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
6月10日,受廣東(dong) 省將出台LED照明產(chan) 業(ye) 規劃影響,浙江陽光[26.20 2.79%]、大族激光[12.22 -1.45%]、雪萊特[13.33 -3.48%]等LED概念股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上揚。
《廣東(dong) 省LED照明產(chan) 業(ye) 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導全省LED照明產(chan) 業(ye) 的結構調整和區域配置,以形成幾個(ge) 大型LED產(chan) 業(ye) 園,力爭(zheng) 到2012年全省LED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1000億(yi) 。
LED產(chan) 業(ye) 園、產(chan) 業(ye) 集群遍地開花。一邊是政府招商引資、優(you) 惠獎勵的熱切推動,另一邊則是專(zhuan) 利、成本、標準等的冷酷市場考驗,中國LED企業(ye) 遊離於(yu) 兩(liang) 者之間,在冰火兩(liang) 重天般的環境下摸索自己的發展道路。廣東(dong) 佛山南海區LED產(chan) 業(ye) 僅(jin) 是一個(ge) 小小縮影。
政府助力
2003年,中國啟動了“國家半導體(ti) 照明工程”,在“十五”期間,累計投入引導經費一億(yi) 元人民幣,逐漸形成了以廣東(dong) 、福建、江西、上海等地為(wei) 代表的LED產(chan) 業(ye) 群。其中,廣東(dong) 的LED產(chan) 業(ye) 規模多年來均位列全國第一,LED企業(ye) 逾2600家,深圳、東(dong) 莞、廣州、江門等地紛紛出台了相應的LED產(chan) 業(ye) 規劃,欲在浩浩蕩蕩的LED盛宴中分一杯羹。
南海亦不例外。2009年,南海區政府部門提出,建設光電產(chan) 業(ye) 社區,以聚集更多上下遊企業(ye) ,形成具南海特色的LED照明產(chan) 業(ye) 鏈。佛山市南海區區長區邦敏認為(wei) ,南海原有燈具、照明行業(ye) 的基礎是其發展光電產(chan) 業(ye) 的優(you) 勢,“南海的人力、土地的成本比深圳、廣州都具有優(you) 勢。”
出於(yu) 產(chan) 業(ye) 升級以及公司發展的考慮,廣東(dong) 昭信集團董事長梁鳳儀(yi) 最終決(jue) 定退出傳(chuan) 統的製鞋與(yu) 家具業(ye) ,原來昭信的產(chan) 業(ye) 有電子、金屬、製鞋、房地產(chan) 、家具等等,而LED是一項全新的業(ye) 務,意味著原來積累的人才儲(chu) 備用不上了,而且還會(hui) 涉及到員工種種利益問題,異常複雜。同樣是“半路出家”,方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強深有同感,“我們(men) 的工人都很年輕,有些是90後的,所以我們(men) 還專(zhuan) 設了休息室,讓他們(men) 可以叫朋友過來聊天。”
陳強的公司上個(ge) 月搬進了離產(chan) 業(ye) 社區不遠的翰天科技城,在百餘(yu) 平米生產(chan) 車間裏麵,工人們(men) 坐在3條10米長的流水線上忙碌地焊接線路,而隔壁的市場部仍空無一人。
“我們(men) 現在還是以舊客戶為(wei) 主,下個(ge) 月等人員齊全後就會(hui) 啟動新的市場營銷方案了,LED燈雖然不可能完全取代節能燈,但肯定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陳強稱。
但是,前有全國知名企業(ye) 佛山照明[13.88 -2.05%],後有上市公司雪萊科,昭信的位置顯得有點尷尬。
市場挑戰
然而,政府拋出的橄欖枝並不是人人都能夠接住,成本是LED行業(ye) 的首道門檻。比起普通節能燈,LED燈的成本平均要高出五六倍。
“就算有政府的補貼,但價(jia) 格還是比現在的傳(chuan) 統燈貴,你說這樣怎麽(me) 到老百姓家呢?所以很多傳(chuan) 統做照明的企業(ye) 怎麽(me) 轉都轉不過來。”梁鳳儀(yi) 表示,芯片是整個(ge) LED產(chan) 業(ye) 鏈上主要成本以及利潤所在,但多年來一直被歐司朗、Gree、飛利浦等外國廠商所壟斷,中國LED企業(ye) 數量雖然多,但主要集中在下遊封裝檢測和應用環節,上遊廠家一旦有所風吹草動,下遊便則變得十分被動。
梁鳳儀(yi) 表示,原來一台1500萬(wan) 的機器,後來由於(yu) 中國做LED的企業(ye) 多了,供不應求,一下子便上升到1800萬(wan) ,“他們(men) (上遊廠商)知道我們(men) 中國在做試驗,在搞很多基地,廣東(dong) 基地、東(dong) 莞基地、江西基地都在趕這一塊,於(yu) 是趕緊把價(jia) 格漲起來了。”
陳強稱,隨著越來越多的照明企業(ye) 轉向做LED照明,企業(ye) 開始轉用價(jia) 格較為(wei) 便宜的大陸和台灣製芯片,“一般來說,國外的LED芯片大約要15元,而目前大陸和台灣製的芯片隻需要5元。”陳強表示,轉用台灣製的LED芯片,芯片成本能從(cong) 原來占總成本的60%下降至40%,而市場上LED芯片和五金件的價(jia) 格每年都有所下降,但對比起普通節能燈,兩(liang) 者還有一定差距。
“現在來講,上遊這一塊的高成本,造成我們(men) 企業(ye) 的最終銷售價(jia) 格偏高,所以政府也在大力推動芯片製作,全國出現了很多基地,希望能夠把成本降下來,讓LED燈真正地進入千家萬(wan) 戶。”梁鳳儀(yi) 認為(wei) ,中國企業(ye) 攻LED芯片製造風險十分大,“外國做了幾十年,而且還是國際的壟斷技術,中國LED企業(ye) 要做芯片首先就要麵臨(lin) 國際市場的封殺,怎樣去突破,這是我們(men) 目前考慮的問題。”
目前中國LED產(chan) 業(ye) 標準就有26個(ge) ,但都是針對普通的LED標準及照明燈具標準,很少涉及LED產(chan) 業(ye) 主要元器件、技術工藝及關(guan) 鍵性能等方麵,相應指標的檢測方法標準也很缺乏,沒有形成較完整的LED及照明器具標準體(ti) 。
陳強對記者表示,目前LED企業(ye) 正麵臨(lin) 專(zhuan) 利、成本以及標準三大市場挑戰, LED的入門門檻並不高,但要發展好也並非易事,“自去年發展LED開始,光是買(mai) 機器我們(men) 就花了幾百萬(wan) ,還沒把送給客戶的樣本成本算進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