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商務部繭絲(si) 綢行業(ye) 市場監測係統反映, 2010年以來,全國各地真絲(si) 麵料以及成衣售價(jia) 普遍上漲15%,原料幹繭和生絲(si) 價(jia) 格從(cong) 年初一路水漲船高,較2009年同比上漲超過20%。因終端市場遇冷,浙江、江蘇、山東(dong) 等地出現絲(si) 綢成品、半成品與(yu) 原料價(jia) 格倒掛的現象,一些繅絲(si) 廠為(wei) 避免損失擴大,不得不暫時停產(chan) 。
本報記者調查了解:前段時間繭絲(si) 價(jia) 格高企與(yu) 年初西南五省幹旱有較大關(guan) 係,另受金融危機出口大幅縮水影響,導致蠶農(nong) 種桑養(yang) 蠶積極性減弱。
隨著6月江浙地區春繭上市,近期繭絲(si) 交易價(jia) 格漸趨平穩並出現小幅回落。絲(si) 綢下遊加工企業(ye) 虧(kui) 本生產(chan) 的情況有望紓解。
絲(si) 廠變死廠 綢廠變愁廠?
今年4月左右,全國消費零售市場終於(yu) 普遍感受到絲(si) 綢製品有明顯的上漲。成衣和麵料均出現15%左右的漲幅。上海真絲(si) 大王批發展示中心稱,這裏的麵料已經從(cong) 68元/米上漲至78元/米,成衣價(jia) 格每件起碼上漲幾十元。對於(yu) 終端市場的價(jia) 格上調,原料價(jia) 格的漲幅更大,商家利潤空間已經縮小。
公開信息顯示,絲(si) 綢製品原料上漲始於(yu) 2008年年底,2009年底的幹繭和生絲(si) 的現貨價(jia) 格較2008年同期分別上漲了126.3%及85.8%。2010年年初至今,幹繭和生絲(si) 的價(jia) 格繼續水漲船高。浙江個(ge) 別地區4月幹繭交易價(jia) 格突破了9.5萬(wan) 元/噸,生絲(si) 交易價(jia) 格突破30萬(wan) 元/噸大關(guan) ,較2009年底幹繭、生絲(si) 的平均價(jia) 格再度上漲近20%。並且這一次的上漲使眾(zhong) 多下遊絲(si) 綢生產(chan) 企業(ye) 感到不堪重負。
江蘇盛澤一家絲(si) 綢生產(chan) 企業(ye) 負責人梁經理,對於(yu) 漲勢洶洶的上遊原料價(jia) 格,感慨“絲(si) 廠變死廠,綢廠變愁廠”。江蘇華佳投資集團常務副總陳月紅經理則稱,幸好公司尚有一批以23-24萬(wan) 元/噸價(jia) 格購入的庫存生絲(si) ,如以現在的市場價(jia) 采購原料。經過核算,每噸生絲(si) 要虧(kui) 損2萬(wan) 元左右。
江浙近期蠶繭收獲有望抑漲?
6月11日,國內(nei) 繭絲(si) 生產(chan) 集中的5大省份當日報價(jia) 顯示:國內(nei) 最大的蠶繭生產(chan) 省份廣西報價(jia) 在8.5萬(wan) -8.7萬(wan) 元/噸左右,廣西、廣東(dong) 、浙江、四川、江蘇等生絲(si) 生產(chan) 省份的現貨報價(jia) 在27.4萬(wan) 至28萬(wan) 元/噸左右。而幹繭、生絲(si) 各主力合約實時行情顯示,幹繭近遠期合約平均價(jia) 格突破7.8萬(wan) 元,最高報收8.09萬(wan) 元,生絲(si) 近中期合約平均價(jia) 格突破27萬(wan) 元,最高達到27.7萬(wan) 元。
根據中國繭絲(si) 交易網收盤分析,廣西市場繭絲(si) 行情維持走高態勢,繭絲(si) 交易量整體(ti) 不多。
江蘇華佳陳月紅表示,公司在廣西地區設有桑蠶養(yang) 殖廠,受西南旱災影響,今年出產(chan) 的蠶繭數量較往年數量上有所減少,雲(yun) 南地區蠶繭數量則很明顯。由於(yu) 公司的產(chan) 業(ye) 鏈相對完整,此次原料大漲所受的影響不大。江浙一帶的蠶繭在6月初完成收購工作,有望改變今年年初西南大旱蠶繭供應青黃不濟的局麵。
另據陳月紅了解,蘇南、浙北今年蠶繭量少價(jia) 高,蘇北地區的養(yang) 蠶大戶並未減少養(yang) 蠶數量,很有可能增產(chan) 。目前江浙一帶的幹繭和生絲(si) 價(jia) 格均從(cong) 4、5月時的9萬(wan) 元/噸和29萬(wan) 元/噸分別下調至8萬(wan) 元/噸和28萬(wan) 元/噸,原料價(jia) 格已衝(chong) 高回落。“不過更遠一些的原料價(jia) 格趨勢如何,還真說不清。”陳月紅表示,今年做絲(si) 綢生產(chan) 的企業(ye) 麵臨(lin) 的風險實在太大了。
浙江絲(si) 綢之鄉(xiang) 嘉興(xing) 唯一一家絲(si) 綢製品上市公司嘉欣絲(si) 綢[19.62 1.55%](002404,SZ)於(yu) 今年5月剛登陸資本市場,公司董秘表示生絲(si) 產(chan) 品占公司業(ye) 務總量不到3%,這波原料上漲對公司的經營情況不會(hui) 有很大的影響。
據浙江絲(si) 綢加工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此次受原料上漲影響最大的是規模不大的繅絲(si) 廠。據浙江海寧、德清地區5月下旬至6月初向蠶農(nong) 收購春繭價(jia) 格顯示,每公斤價(jia) 格在32元左右。每2.5公斤春繭可製成1噸幹繭,每3.5公斤幹繭製成1噸生絲(si) 。按此收購價(jia) 格生產(chan) 的生絲(si) 成本每噸原料成本就高達28萬(wan) 元。而現貨市場中,江浙一帶5月下旬生絲(si) 價(jia) 格一度為(wei) 27萬(wan) 元/噸。由於(yu) 價(jia) 格倒掛,絲(si) 綢加工業(ye) 人士稱,現在每加工一噸生絲(si) 就虧(kui) 損2萬(wan) -4萬(wan) 元。有的小廠已經不得不臨(lin) 時停產(chan) 。
“我認為(wei) 炒作哄抬幹繭、生絲(si) 價(jia) 格的投機空間不大。成品和原料價(jia) 格出現倒掛,有價(jia) 無市。”中國東(dong) 方絲(si) 綢市場管理委員會(hui) 一位人士分析,絲(si) 綢產(chan) 品是出口依賴度較高的產(chan) 品。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hui) 絲(si) 綢分會(hui)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1至2月,大部分絲(si) 製品出口數量較去年同期仍然呈2位數下降的態勢。浙江、江蘇一些絲(si) 綢生產(chan) 加工企業(ye) 證實,受原料價(jia) 格漲幅較大影響,外商訂貨時顯得相當猶豫,訂單較鼎盛時期仍然有限。
“經曆這次春繭瘋漲,部分已經放棄養(yang) 蠶的蠶農(nong) 可能重新開始養(yang) 蠶,下一季供應量充足,原料價(jia) 格自然就降下來了。這個(ge) 市場一直如此循環。”盛澤的一位絲(si) 綢零售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