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光伏企業(ye) 的優(you) 勝劣汰,即將席卷行業(ye) 全國各個(ge) 角落。
從(cong) 6月1日開始,國家質檢總局將啟動全國範圍的太陽能電子組件質量大檢查,清理並淘汰產(chan) 品質量不過關(guan) 的廠商。“大檢查可能會(hui) 延續一個(ge) 季度甚至半年的時間。2012年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將麵臨(lin) 重大的變革格局。”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協會(hui) 秘書(shu) 長朱翠漢說。
由於(yu) 光伏市場疲軟,造成下遊產(chan) 業(ye) 鏈壓力加大,很多尋求短期效益的光伏企業(ye) 很可能快過不下去了,即將被淘汰。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光伏市場已經進入到買(mai) 方市場,注重產(chan) 品質量,企業(ye) 才能更好地發展。
瘋狂追逐
江蘇和浙江,中國光伏業(ye) 兩(liang) 大發展基地。江蘇的企業(ye) 規模相對較大,浙江的光伏企業(ye) 則是以量取勝。而他們(men) 的共同特點是投資方向多來自民間。
在全國光伏產(chan) 業(ye) 省份中,江蘇可謂是強省,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光伏產(chan) 業(ye) 基地。江蘇省光伏產(chan) 業(ye) 協會(hui) 魏啟東(dong) 教授接受《中國企業(ye) 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江蘇光伏產(chan) 業(ye) 起步早,初步估算目前已成長為(wei) 擁有700多家企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10萬(wan) 人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形成了從(cong) 高純矽、矽棒、矽片、電池到組件生產(chan) 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2010年江蘇省光伏產(chan) 業(ye) 實現產(chan) 值1988億(yi) 元,同比增長81%。
來自浙江省太陽能行業(ye) 協會(hui) 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3月,浙江省共有176家太陽能光伏企業(ye) 。除矽礦產(chan) 冶煉、係統集成外,在多晶矽、矽棒生產(chan) ,矽片切割、太陽能電池板和組件生產(chan) 、光伏電池應用等方麵均有涉及。
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協會(hui) 秘書(shu) 長朱翠漢告訴記者,“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最為(wei) 旺盛的時期是在2009年,也是光伏組件利潤空間最大的時候,那時隻要組件生產(chan) 出來就能賣掉,而且毛利可達30%左右,但現在的毛利隻有10%—15%。”朱翠漢說,這些新增企業(ye) 的老板來自各行各業(ye) ,有做五金的,有做服裝的,還有做電子化工的。
浙江寧海是浙江一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重地。2005年年底,一直與(yu) 尚德電力有業(ye) 務往來的寧海縣日升電器有限公司開始涉足光伏產(chan) 業(ye) ,在先後投資幾千萬(wan) 元組織研發後,不到兩(liang) 年的時間,就形成了75兆瓦的太陽能電池生產(chan) 產(chan) 能。
“日升”可謂是一成功的典範,由此帶動了寧海民營資本對光伏產(chan) 業(ye) 的投資熱情。據了解,一年左右時間,寧海的民營產(chan) 業(ye) 資本蜂擁而入,得裕太陽能、家良光伏海益矽金等企業(ye) 的光伏項目投產(chan) 。
在浙江紹興(xing) 一直從(cong) 事印染、化纖和織造的傳(chuan) 統加工型出口企業(ye) ——龍柏集團,在2008年左右進入到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領域。
“成功者畢竟是少數。”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直言,在浙江的光伏企業(ye) 中,接近一半的企業(ye) 是2010年9月後成立的。這與(yu) 當時光伏出口形勢大好有直接關(guan) 係,嗅到商機的浙商從(cong) 這時開始進入到光伏的隊伍。“這些企業(ye) 的投資規模都不大,一條光伏組件生產(chan) 線在100多萬(wan) 元,基本上就是一個(ge) 流水線加工廠。”
朱翠漢說,受近期光伏組件利潤下滑影響,目前這些企業(ye) 已感受到了壓力,而且這種壓力越來越嚴(yan) 重,主要是光伏組件的利潤空間已經越來越小。激烈的行業(ye) 競爭(zheng) ,讓部分小企業(ye) 麵臨(lin) 無單可接的困境,這與(yu) 光伏企業(ye) 老板們(men) 的投資初衷大相徑庭。
這是一股加劇行業(ye) 競爭(zheng) 的有生力量,但原來的門外漢如何專(zhuan) 業(ye) 化還需要探討。
“小企業(ye) 大量湧入,產(chan) 品的質量保證體(ti) 係就會(hui) 受到影響。它們(men) 追求短期利益,不考慮長遠,因此對整個(ge) 產(chan) 業(ye) 來說產(chan) 生了不利影響。”魏啟東(dong) 說。
對於(yu) 太陽能光伏行業(ye) 發展來說,朱翠漢還是抱有很大期望的。他告訴記者,雖然目前處於(yu) 低穀期,但光伏行業(ye) 是朝陽行業(ye) 。他說浙江很多企業(ye) 也對這一行業(ye) 很有信心,3到5年還需要依靠內(nei) 需來拉動。
質量隱憂
某些不合規模和標準的小企業(ye) ,在質量標準等相關(guan) 體(ti) 係方麵還不完善,一般隻尋求瞬間盈利,而不能健康的發展與(yu) 壯大。
據了解,光伏組件的質量問題已非個(ge) 案,國外係統商已有過多次成批量的退貨。光伏產(chan) 品的質量問題主要體(ti) 現在安全和功率保證兩(liang) 方麵,但國內(nei) 尚未形成質量控製體(ti) 係。
魏啟東(dong) 認為(wei) ,質量糾紛問題主要是出自一些假冒產(chan) 品。一些殘次品假冒知名產(chan) 品銷往國外,引起了國際質量糾紛。他對我國大企業(ye) 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質量還是非常認可。他說,一些小企業(ye) 追求低成本高效益,在選購原材料時一味追求低成本,原材料批次性不合格是組件質量不佳的重要原因。
雖然利潤空間下降了一半左右,但仍比傳(chuan) 統出口業(ye) 利潤要高,目前紡織、機械等出口業(ye) 的利潤隻有5%左右。朱翠漢說,因此相比較而言,生產(chan) 加工光伏組件還是有利可圖的。這就造成了這一領域的混亂(luan) 現象。由於(yu) 光伏組件製造在於(yu) 整個(ge) 太陽能投資領域的低門檻,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主要為(wei) 矽料、矽片、電池、組件、係統及並網6個(ge) 領域,在整個(ge) 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中,組件製造由於(yu) 投資較少,建設周期相對比較短,技術和資金門檻比較低,而且最接近市場等特點,因此吸引了大批企業(ye) 進入這一領域。朱翠漢說,由於(yu) 很多企業(ye) 在其他利潤空間更小的產(chan) 業(ye) 無法生存,因而轉投到光伏組件領域,造成這一領域良莠不齊,出現了很多質量不合格的產(chan) 品。
由於(yu) 在國內(nei) 組件加工和生產(chan) 過程中,許多工序采用的是人工操作,所以員工操作技能的規範性和熟悉程度也直接影響著組件質量。朱翠漢表示,“組件廠對於(yu) 新進員工沒有係統的培訓就直接上崗曾經是普遍現象,相當一部分組件廠生產(chan) 過程中管理水平非常低下,造成產(chan) 品質量問題。”
我國光伏電站開發商大部分自己沒有組件質量檢測設備,因此下遊對所購買(mai) 產(chan) 品的質量缺少控製力,導致上遊和中遊的漏洞傳(chuan) 導至終端。
常州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最不願意看到等質量問題暴露出來後,整個(ge) 產(chan) 業(ye) 受到傷(shang) 害。
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hui) 新能源商會(hui) 秘書(shu) 長王月海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由於(yu) 光伏產(chan) 品不像其他產(chan) 品那樣,在短期內(nei) 就可以發現質量問題,太陽能光伏產(chan) 品的壽命一般在25年,通常需要6至8年的觀察時間。
也就是說,這樣一個(ge) 漫長的“潛伏期”給了一些企業(ye) 有機可乘。
麵臨(lin) 洗牌
“金融危機以前的光伏行業(ye) 競爭(zheng) 是‘大魚’、‘小魚’混在一起的,大企業(ye) 有大企業(ye) 的生存能力,小企業(ye) 有小企業(ye) 的生存空間。現在是強者競爭(zheng) 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到了比實力、比耐力、比水平、比生存能力的時刻。”河北晶龍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靳保芳說。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太陽能光伏設備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未來亞(ya) 洲市場,尤其是在中國將成為(wei) 全球光伏製造設備的一個(ge) 主要增長動力。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認為(wei) ,太陽能領域,國內(nei) 市場發展潛力比國外市場要大得多。他預計,國內(nei) 光伏產(chan) 能到今年底將達到28吉瓦—30吉瓦,而光伏發電上網電價(jia) 政策也將於(yu) 2012年出台,這意味著光伏產(chan) 業(ye) 將大規模啟動。
當前的光伏市場隻能算是一個(ge) 新興(xing) 的行業(ye) 進入了一個(ge) 正常的市場周期。魏啟東(dong) 說,“任何一個(ge) 行業(ye) 都會(hui) 經曆從(cong) 研發、新興(xing) 到大量市場方參與(yu) 進來最終實現優(you) 勝劣汰的過程。”
茂迪(蘇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正賢預測,今年全球光伏電池組件產(chan) 能將達到40吉瓦,但市場需求僅(jin) 有14吉瓦—20吉瓦,供過於(yu) 求的格局將十分顯著。
“原來客戶搶著買(mai) 我們(men) 產(chan) 品的時候根本就不提質量問題,現在人家再買(mai) 我們(men) 產(chan) 品的時候,提出把那些原來購進的缺陷產(chan) 品抵我們(men) 的好產(chan) 品。”一位光伏企業(ye) 銷售總監告訴記者。“我們(men) 如果不同意,就有可能失去這個(ge) 客戶。”
“在光伏市場進入買(mai) 方市場的情況下,企業(ye) 越要高質量生產(chan) 產(chan) 品。原來市場好的情況下,可能沒有人太關(guan) 注質量,而現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是市場最挑剔的時候。”靳保芳坦陳,在市場法則麵前,一定要堅持質量第一的觀念。質量就是企業(ye) 的生命線。“如果說我們(men) 產(chan) 品質量出了問題,可能首先就在競爭(zheng) 當中敗下陣來。”
產(chan) 業(ye) 發展離不開自主創新,朱翠漢認為(wei) ,光伏企業(ye) 亟須克服兩(liang) 大瓶頸:一是近年來產(chan) 業(ye) 發展過快,人才培養(yang) 跟不上企業(ye) 發展的需要;二是缺少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如,檢測技術服務、共性技術服務、知識產(chan) 權服務、人才培訓服務和推廣應用技術服務等。
“行業(ye) 危機的衝(chong) 擊,對光伏產(chan) 業(ye) 整體(ti) 來說是利好,專(zhuan) 業(ye) 化的優(you) 勢將得到更多體(ti) 現,但中小企業(ye) 的壓力越來越大,一些產(chan) 品質量不合格的企業(ye) 將被淘汰。”魏啟東(dong)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