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細分行業(ye) 和旺盛的內(nei) 需市場,一邊是政府嚴(yan) 控下的淘汰落後產(chan) 能,而受多個(ge) 省市的電荒推動,水泥價(jia) 格普漲已經是不爭(zheng) 的事實。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欽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水泥行業(ye) 要加大從(cong) 高能耗、高排放、資源消耗型產(chan) 業(ye) 向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轉變,提高環境保護水平。”
近期,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已將18個(ge) 工業(ye) 行業(ye) 2011年淘汰落後產(chan) 能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各地,其中水泥行業(ye) 指標為(wei) 13355萬(wan) 噸,比2010年增加了4200萬(wan) 噸。
在機遇和挑戰的雙重壓力下,水泥行業(ye) 該如何發展?
“水泥、鋼鐵同為(wei) 基礎原材料,近年來鋼鐵價(jia) 格不斷上漲,但水泥價(jia) 格變化不大。10年前水泥價(jia) 格與(yu) 鋼材價(jia) 格比是1:3,而今,水泥價(jia) 格與(yu) 鋼材價(jia) 格比已達1:10。”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總裁肖家祥說。
內(nei) 需拉動
近日,記者從(cong) 中國水泥協會(hui) 市場信息部公布的一組數據了解到,2011年1—3月份,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 25.00%。其中,房地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31%(經濟適用房增速8.8%),鐵路投資同比增長46%,公路投資同比增長22%,水利管理投資同比增長13%。
“‘十二五’期間,水泥需求至少每年增長5%—7%。”中國水泥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劉作毅依然看好水泥行業(ye) ,他認為(wei) 供需格局將繼續得到改善。
據了解,“十二五”規劃綱要要求,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wei)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作為(wei)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作為(wei)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商務部等六部委聯合下發《關(guan) 於(yu) 開展推動建材下鄉(xiang) 試點的通知》,已在多地啟動建材下鄉(xiang) 試點工作,而水泥成為(wei) 建材下鄉(xiang) 的主要品種。
此外,各地也相繼增加了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計劃,這將進一步加大市場對水泥的需求。
“假設 2012—2013 年期間所有過剩產(chan) 能都被淘汰,那麽(me) 我國的水泥供應將麵臨(lin) 短缺。因此,今明兩(liang) 年將成為(wei) 新產(chan) 能擴張的高峰期。”劉作毅說。
德邦證券水泥行業(ye) 分析師閔雄軍(jun) 認為(wei) ,根據水泥生產(chan) 線建設情況及對鐵、公、基及房建投資的預計,本輪供需改善的頂點將出現在2012年下半年或2013年上半年。
“2010年,在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的作用下,建材工業(ye) 產(chan) 能擴張明顯放緩,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由年初的40%回落到年末的23%,行業(ye) 產(chan) 能曆經三年的高速擴張的壓力得到初步緩解。現階段水泥產(chan) 業(ye) 主要是以滿足內(nei) 需為(wei) 主,關(guan) 於(yu) 水泥的供需是城市發展水平所決(jue) 定的,同時,靠現有的技術和水平,我們(men) 也隻能是用水泥,還沒有找到可替代的產(chan) 品。”王欽說。
公開數據顯示,根據國家建設快速鐵路網,建成“四縱四橫”鐵路專(zhuan) 線,營業(ye) 裏程達4.5萬(wan) 公裏,在今年,鐵路投資規模仍超7000億(yi) 元。
王欽表示,“根據‘十二五’”規劃,2015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將達到51.5%,比2010年提高4個(ge) 百分點,基礎設施大規模建設以及城鄉(xiang) 居民居住條件改善等因素,將進一步推動建材工業(ye) 的投資擴張,對抑製產(chan) 能過剩造成較大壓力。”
一位長期從(cong) 事水泥行業(ye) 研究的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預計全年共有120條生產(chan) 線投產(chan) ,新增產(chan) 能1.3億(yi) 噸,2011年底總產(chan) 能達20.7億(yi) 噸。
價(jia) 格被動拉升
電荒和淘汰落後產(chan) 能目標的確定對行業(ye) 影響較大。
更為(wei)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nei) 旺盛的需求下,提前而來的“電荒”,打亂(luan) 了水泥行業(ye) 的生產(chan) 節奏。
近兩(liang) 個(ge) 月來,浙江、湖南、江西、重慶、貴州等地均不同程度地出現“淡季”缺電現象,各地相繼采取限電和讓電措施,水泥企業(ye) 作為(wei) 高耗能企業(ye) 已麵臨(lin) “開三停一”、“每周停二”等不同形式的限電。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限電限產(chan) 下,直接帶來的就是水泥價(jia) 格的繼續攀升。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全國水泥利潤總額繼續保持大幅增長,達到141.95億(yi) 元,超出去年同期71億(yi) 元,同比增長近50%。
“本周全國主要城市水泥平均價(jia) 格411.89 元/噸,環比上漲0.54%。本周中南區域江西地區水泥價(jia) 格上調,幅度30 元/噸;西南區域重慶地區水泥價(jia) 格上調,幅度20元/噸;東(dong) 南區域福建地區水泥價(jia) 格持續上調,幅度20 元/噸;分區域,中南區域較上周上漲2.10%,西南區域較上周上漲1.15%,東(dong) 南區域較上周上漲1.37%,其他區域水泥價(jia) 格較上周持平。”日前,光大證券[14.20 0.28% 股吧]非金屬類建材行業(ye) 分析師陳浩武在分析報告中指出:“政府雖可能存在限製價(jia) 格上漲的動機,但完成跨越式發展的投資建設才是其最看重的,這兩(liang) 年水泥產(chan) 品才是製約項。”
同時,隨著夏季用電高峰的到來,屆時限電停產(chan) 會(hui) 越來越嚴(yan) 格,市場上很多從(cong) 事水泥生意的人覺得,“電荒”會(hui) 助推水泥價(jia) 格的持續上漲。
杭州市水泥行業(ye) 協會(hui) 理事長楊鴻明認為(wei) ,水泥價(jia) 格會(hui) 隨著“電荒”的到來有所上升,但十分有限,不會(hui) 出現暴漲。
“因為(wei) 目前浙江整個(ge) 水泥行業(ye) 以及水泥企業(ye) 都比較理智,協會(hui) 也引導企業(ye) 在質量和市場建設上麵下功夫,再加上下半年浙江水泥市場需求的緩和,總的來說,2011年浙江水泥市場將趨於(yu) 理性,不會(hui) 出現大跌和暴漲的情況。”楊鴻明認為(wei) 。
“其實中國水泥價(jia) 格依然處於(yu) 低位,嚴(yan) 重偏離價(jia) 值,無論與(yu) 國外的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水泥價(jia) 格相比都比較低。拿印度與(yu) 印度尼西亞(ya) 來說,2010年水泥均價(jia) 分別為(wei) 每噸109美元和115美元,而中國的水泥均價(jia) 僅(jin) 為(wei) 每噸248元人民幣。”肖家祥對本報記者說。
肖家祥還表示,“在水泥行業(ye) 中,煤電是水泥生產(chan) 的主要原料成本,占到總成本的55%左右,現在煤、電、運、資源價(jia) 格的大幅上漲和短缺對水泥企業(ye) 造成的影響日益嚴(yan) 重。煤的價(jia) 格與(yu) 去年同期相比,每噸上漲了110元;此外,華東(dong) 和中南電力供應長期趨緊,石灰石有關(guan) 稅費也大幅上升,石膏和礦渣等原材料價(jia) 格也在大幅上漲,原燃材料價(jia) 格不斷上漲引發的成本壓力,也逼迫水泥企業(ye) 不得不提升價(jia) 格。”
同時,肖家祥想通過本報對相關(guan) 部門呼籲,“希望加大國家有關(guan) 政策執行力度,支持大企業(ye) 聯合重組,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提高行業(ye) 集中度;盡快出台資金、稅收等相關(guan) 扶持政策,支持水泥企業(ye) 開展協同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工業(ye) 廢棄物等,促進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的發展;支持大企業(ye) 的經營和發展,有效保障資源配置和電力供應。”
變身“綠色產(chan) 業(ye) ”
盡管諸多不利因素困擾水泥產(chan) 業(ye) ,但是從(cong) 水泥產(chan) 業(ye) 的發展情況來看,水泥產(chan) 業(ye) 變身綠色產(chan) 業(ye) 的趨勢已開始顯現。
眾(zhong) 所周知,水泥工業(ye) 在發達國家已經走上了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國水泥工業(ye) 在經曆了近10年的現代化大發展與(yu) 大力淘汰落後生產(chan) 方式以後,也開始走上了這條正確的發展道路。
根據規劃,2020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的減排幅度要比2005年下降40%—45%,這對我國水泥產(chan) 業(ye) “十二五”期間的發展將產(chan) 生重大影響。
水泥產(chan) 業(ye) 的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占建材行業(ye) 的70%以上,加大水泥產(chan) 業(ye) 的節能減排力度,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減輕環境壓力將成為(wei) “十二五”期間我國水泥產(chan) 業(ye) 的一項艱巨而緊迫的任務。
以江西為(wei) 例,2011年底江西省新型幹法熟料產(chan) 能將達到4800萬(wan) 噸,新型幹法水泥產(chan) 能將達到8300萬(wan) 噸,人均水泥消耗量將達到1.86噸/年,超過全國平均1.38噸/年,在上遊落後產(chan) 能未完全淘汰的情況下,將呈現階段性過剩的局麵。
數據顯示,2010年江西水泥[13.46 -1.75% 股吧]落後產(chan) 能達到了1300萬(wan) 噸,占據當年水泥總產(chan) 能近20%,較大程度上影響了節能減排和行業(ye) 結構調整,落後產(chan) 能淘汰工作任務依然艱巨。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丁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控製新的產(chan) 量,淘汰落後也是節能減排的一個(ge) 有利方麵,例如,日產(chan) 4000噸水泥的生產(chan) 線在能源利用率等方麵肯定是要優(you) 於(yu) 中小型。”
中外業(ye) 界人士普遍形成了一個(ge) 共識,水泥工業(ye) 要實現“四零一負”——對生態環境的零汙染、對外界電能的零消耗、對廢物廢水的零排放、對天然化石燃料的零消耗以及對全社會(hui) 部分廢物的負增長(消納利用)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鑒於(yu) 水泥工業(ye) 的固有特征,使其在利廢領域具有顯著優(you) 勢。
“我們(men) 加強技術管理、生產(chan) 管理和技術創新,提高熟料質量,增加粉煤灰、煤矸石等工業(ye) 廢渣在水泥中的摻加量,提高工業(ye) 廢棄物的利用。”中國建材[14.86 0.68%]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中國聯合水泥董事長崔星太對《中國企業(ye) 報》記者表示。
“目前,中國聯合水泥工業(ye) 廢棄物平均摻加比例已達到30%以上,有些企業(ye) 已達到45%以上,年消納工業(ye) 固體(ti) 廢棄物1000餘(yu) 萬(wan) 噸。加強礦山工藝技術管理,實行礦山配采、綜合開采,實現石灰石零廢棄。”
記者在走訪多家水泥企業(ye) 時發現,很多水泥企業(ye) 通過轉變發展方式,一直在積極推進餘(yu) 熱發電建設,加大企業(ye) 循環經濟推廣力度,促進企業(ye) 節能減排。
“對於(yu) 餘(yu) 熱發電來說,隻有大型的水泥生產(chan) 線才能實施,現在在行業(ye) 裏也隻達到60%,餘(yu) 下的40%空間其實對節能減排來說,是很有利的。”丁毅說。“再者,現在中國很多大型的水泥集團和企業(ye) ,都在加大對新型水泥的研發力度,我相信,以後肯定能降低水泥成本,真正地做到零排放和零汙染。”
“水泥生產(chan) 過程中由窯頭熟料冷卻機和窯尾餘(yu) 熱器排掉的350℃以下廢氣的熱量約占水泥熟料燒成係統總熱耗量的35%以上,而利用日益成熟的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可大量回收和充分利用餘(yu) 熱發電。”中國聯合水泥山東(dong) 運營管理區總裁馮(feng) 耀銀對本報記者表示。
“2007年12月,棗莊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對原有的兩(liang) 條日產(chan) 2500噸熟料水泥生產(chan) 線窯係統進行改造,建設10MW純低溫餘(yu) 熱發電係統,利用窯係統純低溫餘(yu) 熱發電。該工程於(yu) 2008年10月竣工投入運行,年可發電約6400萬(wan) 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萬(wan) 噸,可降低水泥熟料成本10—15元/噸,年增加效益2300餘(yu) 萬(wan) 元。”
馮(feng) 耀銀還表示,“在抓好生產(chan) 經營的同時,棗莊中聯積極開展水泥工業(ye) 生態園建設,實現了生態化發展。”
“水泥餘(yu) 熱發電發展勢頭良好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投運了210條新型幹法生產(chan) 線,這些生產(chan) 線均配套建設餘(yu) 熱發電,餘(yu) 熱配套設施將於(yu) 今年投運。”中國水泥協會(hui) 會(hui) 長雷前治表示, “從(cong) 行業(ye) 發展態勢來看,中國水泥餘(yu) 熱發電市場已大大超過預期,預計2011年全國上餘(yu) 熱發電站的水泥生產(chan) 線252條,總裝機容量1927兆瓦,設計熟料產(chan) 能約3.0億(yi) 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