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官方還是企業(ye) 數據,中國油菜籽產(chan) 量近年來都呈現產(chan) 量下降的趨勢。中國糧油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2009/2010年度,中國油菜籽產(chan) 量為(wei) 1366萬(wan) 噸,2010/2011年度,產(chan) 量為(wei) 1315萬(wan) 噸,按照最新預計,今年進一步減少至1200萬(wan) 噸左右。
一位糧油行業(ye) 人士認為(wei) ,過去幾年有關(guan) 部門對油菜籽產(chan) 業(ye) 的調控措施,出發點是為(wei) 了保護農(nong) 民利益,增加農(nong) 民收入,維護物價(jia) 穩定,在一些地方也誤傷(shang) 了油菜籽產(chan) 業(ye) 。
業(ye) 內(nei) 人士介紹,2010年,為(wei) 了平抑市場價(jia) 格,有關(guan) 部門向市場投放了約50萬(wan) 噸菜籽油,其中通過拍賣形式售出的價(jia) 格在每噸9400~9500元左右,以定向銷售形式的價(jia) 格更低,每噸隻有8900元,與(yu) 市場價(jia) 格相比,要便宜1000元左右。
有企業(ye) 界人士說,國家手裏預計還有70萬(wan) ~80萬(wan) 噸菜籽油會(hui) 陸續入市,市場擔心供應量較大,菜籽油價(jia) 格因此表現不理想。而按照常規,每噸菜籽油價(jia) 格應該高於(yu) 大豆油600~800元,受國家菜籽油拋儲(chu) 影響,目前菜籽油價(jia) 格每噸反而比豆油價(jia) 格便宜300~500元。
油菜籽加工企業(ye) 開機率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目前普遍較低,不到30%,而且不少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加工企業(ye) 麵臨(lin) 較大的經營壓力。某央企人士說,在湖北已經有數家油菜籽企業(ye) 扛不住目前的壓力。
除了食用油拋儲(chu) 政策,近年來為(wei) 了鼓勵發展油菜籽行業(ye) ,實現提高食用油自給率的目標,國家允許油菜籽加工企業(ye) 參與(yu) 油菜籽臨(lin) 時收儲(chu) ,為(wei) 中國儲(chu) 備糧管理總公司收購和加工油菜籽,給予一定的補貼。某央企人士說這個(ge) 政策出發點很好,但是大、小企業(ye) 都有資格參與(yu) ,受益麵很寬,一些應該淘汰的企業(ye) 反而活了下來。
根據中國糧油信息中心的數據,目前全國油菜籽加工能力約為(wei) 4000萬(wan) 噸,而國內(nei) 油菜籽的產(chan) 量隻有1000多萬(wan) 噸,產(chan) 能過剩較為(wei) 嚴(yan) 重。
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目前國家支持的資金大量流入了企業(ye) ,實際上應該將更多精力放在產(chan) 業(ye) 鏈上遊原料的供應上,現在農(nong) 民願意種小麥不願種油菜,因為(wei) 小麥機械化程度高,另外,國內(nei) 油菜籽品種較多,一個(ge) 縣就有約50個(ge) 品種,國家需要大量調動資源培育出優(you) 良的油菜種子。
在一些細節上,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為(wei) 了鼓勵農(nong) 民種小麥,有關(guan) 部門會(hui) 在小麥播種之前公布下一年度的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而小麥播種的同時也是油菜播種的時間,下一年度油菜籽是否會(hui) 進行保護價(jia) 收購,以什麽(me) 樣的價(jia) 格收購,這些卻並不公布,農(nong) 民對油菜籽的未來不確定,減弱了農(nong) 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
中國油菜籽產(chan) 量正在逐年減少。昨日,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一位人士在武漢舉(ju) 行的一個(ge) 活動上表示,預計今年中國油菜籽產(chan) 量與(yu) 上一年度相比減少約100萬(wan) 噸。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上一年度中國油菜籽產(chan) 量為(wei) 1315萬(wan) 噸,據此計算,中國今年油菜籽產(chan) 量為(wei) 1200萬(wan) 噸左右。
而某央企人士則給出了更為(wei) 悲觀的國內(nei) 油菜籽產(chan) 量數字,該人士說,長江流域油菜種植麵積減少約15%,今年全國油菜籽產(chan) 量預計減少130萬(wan) 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