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瑞最近發現自家樓道裏的房產(chan) 中介人員越來越多,發放的租房廣告也越來越多,“明明有門禁鎖,這些人怎麽(me) 這麽(me) 輕易就進來了。”蔡瑞說這讓他很厭煩。
每到下班之即,蔡瑞總能在自己的門前摘下許多不幹膠的小廣告,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誠意租房”的信息,其中最有意思的一條是:“尊敬的業(ye) 主,房價(jia) 日益下跌讓您困惑了嗎,通過我們(men) 的理財方式,能讓一套房子迅速變成兩(liang) 套,一切隻需您的一個(ge) 電話和萬(wan) 分的信任。”
但落款並不是理財公司,而是房產(chan) 中介公司。
滿懷好奇心的蔡瑞按廣告顯示的電話打了過去,電話在響了一聲後就被接起了,對方熱情地要求上門拜訪。原來,中介公司想要讓蔡瑞把他現有的這套房租出去,至於(yu) 快速升值的法寶就是“以房養(yang) 房”。
有多年看房的經驗讓蔡瑞對中介公司提出的“理財寶典”絲(si) 毫不感興(xing) 趣,因為(wei) 那是他五年前就開始玩的把戲。歸根結底,中介公司的目的就是要把他這套房變成自己公司的“產(chan) 品”。
不過,讓蔡瑞吃驚的是,他這套房子的租金已經從(cong) 原來最高的每月2700元升值到3500元。隨著房產(chan) 新政的實施,讓許多買(mai) 房一族暫時放棄了購房的想法,隨之帶來的是租房市場的火爆,但畢竟擁有兩(liang) 套以上房產(chan) 的人不在多數,房源就成了所有中介公司開鍋前還沒著落的“大米”,而他們(men) 之間為(wei) 了爭(zheng) 奪“大米”打架進醫院的事情也時有發生。有消息說,北京在6暫曾連續發生四起房產(chan) 中介“火拚”案件,多人受傷(shang) 。
蔡瑞所遭遇的廣告上門推銷就是中介公司銷售的一個(ge) 重要手段。但很多小區為(wei) 了安全和防止騷擾,都加了門禁係統。“其實以前我們(men) 根本不用上門宣傳(chuan) 的,天天坐在辦公室就有接不完的業(ye) 務。”做房產(chan) 銷售的阿浩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但現在市場的不景氣,坐在辦公室已經等不來業(ye) 務了,所以這些銷售們(men) 都被迫走出空調房挨家挨戶地上門服務。而樓道內(nei) 的門禁係統就成了他們(men) 主要的“攔虎”。看到每天出入樓道最多的人是打掃衛生的阿姨後,他們(men) 就想出一條“買(mai) 通內(nei) 人,打開大門”的辦法。
“聽說他們(men) 給那些打掃衛生的阿姨每天20元開門,還有150元包月的。對於(yu) 這些阿姨來說是非常順手的事。”蔡瑞說。
除了上門推銷找客戶外,荷包日益縮水的中介銷售也不得不幹起“吃裏扒外”的事。“租賃的客源和房源太少,我們(men) 就和其他的同行互相幫忙,平分中介費。”阿浩說。
據阿浩回憶他上個(ge) 月就做了這樣一筆買(mai) 賣,並從(cong) 中賺了1000元外快。“現在真不如以前掙錢那麽(me) 容易了,還有許多客戶連中介費都討價(jia) 還價(jia) 。如果以前我們(men) 遇到這種情況,不說把客戶掃地出門,也得把他放那兒(er) 晾著去,啥時想通了再來。”阿浩鬱悶地抱怨著。
而蔡瑞也發現,他們(men) 樓裏原本打算趁房價(jia) 下跌前賣房的鄰居看到租賃市場如此火熱,已經到中介公司掛牌了。不同於(yu) 以往的是,原本明碼實價(jia) 的租金也被中介公司炒上去了,“反正想租房的人特別多,價(jia) 高者得,現在每個(ge) 月的租金都能上漲15%。”阿浩說。
更為(wei) 戲劇性的是,蔡瑞樓上的鄰居開始沒日沒夜的裝修房子,“都是三年前一起搬進來的新住戶,不可能這麽(me) 快重新裝修吧。”蔡瑞決(jue) 定偵(zhen) 查一番。
上樓後,滿地的三合板讓蔡瑞頓時明白其中的原因,原來鄰居把三室一廳用三合板隔成了十幾個(ge) 六七平方米的小開間,以便租給樓下美容院的打工妹,據說這家主人並沒有多餘(yu) 的房產(chan) ,把這套房子租出去後,他自己也得當“租客”了。“最大的一間能租800元,其他也能租個(ge) 300多元,一個(ge) 月下來能淨落近一萬(wan) 元。”蔡瑞滿眼羨慕之意。
而阿浩最近也接了個(ge) 新活,代幫小區的業(ye) 主租車位,聽說生意不錯。但阿浩很尷尬,畢竟他以前中介費拿過上萬(wan) 元,但現在這450元就是他住所半個(ge) 月的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