經過金鄉(xiang) 周邊之前不種蒜的地區,看著一望無際的蒜田,心裏就咯噔一下。今年國內(nei) 幾個(ge) 主要產(chan) 蒜區普遍增產(chan) ,據業(ye) 內(nei) 人士介紹,僅(jin) 金鄉(xiang) 一縣,大蒜收獲麵積就達到69.58萬(wan) 畝(mu) ,比去年增加14.7萬(wan) 畝(mu) ,增長26.78%,單產(chan) 也同比增長了47.6%,創曆史最高水平。目前供大於(yu) 求,大蒜價(jia) 格下跌成為(wei) 必然。

中國大蒜商會(hui) 副會(hui) 長、華光集團董事長李敬峰告訴記者,國外大蒜的進口量基本上是平穩的,每年以5%到10%的速度在增加,國內(nei) 的銷量也是以5%到10%的速度在增加;如果種植麵積超過30%、50%,這就給市場帶來很大的衝(chong) 擊。

無人預警,供求信息不對稱,很多蒜農(nong) 種蒜都是被遊資牽著走,頭一年行情好就多種點,行情差來年就少種點,盲目擴種使得他們(men) 很難擺脫“增產(chan) 不增收”的怪圈。

金鄉(xiang) 大蒜產(chan) 業(ye) 信息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楊桂華說,去年蒜價(jia) 一高,蒜農(nong) 盲目擴種,但沒人去管理,也沒人向蒜農(nong) 預警。

蒜市仍有惡化可能

價(jia) 格大起大落,出口企業(ye) 、蒜商可以根據訂單來決(jue) 定收購多少,利益受損最大的,還是辛苦耕種了一年的蒜農(nong) 。

對金鄉(xiang) 的大多數蒜農(nong) 來說,2007年是最不堪回首的一年,那一年,前所未有的供大於(yu) 求讓大蒜價(jia) 格一度跌到了幾分錢。目前金鄉(xiang) 大蒜增產(chan) 已超過25%,已相當於(yu) 2007年金鄉(xiang) 的大蒜產(chan) 量。因此,對行情會(hui) 繼續惡化的擔憂並不少。

會(hui) 不會(hui) 出現2007年的暴跌?中國大蒜商會(hui) 副會(hui) 長李敬峰表示,不能排除這種情況。但更多的人則認為(wei) ,由於(yu) 需求量是相對穩定的,而且新蒜時間放長了再入庫會(hui) 發芽,那時儲(chu) 存商將不得不收購入庫,也有助於(yu) 價(jia) 格回升。

楊桂華稱,就此斷定價(jia) 格走勢繼續滑落還為(wei) 時過早。目前,各地蒜商已備足資金集結到位,等待采購。“從(cong) 現在起的兩(liang) 個(ge) 月是大蒜入庫的時間,也是今年大蒜價(jia) 格最終形成的關(guan) 鍵段。”

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副司長王斌表示:“大蒜不同於(yu) 普通蔬菜,具有易儲(chu) 藏、加工、應用範圍廣的特點,而且種植麵積相對集中,不應出現蒜賤傷(shang) 農(nong) 的現象。”

“大蒜已經是金鄉(xiang) 的一個(ge) 大產(chan) 業(ye) ,不熟悉大蒜種植的人很難通過炒蒜影響市場。”李敬峰說。

但無論情況是否會(hui) 繼續惡化,解決(jue) 現實問題是當地政府現在最主要的工作。從(cong) 5月下旬開始,金鄉(xiang) 縣分管大蒜產(chan) 業(ye) 的副縣長劉鵬就一直在忙著與(yu) 超市簽訂農(nong) 超對接協議,帶領大蒜企業(ye) 到重慶、上海等地推介蒜片、蒜素等深加工產(chan) 品。

5月22日,金鄉(xiang) 縣的大蒜企業(ye) 與(yu) 沃爾瑪超市簽署農(nong) 超對接基地合作協議。此外,包括北京物美集團、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濟南銀座統一超市等在內(nei) 的20家企業(ye) 也在農(nong) 超對接儀(yi) 式上簽訂了大蒜直采合作協議。

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全國鮮食發展總監劉秉屹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此次對接基地1200餘(yu) 畝(mu) ,今年將從(cong) 基地采購1000多噸大蒜。

6月9日,金鄉(xiang) 縣裏專(zhuan) 門開會(hui) 動員大蒜企業(ye) 立即行動,加大收儲(chu) 力度。除了發展大蒜深加工、延長利潤鏈,劉鵬認為(wei) 防止蒜價(jia) 大漲大落,還應從(cong) 兩(liang) 方麵著手:一是建立大蒜貯備製度,減少蒜農(nong) 和蒜商對不確定行情的恐慌;二是大蒜主產(chan) 區應設立大蒜保險專(zhuan) 門險種。

抗跌的有機蒜

在金鄉(xiang) ,農(nong) 民人均純收入的70%來源於(yu) 大蒜,蒜價(jia) 漲跌對蒜農(nong) 收入的影響很大。但加入合作社種植有機大蒜的農(nong) 民卻不再為(wei) 蒜價(jia) 擔心。

西裏村村民李誌東(dong) 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去年我們(men) 以每畝(mu) 地3000元的價(jia) 格將土地流轉給了華光集團種植有機大蒜,集團再拿出盈利的50%分給種植戶。此外,我們(men) 還可以在公司基地打工,每天再給40元,這樣下來,一年收入就可以達到30000元。”而自己種植,好的年成每畝(mu) 收入也不過3000元。即使今年蒜價(jia) 波動厲害,但自己不會(hui) 受到影響。

金鄉(xiang) 縣大蒜栽植麵積60多萬(wan) 畝(mu) ,其中有機大蒜已達2萬(wan) 畝(mu) 。金鄉(xiang) 縣縣長劉章箭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從(cong) 去年開始,金鄉(xiang) 財政每年拿出500萬(wan) 元,用於(yu) 獎勵新建高標準有機大蒜樣板田和有機基地認證,對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和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進行扶持。

“有機大蒜在國際市場供不應求,正常情況下,有機大蒜的價(jia) 格是普通大蒜的5倍以上,發展有機大蒜可以規避蒜價(jia) 忽高忽低的風險,確保蒜農(nong) 持續增收,也將使金鄉(xiang) 大蒜在行業(ye) 內(nei) 的霸主地位進一步鞏固。”金鄉(xiang) 縣縣委書(shu) 記張勝明表示,根據多年來對國際高端市場的綜合分析,金鄉(xiang) 縣未來將在保有原種植量不變的基礎上大力推廣有機大蒜的種植,並瞄準國內(nei) 外高端消費市場。

這些無汙染、純天然、高質量,價(jia) 格比普通大蒜高好幾倍的有機大蒜在市場上成了搶手貨。李敬峰告訴記者,今年他們(men) 種植的有機大蒜已經基本被歐美韓日等國家的客戶預訂一空,“今年國際上的幹蒜價(jia) 格可以達到10元一斤。明年我們(men) 的種植麵積將再擴大500畝(mu) 。”

深加工托市

“但蒜價(jia) 再高,一噸普通大蒜最高也就賣1.4萬(wan) 元,但若加工成黑蒜,在國際市場上可賣到42萬(wan) 元。”金鄉(xiang) 縣成功果蔬公司董事長王翠英說。盡管許多人都不看好今年的大蒜行情,但王翠英也不悲觀。她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去年由於(yu) 蒜價(jia) 高,大蒜深加工企業(ye) 搞加工的較往年偏少,目前國內(nei) 國際市場上蒜片、蒜粒等大蒜加工產(chan) 品十分短缺。今年大蒜價(jia) 格可能不會(hui) 太好,但經銷商可以借機多搞一些深加工,彌補市場上蒜片、蒜粒等缺貨的狀況,還可以托一托大蒜市場。”

據了解,目前金鄉(xiang) 縣擁有大蒜、蔬菜加工企業(ye) 700多家,年加工能力50萬(wan) 噸以上,開發蒜片、蒜油等深加工產(chan) 品40多個(ge) 。專(zhuan) 家認為(wei) ,這些深加工企業(ye) 如果釋放加工產(chan) 能,可以起到一定的托市作用。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食品科學與(yu) 營養(yang) 工程學院生吉萍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我們(men) 出口的產(chan) 品還是主要集中在保鮮大蒜和幹燥大蒜。國際上鮮蒜低於(yu) 1美元/公斤,而蒜油高於(yu) 50美元/公斤,因此盡管我們(men) 是大蒜出口第一大國,但是從(cong) 大蒜的附加值來看,遠遠低於(yu) 位於(yu) 後四位的墨西哥等國家,應該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金鄉(xiang) 縣縣委書(shu) 記張勝明表示,今年金鄉(xiang) 將開始進行從(cong) 大蒜農(nong) 業(ye) 到大蒜工業(ye) 的轉型。張勝明說,“擴大大蒜加工業(ye) ,拉長產(chan) 業(ye) 鏈,讓大蒜加工本身也起到蓄水池作用,當大蒜價(jia) 格高的時候,加工企業(ye) 就少收些,少加工一些,價(jia) 格低的時候,可能就多收購多儲(chu) 存些,多加工些,這樣加工業(ye) 本身也調節大蒜的價(jia) 格。在大蒜產(chan) 量大的時候,不至於(yu) 讓大蒜價(jia) 格那麽(me) 低,能讓蒜農(nong) 有一個(ge) 穩定的收入。”

張勝明告訴記者,目前,金鄉(xiang) 縣11平方公裏的食品工業(ye) 園各項基礎設施已經建設完畢,將利用今年的大蒜節,讓國內(nei) 的一些大蒜深加工企業(ye) 到食品園內(nei) 落戶,“已經有3家和我們(men) 簽訂了協議。”

《中國經濟周刊》獲悉,在深加工方麵,金鄉(xiang) 大蒜企業(ye) 已經開始聯手海外資本並走出國門投資。“我們(men) 與(yu) 韓國合資建造的大蒜飲料基地已經完成前期規劃,與(yu) 香港合資的大蒜深加工企業(ye) 也將在開發區建200畝(mu) 基地,另外我們(men) 還與(yu) 烏(wu) 克蘭(lan) 簽署的首期20畝(mu) 土地的使用協議,之後將在全球三大黑土地之一的烏(wu) 克蘭(lan) 種植2萬(wan) 畝(mu) 大蒜。下一步將全部發展有機蒜。”李敬峰說。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