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歐洲主要光伏發電國家市場如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都相繼減少了對光伏發電的補貼和優(you) 惠政策。當年增長最快的國家市場之一捷克甚至提出了一係列針對其國內(nei) 泡沫式光伏電站投資的“懲罰方案”,該方案包括征收26%的“太陽能稅”。
最為(wei) 直觀的市場反應就是價(jia) 格,去年,光伏組件價(jia) 格呈現先穩後升的態勢,一直維持在1.5~2歐元/瓦左右,而今年一開年,價(jia) 格便開始掉頭急轉直下。
“今年前三個(ge) 月,光伏組件的價(jia) 格每周都要下降3%左右。”劉佳勇說。在福能的電子商務網站上,最便宜的一款產(chan) 品,價(jia) 格已經降到了1.19歐元/瓦。
買(mai) 方市場
價(jia) 格隻是歐洲市場政策變動的一環,在銷售環節,供不應求的景象已經一去不複返。
劉佳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從(cong) 2009年到2010年,市場的狀況一直都是安裝商和下級分銷商不斷催貨,廠商加班生產(chan) 都來不及,但是到了去年年末,公司開始出現庫存堆積的情況,雖然這與(yu) 處於(yu) 銷售淡季有一定關(guan) 係,但光伏買(mai) 方市場時代卻已經實實在在到來了。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此前接受本報采訪時也曾表示,從(cong) 2006年開始,光伏產(chan) 業(ye) 總體(ti) 上呈現兩(liang) 年一個(ge) 周期的波動,逢偶數年市場需求旺盛,而奇數年則市場相對低迷。
當時,高紀凡預測,2011年全球光伏市場增幅將在20%~40%,這一數字不僅(jin) 遠低於(yu) 2010年139%的增幅,也低於(yu) 發展速度相對偏低的2009年(43.6%)。
實際上,這也是多數業(ye) 界人士對於(yu) 今年全球光伏市場的判斷——市場仍將繼續增長,但隻是溫和增長,不可能像過去一樣出現爆發性增長。
但與(yu) 此對應的是,去年由於(yu) 市場火爆,大多數光伏製造商都大規模地擴展了自己的生產(chan) 能力,盡管業(ye) 界人士大多看好光伏市場的發展遠景,但卻在一定時期內(nei) 形成了“供遠大於(yu) 求”的實際局麵。
英利綠色能源首席戰略官王亦逾則告訴本報記者,當前的光伏市場隻能算是一個(ge) 新興(xing) 的行業(ye) 進入了一個(ge) 正常的市場周期,“任何一個(ge) 行業(ye) 都會(hui) 經曆從(cong) 研發、新興(xing) 到大量市場方參與(yu) 進來最終實現優(you) 勝劣汰的過程。”但他同時承認,光伏市場確實進入了買(mai) 方市場。
從(cong) 賣方市場到買(mai) 方市場,市場將轉入競爭(zheng) 的階段。“以後的趨勢將是各個(ge) 廠商要開始考慮自己的策略,考慮如何去做好產(chan) 品,做好營銷,去爭(zheng) 取客戶,而不會(hui) 像現在這樣坐在家門口就能被踏破門檻。”劉佳勇說。
國內(nei) 另一光伏巨頭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也表示,2010年需求的旺盛,帶來了光伏產(chan) 業(ye) 產(chan) 能的大規模擴充,但2011年市場的變化,將對企業(ye) 品牌、服務、技術更加看重,“那些隻求短期行為(wei) 的企業(ye) 日子將不太好過”。
從(cong) 大到小
世界的光伏市場,大致是從(cong) 2004年開始,由德國率先啟動的。這一年,德國的《上網電價(jia) 法》開始實施,政府對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jia) 予以高額補貼,一時間大小項目並進,開啟了歐洲的光伏市場狂歡。
一直到2006年西班牙大力度補貼光伏項目之前,德國的光伏市場支配了全球供應鏈。隨著西班牙一批大型光伏項目相繼招標建設,光伏市場開始有了全球市場的雛形。但與(yu) 德國的市場不同,此時的西班牙市場以大型項目為(wei) 主。
到2008年年末,受經濟危機影響,光伏行業(ye) 進入了大約半年的市場調整,隨後在各國“綠色新政”的鼓勵下,光伏市場出現了各國齊頭並進,美國、法國、意大利、捷克、加拿大等國家先後加入到這一浪潮中來,但仍以大項目居多。
不過,2010年歐洲光伏市場的火爆,令市場開始反思,大型光伏項目本身的一些特點如占據的資源、土地過多,對電網造成的壓迫等,均促使各國政府開始傾(qing) 向於(yu) 支持中小型項目建設。
一個(ge)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西班牙政府在今年3月推出了新政策,對於(yu) 20千瓦以下的光伏項目,給予每度電0.29歐元的補貼,而對於(yu) 20千瓦以上項目,相應的補貼則大幅降低。在捷克,電力公司已經明確表態,不會(hui) 再審批任何大型光伏項目。
“過去,大型項目和小型項目在我們(men) 公司的銷售比例大致是對半開,但到去年,小型項目已經占我們(men) 分銷比例的接近80%了。”劉佳勇說。
實際上,英利綠色能源去年投入巨資讚助世界杯,正是出於(yu) 這種考慮。該公司CFO李宗煒當時接受本報記者專(zhuan) 訪時即表示,光伏市場正醞釀著新的變化,以德國為(wei) 例,當地的光伏市場,大約有50%屬於(yu) 大型地麵發電項目,還有50%,則屬於(yu) 居民屋頂項目。
“對於(yu) 後者,這是一個(ge) 十分分散的市場,購買(mai) 決(jue) 定是由每個(ge) 居民作出的,這意味著,大規模的市場營銷迫在眉睫,產(chan) 品品牌的作用變得非常重要。”李宗煒說。
“在麵對‘散沙’一般千家萬(wan) 戶的客戶時,渠道才能顯示出價(jia) 值。”劉佳勇說,這正是其在年初決(jue) 定推出B2B電子商務網站平台的原因。他頗有信心地表示,今年“保守”估計,來自該網站的業(ye) 務將占整個(ge) 公司業(ye) 務總量的20%。
王亦逾還告訴本報記者,為(wei) 因應這一新的產(chan) 業(ye) 趨勢,除了在品牌層麵的推廣,英利正加緊在儲(chu) 能和高效電池方向的研發。
“對於(yu) 麵積較小的屋頂太陽能工程,用上高效電池,同樣的麵積可以提供更多的能源。”王亦逾說,而在儲(chu) 能領域的進展,則可以幫助那些島嶼國家、基礎設施較為(wei) 落後的國家在電網缺失的情況下,通過小型光伏電站用上能源。
在自己的光伏B2B(企業(ye) 對企業(ye) )電子商務網站改版上線4個(ge) 月後,劉佳勇驚喜地發現,來自這個(ge) 網站的業(ye) 務已經悄悄地占到了自己業(ye) 務量的接近10%。
在光伏市場逐步降溫的當下,劉佳勇認為(wei) 這給公司開辟了一條新的增長通道。劉佳勇是歐洲光伏分銷商福能集團的CEO,福能集團是目前進入世界光伏分銷前十中,唯一具有華人背景的公司,其總部設在西班牙。
光伏市場在度過了普遍供不應求的2010年後,市場正開始逐步消化作為(wei) 世界最主要光伏市場——歐洲的政策變動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