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0年前,網銀剛剛出現的時候,在深圳工作的林鑫就是工行網銀的第一批用戶。當時,網銀還是個(ge) 新鮮事物,對他的最大價(jia) 值就是偶爾給湖南老家的父母打一次款,“當時也沒寬帶,打開個(ge) 網頁要好半天,簡直是折磨。”
2005年,林鑫第一次知道了淘寶網。不過那個(ge) 時候他還不太了解網購,也沒敢嚐試。一直到2006年下半年,聽同事介紹了一下,才開始上淘寶並且開通了支付寶。“確實方便,而且和網銀相比,擔保了一下就安全了很多,讓我放心。”
用戶的金融行為(wei) 持續從(cong) 線下轉向網上,給銀行提出了新的要求。跟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展開合作在過去幾年成為(wei) 各大銀行的共同選擇。以用戶需求為(wei) 導向,第三方支付行業(ye) 在過去十多年時間裏不僅(jin) 極大地推動了銀行的創新和轉型,也正在改變各大銀行的思維模式。
銀行攜手支付寶推支付創新
傳(chuan) 統的支付服務一般由銀行部門承擔,上世紀90年代末,新興(xing) 的非金融機構開始運用電子化手段為(wei) 市場交易者提供支付服務,因而往往被稱作“第三方支付機構”。多年來,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和銀行電子銀行業(ye) 務的發展一直密切相關(guan) 。
1998年,招行“一網通”網上銀行服務正式推出,國內(nei) 銀行業(ye) 互聯網化的進程開始啟動。不過,最初幾年,網銀的嚐鮮者們(men) 最多也就使用這個(ge) 新服務查詢餘(yu) 額,或者進行一些有限的轉賬匯款操作。沒地方可用,直接影響了網銀的普及。
2003年淘寶網和支付寶先後誕生,2004年支付寶公司正式成立,到2005年,停滯多年的中國網絡購物市場在淘寶和支付寶的推動下進入爆發期。網銀也隨之迎來了普及的黃金階段。
艾瑞谘詢數據顯示,在2005-2008年4年間,中國個(ge) 人網銀交易額增長了近15倍;有超過50%的個(ge) 人網銀支付來自第三方支付平台,而支付寶是其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2006年10月,支付寶聯合建行推出支付寶龍卡率先實現了銀行賬戶和支付寶賬戶的綁定。截至去年年底,建行支付寶龍卡的發卡量突破1700萬(wan) 張,成為(wei) 建行史上發行量最大的聯名借記卡。在建行之後,郵政儲(chu) 蓄銀行、工商銀行[4.35 -2.03% 股吧]、農(nong) 業(ye) 銀行[2.80 -1.75% 股吧]、招商銀行[13.69 -1.01% 股吧]等60餘(yu) 家商業(ye) 銀行跟支付寶達成了“卡通”產(chan) 品的合作。
“‘支付寶卡通’的支付環節很方便,但辦理環節相對費時費力,造成了很多用戶流失。基於(yu) 上述原因,支付寶積極與(yu) 各合作銀行溝通產(chan) 品改進方案,終於(yu) 在2010年底對‘卡通’產(chan) 品進行了一次大的改進,並命名為(wei) 快捷支付。”支付寶金融事業(ye) 部總監袁雷鳴介紹。
電子銀行取代櫃麵成主流
“過去6年,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電子銀行的發展其實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雙方的互動和創新並不是簡單的產(chan) 品層麵,這股創新的浪潮實際上正在改變銀行業(ye) 的形態。”分析人士認為(wei) 。
以存貸利差為(wei) 主要的商業(ye) 模式,以巍峨的高樓和密布的網點為(wei) 主要展現形式,這樣的舊式銀行形象在互聯網時代正在發生變化。
2005年3月,工行在全國銀行中第一家跟支付寶達成合作,共同為(wei) 用戶提供網上支付服務。此後來自工行網銀和“卡通”用戶在支付寶平台的占比一直居於(yu) 各大銀行前列。據工行發布的數據,截至2011年3月末,工行每天通過電子銀行辦理的業(ye) 務量已經超過全部業(ye) 務量的60%,這意味著工行電子銀行業(ye) 務量已經超過了工行全部線下網點的業(ye) 務量。
以電子銀行和櫃麵成本差額計算,工行通過電子銀行僅(jin) 2010年就節省經營成本260億(yi) 元。電子銀行業(ye) 務量的增長同時也給銀行中間業(ye) 務的增長提供了空間。
目前,電子渠道已占據交行日常交易量的六成以上,為(wei) 應對互聯網給傳(chuan) 統經濟帶來的變化,近幾年交通銀行[5.65 -0.88% 股吧]一直致力於(yu) 提升電子銀行服務能力,未來兩(liang) 年要將電子銀行服務的業(ye) 務比例提高到70%以上。
支付寶的“鯰魚效應”
“除了銀行服務形態的改變,更重要的還有眾(zhong) 多銀行心態的變化。”有業(ye) 內(nei) 人士向記者表示,互聯網讓用戶的聲音和需求能夠很快聚集,這讓銀行越來越重視普通用戶的需求,服務意識在提高。具體(ti) 到跟合作夥(huo) 伴的關(guan) 係上,合作、開放的理念也在取代此前的強勢思維。
“金融服務的互聯網化,需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以‘合作、開放、共享’迎接更大的挑戰。”交行方麵在解釋跟支付寶的合作時如此表示。
事實上,支付寶的價(jia) 值也正在於(yu) 此。某種意義(yi) 上,支付寶可謂是金融服務業(ye) 的一條鯰魚。它的持續不斷地創新,令中國的金融業(ye) 出現了一股新鮮的空氣。
而這種思維方式的改變或許比單純的業(ye) 務轉型還要重要。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認為(wei) ,隨著央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出台,第三方支付行業(ye) 已經被納入到央行的統一管理之下,獲得了明確的身份。這將為(wei) 銀行與(yu) 第三方支付合作時掃清身份上的疑慮,也將為(wei) 銀行和第三支付更平等互利地展開合作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