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機械工業(ye) 總體(ti) 規模已經躍居世界首位,2010年總產(chan) 值達到14.38萬(wan) 億(yi) 元。但受自主創新薄弱等問題影響,我國機械工業(ye) “大而不強”的特點明顯。為(wei) 此,由中國機械工業(ye) 聯合會(hui) 組織編製的《“十二五”機械工業(ye) 發展總體(ti) 規劃》提出,機械工業(ye) 要實施五大發展戰略,加快實現機械全行業(ye) “由大到強”。
《“十二五”機械工業(ye) 發展總體(ti) 規劃》提出,機械工業(ye) 要按照“主攻高端、創新驅動、強化基礎、兩(liang) 化融合、綠色為(wei) 先”的總體(ti) 要求,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實現全行業(ye) “由大到強”的戰略目標。
主攻高端。一是主攻高技術產(chan) 品。圍繞國家重點工程、重點領域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需求,依托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工程,加快發展目前嚴(yan) 重依賴進口的高端機械產(chan) 品。二是致力於(yu) 傳(chuan) 統產(chan) 品向精品的升級。規劃提出,大力培育全行業(ye) 的精品意識,大力加強質量管理和產(chan) 品形象設計,解決(jue) 傳(chuan) 統產(chan) 品“做不好”“不好做”的痼疾。三是力促產(chan) 品結構高端化。要鼓勵企業(ye) 兼並重組,提高產(chan) 業(ye) 集中度;發展各具特色和優(you) 勢的產(chan) 業(ye) 集聚區,構建支撐大企業(ye) 成長的優(you) 質配套協作體(ti) 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ye) ,推動行業(ye) 結構的調整升級。
創新驅動。要從(cong) 過度依賴能源、資源等要素投入驅動發展,轉向更多地依賴科技創新、體(ti) 製機製管理創新和人員素質提高驅動發展。規劃提出,全行業(ye) 必須更加注重自主創新,加大自主創新對行業(ye) 發展的支撐力。同時,要加強行業(ye) 創新體(ti) 係的建設,加強對創新人才和創新能力的培育。
強化基礎。要千方百計強化基礎件、基礎技術、基礎工藝等機械工業(ye) 的共性基礎領域。要打破原有行業(ye) 分割,主機行業(ye) 和零部件行業(ye) 要發揮各自優(you) 勢,相互支持和配合,全力推進。
兩(liang) 化融合。規劃提出,信息化和工業(ye) 化的融合是主攻高端、強化基礎的有力保障。通過兩(liang) 化融合,加快機械產(chan) 品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實現傳(chuan) 統機械產(chan) 品功能的提升和可靠性的提高;同時促進研發能力、產(chan) 品水平、市場模式、服務體(ti) 係等方麵的創新,提升研發設計、加工製造、企業(ye) 管理和營銷服務的效率和效益。
綠色為(wei) 先。規劃提出,節能減排和環境友好要成為(wei) 機械工業(ye) 自身生產(chan) 過程必須高度重視的基本要求。同時,全行業(ye) 要積極發展高效節能產(chan) 品,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為(wei) 各行各業(ye) 用戶的節能降耗減排提供先進裝備。而“高效、低汙染、能回收、資源可重複利用”等因素必須置於(yu) 優(you) 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