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滿載著“重慶造”芯片的空客330貨機從(cong) 重慶江北機場騰空而起,飛往2000公裏外的台北,幾乎與(yu) 此同時,一輛裝載著富士康代工製造的惠普電子產(chan) 品的集裝箱專(zhuan) 列,正以平均120公裏的時速奔馳在重慶到深圳鹽田港的鐵上。
這不是一幅虛構的場景,而是曆經一年時間打造,剛剛正式啟動的重慶鐵海聯運國家貿易大通道的一個(ge) 生動縮影。這條號稱“一江兩(liang) 翼三洋”的物流大通道,不僅(jin) 僅(jin) 縮短了“重慶製造”與(yu) 全球市場的距離,也彰顯了重慶市圖謀成為(wei) 中國西部物流中心的雄心。
去歐洲比上海快兩(liang) 天
看著從(cong) 重慶西永集裝箱站場駛出的那趟專(zhuan) 列,惠普全球高級副總裁托尼,滿意地說,惠普近幾年一直在尋找上海以外的中國內(nei) 地第二個(ge) 製造基地,現在重慶鐵海聯運開通,他們(men) 終於(yu) 找到了答案。他是專(zhuan) 程趕赴重慶,出席5月底在當地舉(ju) 行的鐵海聯運國際貿易大通道啟運儀(yi) 式的。
早在一年多前惠普考慮投資重慶時,托尼便對如何降低這個(ge) 遠離海港的內(nei) 陸城市高昂的物流成本放心不下。重慶市政府迅速反應,提出當時尚屬創造性的鐵海聯運模式,他們(men) 與(yu) 鐵道部溝通後,後者同意在重慶沙坪壩團結村集裝箱樞紐站增加一趟直達上海蘆潮港的集裝箱貨運專(zhuan) 列。
但這條線隻能有限度地降低惠普重慶基地產(chan) 品外運的物流成本。重慶市經信委副主任沐華平透露說,一年多來,惠普團隊多次赴上海、寧波、深圳三地考察,反複比較了重慶到三地的三條出海徑的實際成本,發現隻有取道深圳,才是重慶最優(you) 的鐵海聯運通道。
重慶市高層領導再度“做通”鐵道部的工作。今年赴京出席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重慶市市委書(shu) 記薄熙來、市長黃奇帆與(yu) 鐵道部部長劉誌軍(jun) 麵談,拍板敲定此事。4月13日,鐵道部正式批準重慶團結村至深圳平湖南站開行平湖南快速集裝箱五定班列(定點、定線、定車次、定時、定價(jia) )。
知情人士透露,鐵道部為(wei) 此花了幾個(ge) 月時間,調整了沿線數十趟客運列車運行時間表,並停開了多趟貨運列車。同時,鐵道部對該線客貨列車運行進行了反複優(you) 化,更換了新的火車頭和裝備,使原來最高時速80公裏/小時提高到120公裏/小時。對於(yu) 一向公認為(wei) “鐵老大”的鐵道部來說,給重慶這項優(you) 待實屬破天荒。
據悉,由於(yu) 五定班列從(cong) 重慶到深圳隻需要53.5小時,而從(cong) 上海出口歐洲的貨輪也要經停鹽田港,全程大約需要4天。因此,重慶到歐洲的鐵海聯運比“上海—歐洲”的海運時間,縮短近兩(liang) 天。而重慶貨物原來出口歐洲平均需時40天,實現鐵海聯運後,一舉(ju) 壓縮到27天。
在早前公布的“全國鐵網中長期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把重慶打造成“全國第五大鐵樞紐”的新目標。未來十年,重慶境內(nei) 將有19條鐵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
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偉(wei) 龍說,如今重慶在物流運輸的時間和費用上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已遠遠超越了西部其他主要城市,在IT產(chan) 品外運方麵尤為(wei) 明顯。
新歐亞(ya) 大陸橋建設推進
2009年出台的《國務院關(guan) 於(yu) 印發物流業(ye) 調整和振興(xing) 規劃的通知》中,將重慶定位為(wei) 全國性物流樞紐城市、西南物流區域核心城市。但是,對於(yu) 這樣的定位重慶顯然並不滿足。
重慶是目前中西部地區唯一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即重慶市市委書(shu) 記薄熙來)掛帥的省市,在強大的政治背景下,重慶幾乎各個(ge) 領域都瞄準了西部第一。一年多來,隨著惠普、富士康、思科-T等IT企業(ye) 湧入,國際貨運物流陡增的重慶更是當仁不讓地聲稱要打造“西部物流中心”。
2009年4月,重慶市市委書(shu) 記薄熙來提出打造“一江兩(liang) 翼三洋”國際物流大通道的戰略構想。“一江”即通過長江通達太平洋,“兩(liang) 翼”中的“西北翼”即通過渝蘭(lan) (州)鐵、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波蘭(lan) —德國—鹿特丹港通達大西洋,“西南翼”即通過渝黔鐵、由貴陽—昆明—大理—瑞麗(li) 出境、經緬甸通達印度洋和中東(dong) 地區。
今年6月8日,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接受采訪時透露,“重慶—莫斯科—鹿特丹—漢堡”的新歐亞(ya) 大陸橋鐵建設正在加速推進。按照鐵道部的規劃,這條新大陸橋中國境內(nei) 的一段——蘭(lan) 渝鐵2012年將建成通車。
黃奇帆預期,整條新歐亞(ya) 大陸橋貫通後,重慶貨物運送到歐洲的時間將縮短到12天,屆時重慶將成為(wei) 中國向歐洲出口商品的重要中轉站。
這條新歐亞(ya) 大陸橋吸引力與(yu) 日俱增的一個(ge) 證據是,6月1日,日本汽車企業(ye) 五十鈴株式會(hui) 社宣布,將在重慶設立全球采購中心,為(wei) 歐洲等地的五十鈴工廠進行配套生產(chan) 。
航空方麵,由於(yu) 惠普等IT企業(ye) 落戶重慶,重慶航空運輸業(ye) 麵臨(lin) 巨大機會(hui) 。重慶機場曾預測,至2012年,僅(jin) 惠普就將為(wei) 江北機場帶來10萬(wan) 餘(yu) 噸/年的國際貨運增量,平均每天貨運量將達到350噸左右,需要4架波音747—400全貨機,運往歐美、亞(ya) 太地區等30多個(ge) 分撥點。至2015年,惠普及相關(guan) 配套企業(ye) 將提供每年30萬(wan) ~40萬(wan) 噸國際貨運增量。
2008年底,重慶兩(liang) 寸灘保稅港區揭牌,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內(nei) 陸保稅港區,2009年,西永保稅區也獲批設立。而《中國經營報》記者從(cong) 權威渠道獲悉,6月18日重慶直轄13周年之際,已獲國家批複成立的“兩(liang) 江新區”將正式掛牌。
“‘兩(liang) 江新區’會(hui) 形成一個(ge) 巨大的產(chan) 業(ye) 和投資磁場,進一步推動重慶在西部物流中心競爭(zheng) 中占到先機。”重慶社科院產(chan) 業(ye) 經濟與(yu) 企業(ye) 發展研究所所長王秀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