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昨天發布《聯合收割(獲)機和拖拉機行業(ye) 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明確將對聯合收割(獲)機和拖拉機行業(ye) 實施準入管理,對符合條件的企業(ye) ,國家和地方各有關(guan) 部門給予相關(guan) 政策支持。
近年來,受農(nong) 機具購置補貼政策的刺激,農(nong) 機市場迅速膨脹,許多企業(ye) 都投入到農(nong) 機生產(chan) 當中去,泥沙俱下、良莠不齊,在局部市場出現了無序競爭(zheng) 現象。
對此,工信部昨天發布的征求意見稿要求,生產(chan) 聯合收割(獲)機的企業(ye) 注冊(ce) 資金不低於(yu) 1000萬(wan) 元;生產(chan) 拖拉機的企業(ye) ,其生產(chan) 能力(額定功率×生產(chan) 台數)不低於(yu) 50000 kW/年。
準入條件還對生產(chan) 企業(ye) 的質量保證體(ti) 係、安全生產(chan) 和節能環保、銷售和售後服務等提出了諸多要求。但該條件未對不符合條件的企業(ye) 提出任何限製措施。
對此,工信部有關(guan) 人士介紹說,農(nong) 機的行業(ye) 準入製度的指導思想是引導,而非強製。所謂引導性,就是以行政手段為(wei) 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ye) 提供政策支持,引導企業(ye) 完善自身結構、提升製造水平。“例如,對於(yu) 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ye) ,可為(wei) 其產(chan) 品開發、技術改造、銷售網絡建設等活動提供財力支持。”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在準入條件的鼓勵下,現有龍頭企業(ye) 有望利用政策資源做大做強,進而在下一步的兼並重組中掌握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