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蘇、浙江、上海兩(liang) 省一市的專(zhuan) 利申請量分別為(wei) 235873件、120742件和71196件,同比分別增長35.3%、11.2%、14.4%;專(zhuan) 利授權量分別為(wei) 138382件、114643件、48215件,同比分別增長58.54%、43.4%、38.1%。其中,浙江省省會(hui) 城市杭州,以3238件的發明專(zhuan) 利授權量居廣東(dong) 深圳之後位居全國第二。據專(zhuan) 家介紹,專(zhuan) 利授權量代表一個(ge) 省市的自主創新能力,而發明專(zhuan) 利授權量則最能體(ti) 現當地企業(ye) 的科技含量。
2009年,蘇浙滬共同簽署了《長三角地區知識產(chan) 權發展與(yu) 保護合作框架協議書(shu) 》。王宏理認為(wei) ,這是長三角地區各省份在知識產(chan) 權領域合作共進的重要體(ti) 現,有助於(yu) 推動區域交流,不斷把長三角地區打造成為(wei) 中國知識產(chan) 權優(you) 勢區域,“通過近幾年的合作,蘇浙滬在共享信息資源、統一行政執法標準以及統一案件移送製度等方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後還將逐步完善三地間的聯動機製。”
“我們(men) 還定期開展人員培訓,每年有100多名高級人員赴美交流學習(xi) 。”據王宏理介紹,長三角地區除了在專(zhuan) 利的擁有數量和質量領先外,在對外交流與(yu) 國內(nei) 外合作也有較深入的開展。此外,知識產(chan) 權作為(wei) 一種無形的資產(chan) ,目前長三角地區憑借70%的轉化率與(yu) 實施率,高於(yu) 全國整體(ti) 水平近十個(ge) 百分點。
江蘇省知識產(chan) 權局一相關(guan) 人士表示,相比珠三角、京津翼等中國沿海地區,長三角地區集中了較好的教育資源,為(wei) 知識產(chan) 權的發展與(yu) 保護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根據《協議》,長三角地區就知識產(chan) 權發展與(yu) 保護狀況每年定期召開研討會(hui) ,交流工作經驗,共同開展知識產(chan) 權保護與(yu) 宣傳(chuan) 。
記者今天從(cong) 在杭州召開的長三角地區知識產(chan) 權發展與(yu) 保護狀況新聞發布會(hui) 獲悉,長三角地區的知識產(chan) 權創造保持中國領先水平,其處理的專(zhuan) 利案件占據全國半壁江山。浙江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王宏理告訴記者,“長三角地區專(zhuan) 利的數量和質量在國內(nei) 、國際上領先,其專(zhuan) 利擁有量占中國40%的份額,處理的專(zhuan) 利案件占據全國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