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香港房委會委員倡建“新居屋”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社會要求複建居屋的聲音不斷,10日逾六成在房委會發言的委員,都表態支持複建居屋,普遍認為居屋雖然不能壓抑樓價飆升,但有助穩定民生。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張炳良認為,可考慮在未來興建“新居屋”,以資助非公屋住戶為對象,並且限製數量;但亦有意見認為居屋應集中協助綠表家庭,以加快公屋流轉。

  房委會(hui) 昨舉(ju) 行周年公開會(hui) 議,十六名發言的委員普遍就近期展開的資助置業(ye) 谘詢作出回應,當中超過十位明確表示支持複建居屋。

  身兼行政會(hui) 議成員的委員張炳良表示,居屋具有置業(ye) 階梯作用,能夠加快公屋流轉,九七年樓市高峰期時,即使居屋存在,也沒有拖垮樓市。他認為(wei) ,居屋與(yu) 私樓各有功用,隻是前者被一些人“妖魔化”,成為(wei) 房地產(chan) 市場崩盤的“代罪羔羊”,希望還居屋一個(ge) “公道”。

  他指出,倘若在綜合社會(hui) 意見後認為(wei) 需要再售居屋,特區政府亦應重新設計切合21世紀社會(hui) 發展需要的“新居屋”,配合與(yu) 時俱進的政策目標,包括研究應否將傳(chuan) 統的“綠表優(you) 先”改為(wei) “白表優(you) 先”,集中協助非公屋住戶,並且限製居屋興(xing) 建量,避免產(chan) 生與(yu) “商”爭(zheng) 利的感覺。

  另一委員葉國謙擔心,當所有剩餘(yu) 居屋售罄後,公屋居民往後的置業(ye) 選擇減少,騰出的公屋單位數目亦會(hui) 相應減少,間接影響三年上樓的承諾,因此認為(wei) 有需要複建居屋,協助加快公屋流轉。

  不過,也有三四名委員反對複建居屋,其中樊偉(wei) 權指出,任何協助某個(ge) 階層的置業(ye) 措施,均會(hui) 對房委會(hui) 帶來一定財務負擔和風險,且會(hui) 影響公屋建屋流程。另一委員李慧賢則認為(wei) ,白表家庭過去一直隻有在購買(mai) 一手居屋時受惠,認為(wei) 港府應考慮讓有關(guan) 家庭可毋須補地價(jia) ,購買(mai) 二手居屋單位,之後再視乎需要才考慮是否複建居屋。

  身兼立法會(hui) 議員的劉秀成則“獻計”,指由於(yu) 現時社會(hui) 對複建居屋仍未達成共識,特區政府可以考慮靈活興(xing) 建“可租可買(mai) ”的公共房屋,待三、四年後單位落成時,按市場情況決(jue) 定用作出租的公屋還是售賣的居屋用途,更貼近市場需求。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