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看節能燈產業五大亂象

相對於(yu) 傳(chuan) 統照明器具效率低、耗電多,節能燈由於(yu) 光效高、顯色好、壽命長等特點日益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也得到了中國政府和其他國家政府的大力推廣。但近日國內(nei) 多省市相關(guan) 機構在抽檢中發現,僅(jin) 約五成節能燈符合國家標準。雖然可能存在抽檢樣本局限性的問題,但是節能燈市場混亂(luan) 在業(ye) 內(nei) 已不是秘密。

偷工減料 能效虛標

自節能燈能效標示製度實施以來,能效虛標成為(wei) 了一個(ge) 新問題。在近日北京消協的抽查試驗中,24.37%的節能燈初始光效實測值未達到企業(ye) 產(chan) 品明示值。

“初始光效不達標的節能燈一般是原料上偷工減料,使用了偽(wei) 劣的三基色粉或者混合粉等。”深圳一家節能燈生產(chan) 企業(ye) 的劉經理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節能燈產(chan) 品相對價(jia) 值低,與(yu) 已經實施了能效標示製度的冰箱、空調等大家電產(chan) 品不同,行業(ye) 品牌集中度較低,因此,其能效標示製度的實施和監管難度肯定要大於(yu) 大家電產(chan) 品。”中國照明電器協會(hui) 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劉升平說。

功率不符 偏差較大

北京市消協測試顯示,72.17%的節能燈功率實測值沒有達到企業(ye) 產(chan) 品明示值,甚至包括一些知名品牌的產(chan) 品。比如省給你省牌11W節能燈,實測功率為(wei) 6.7~7.9W,偏差為(wei) 28.2%~39.1%;美源牌18W節能燈,實測功率為(wei) 9.8~11.0W,偏差為(wei) 38.9%~45.6%;更有的品牌標示和實際功率相差近一倍,比如星星之火牌18W節能燈實測功率為(wei) 7.4~9.6W,偏差為(wei) 46.7%~58.9%。

國家標準規定,節能燈實際消耗的功率與(yu) 額定功率之差不得大於(yu) 15%。

對於(yu) 節能燈功率與(yu) 標示不符的現象,江西一節能電器公司的曾經理表示:“一方麵是線路中電子元器件質量不穩定、設計參數不合理;另一方麵是企業(ye) 生產(chan) 管控沒做好,產(chan) 品出廠時也沒有任何檢測。”

偽(wei) 節能 犧牲環保

由於(yu) 一些中小節能燈企業(ye) 不能很好地處理產(chan) 品中汞含量問題,以及中國沒有一套明確的廢舊節能燈回收體(ti) 係同步建立起來,導致不少節能燈企業(ye) 是以汙染環境為(wei) 代價(jia) 的。比如,1毫克汞滲入地下就會(hui) 造成大約360噸水及其周圍土壤的汙染,而一隻普通節能燈平均含有0.5毫克汞。

“生產(chan) 企業(ye) 回收節能燈可行性很低。”曾經理告訴記者,“廢舊節能燈屬於(yu) 危險廢物,無法如一些垃圾一樣自行降解,從(cong) 運輸到實現無害化都需要特殊技術,所耗成本太大。”

小企業(ye) 多 產(chan) 能分散

“2U,2.15元 ;3U,3.0元;半螺旋3.3元;全螺旋3.5元。”這是中山一家節能燈生產(chan) 企業(ye) 報出的價(jia) 格。

“正規的廠商優(you) 質節能燈產(chan) 品三五元根本生產(chan) 不出來。”曾經理透露,為(wei) 了壓低成本,許多小企業(ye) 使用早已被淘汰的鹵粉或混合粉代替稀土三基色熒光粉,成本可節省0.5元~1元。另外,節能燈阻燃點是耐高溫的,但許多廠家采用不阻燃的塑料配件,一隻燈成本也能省下0.5元~1元,有的節能燈幹脆連保險管都省了,甚至外膽石灰料、各種電子元器件等,都有可能采用不同質量的東(dong) 西來壓低成本。

“長期以來,中國節能燈行業(ye) 處於(yu) 分散而零亂(luan) 的格局。小企業(ye) 多,大企業(ye) 少,生產(chan) 集約化和規模化程度很低。”劉升平告訴記者,目前行業(ye) 內(nei) 有上萬(wan) 家企業(ye) ,其中大型企業(ye) 占到10%左右,中小型企業(ye) 占到90%左右。

大品牌代工 小企業(ye) 傍名牌

中國照明學會(hui) 溫先生告訴記者,“節能燈對技術要求比較高”,零件質量要好,製造工藝要嚴(yan) ,檢驗手段要齊全,這些都增加了成本。很多企業(ye) 去仿製,但是通常核心部分仿製不了。

據了解,由於(yu) 中小企業(ye) 低廉產(chan) 品充斥市場,國際節能燈品牌廠家在開拓中國市場時也遇到很大壓力。一些國際品牌廠家幹脆將自己的品牌出租給國內(nei) 廠家,由國內(nei) 廠家貼牌生產(chan) 、出貨,而這些大牌企業(ye) 在質量把控上,有時並沒有那麽(me) 得心應手,所以也會(hui) 出現問題。

劉經理稱,目前,也有一些小作坊假冒知名大牌,這些產(chan) 品通常用劣質零件拚湊出劣質產(chan) 品,靠低價(jia) 搶占市場,一般消費者很難分辨出來。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