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dong) 省鋼鐵行業(ye) 人士期待了30多年的湛江鋼鐵項目,終於(yu) 有了實質進展。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寶鋼整合廣鋼、韶鋼即將進入實質性資產(chan) 重組階段,重組後的廣鋼將實施環保遷建,在湛江東(dong) 海島建設年產(chan) 500萬(wan) 噸精品鋼鐵基地。有消息稱,國務院針對寶鋼湛江鋼鐵項目的批文即將到位,寶鋼相關(guan) 人士亦告訴記者,預計在6月後有望拿到批文。
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淘汰廣東(dong) 省內(nei) 1500萬(wan) 噸落後鋼鐵產(chan) 能。
此前,自2008年起,為(wei) 了爭(zheng) 取湛江鋼鐵項目獲批,鋼鐵年產(chan) 量僅(jin) 占全國不到3%的廣東(dong) ,采用減量置換的方式,全力推進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舉(ju) 措。到2009年底的時候,淘汰鋼鐵落後產(chan) 能1039萬(wan) 噸,超額完成中央下達的當期任務。
如湛江項目獲批,那麽(me) 剩餘(yu) 的近500噸項目即將進入淘汰倒計時。
1000萬(wan) 噸責任狀
隨著廣東(dong) 淘汰鋼鐵落後產(chan) 能的加速,分布在廣東(dong) 河源市的數十家小鋼鐵企業(ye) 最為(wei) 敏感。
河源市東(dong) 源鋼鐵廠董事長陳增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從(cong) 事鋼鐵行業(ye) ,在東(dong) 源縣,他從(cong) 一家作坊式鋼鐵廠起家,逐漸做大。2003年,經濟實力稍有增強的陳增璋對工廠進行了技術改造,並立項成為(wei) 河源的鋼鐵重點項目。陳增璋本人也成為(wei) 河源市鋼鐵協會(hui) 會(hui) 長。
與(yu) 眾(zhong) 多鋼鐵企業(ye) 一樣,河源市源順鋼鐵廠也是從(cong) 5萬(wan) 噸爐做起,3年左右升一次級,先後將爐子換成10噸、15噸、20噸。到2008年廣東(dong) 抓緊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時候,源順鋼鐵廠已擁有兩(liang) 座25噸、兩(liang) 座20噸、一座15噸的爐子。
2008年上半年,廣東(dong) 省政府與(yu) 各個(ge) 地市簽訂責任狀,要求各地淘汰落後產(chan) 能。隨後,各個(ge) 地級政府與(yu) 縣級政府又簽訂了責任狀。此前,廣東(dong) 省與(yu) 中央簽訂的責任狀則是1000萬(wan) 噸。
但對於(yu) 已在鋼鐵項目上連續投入了多年資金,剛剛建起5座15噸以上煉鋼爐的陳增章來說,這次淘汰落後產(chan) 能無異於(yu) “掐樹尖”。他說:“我投入了好大一筆資金,好不容易上了20萬(wan) 噸的煉爐,還上了環保設備,你們(men) 就要來關(guan) 我的爐子,這怎麽(me) 想得通?”
“現在淘汰標準雖然是20噸以下,但說不定中央很快就將政策調整到25噸以下……不要抱有幻想。”這是廣東(dong) 省副省長黃雲(yun) 龍在一次調研時的表示。
陳向記者透露說,“黃雲(yun) 龍曾給自己做了近半個(ge) 小時的政策說服工作。
陳增璋不得不接受這樣的事實。“上麵說要關(guan) ,就關(guan) 了!”2008年12月,他的鋼鐵廠關(guan) 閉了3個(ge) 爐子,剩下2個(ge) 25噸的沒關(guan) 。
300家鋼企麵臨(lin) 淘汰
記者了解到,廣東(dong) 省有500噸以上鋼鐵企業(ye) 300多家,根據國家淘汰鋼鐵相關(guan) 規定,近一半企業(ye) 麵臨(lin) 關(guan) 閉轉產(chan) 。
“廣東(dong) 在淘汰落後產(chan) 能方麵的力度很大,現在全省各地政府紛紛行動起來,到企業(ye) 開展走訪勸說。當然,遭遇的阻力也不小。
“我總共投入近5000萬(wan) 元資金,關(guan) 了之後,我血本無回。還有,我這些工人都跟著幹了十幾年了,現在一下子就要停工,讓他們(men) 做什麽(me) 去,吃什麽(me) ?”陳增璋說。
為(wei) 了盡快淘汰落後產(chan) 能,2009年2暫,廣東(dong) 省政府發文通知,凡不符合產(chan) 業(ye) 政策的鋼鐵企業(ye) ,電價(jia) 加0.1元/度,這一舉(ju) 措讓很多小鋼廠都吃不消。
事實上,作為(wei) 地方政府,特別是縣級政府有關(guan) 部門人士,“既要認真貫徹上級政府的行政指令,又要考慮地方的財政稅收。”夾縫中的地方官員,有的甚至還幫助鋼鐵企業(ye) 想辦法如何減少被關(guan) 停的損失。
“實際上,一個(ge) 縣級市隻需要建設一個(ge) 100萬(wan) 噸的鋼鐵企業(ye) 就足以支撐當地稅收。”河北鋼鐵[4.07 1.75%]集團一位高層對《中國經營報》記者介紹說。
據一不願具名的鋼鐵企業(ye) 負責人透露,廣東(dong) 一些小鋼鐵企業(ye) 還先後通過各種投訴渠道向省政府“叫苦”,一些官員也生了側(ce) 隱之心。“廣東(dong) 省鋼鐵協會(hui) 事先知道這些企業(ye) 想‘鬧事’,便組織這些企業(ye) 代表到協會(hui) 辦公室座談,邀請省政府、發改委、經信委等各部門在協會(hui) 辦公室開了協調會(hui) 。最終決(jue) 定‘符合政策的部分不加價(jia) ,不符合的部分堅決(jue) 淘汰’。並組織專(zhuan) 家去企業(ye) 查看哪些是符合政策的。”上述負責人說。
據介紹,這些正在成長中卻要被迫關(guan) 掉的鋼鐵企業(ye) ,多數是各個(ge) 縣市區黨(dang) 政領導一手引進的項目,有的企業(ye) 已成為(wei) 當地工業(ye) 產(chan) 值的主要來源。以河源為(wei) 例,工業(ye) 產(chan) 值的1/3來自於(yu) 鋼鐵項目。
河源市發改局局長黃敏介紹,河源的鋼鐵項目大多在2003、2004年引進。那時候因為(wei) 招商引資非常困難,許多縣區市除了鋼鐵,沒有更值得期待的項目可引進。為(wei) 了支持地方經濟的發展,一些鋼鐵項目便紛紛上馬。“畢竟能給縣級政府帶來工業(ye) 產(chan) 值和稅收,對縣域經濟的促進作用還是相當明顯的。”
廣東(dong) 省政府為(wei) 了淘汰這批鋼鐵產(chan) 能,提供的財政補貼也為(wei) 數不少。第一補貼2220萬(wan) 元,第二批補貼2756萬(wan)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