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客車公司公務及私人航空副總裁方書(shu) 華對記者表示,中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增長最快的公務機市場,中國訂單占空客全球公務機銷售的25%;未來,來自中國的訂單在空客全球公務機銷售的比例還會(hui) 繼續增長。
方書(shu) 華告訴記者,目前空客公務機在大中國地區的銷售量超過20架,相當於(yu) 平均每年4架的水平。“十二五”期間,空中客車預計向大中國地區每年銷售5架新公務機,總量將達到30架左右。而2011年第一季度,空客已經向中國售出兩(liang) 架公務機。
國內(nei) 航企介入托管
海航、東(dong) 航、國航等國內(nei) 運營商業(ye) 航班的傳(chuan) 統航空公司,也看中了公務機市場的潛力,希望拓展原本並不太重視的公務機托管業(ye) 務。
據了解,民航華東(dong) 局最近向東(dong) 方公務航空服務有限公司頒發了CCAR-91部航空器代管人《運行規範》,這也意味著,東(dong) 航終於(yu) 具備了托管和運營公務機業(ye) 務的資格。
東(dong) 方公務航空服務公司一位內(nei) 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東(dong) 航旗下的自有公務機機隊並不多,不過,東(dong) 航希望2011年初的公務機能達到3架,之後再根據發展情況增加5~7架。因為(wei) 上海有數量眾(zhong) 多的跨國公司和高端客戶,但缺少服務品質優(you) 秀的公務機公司為(wei) 他們(men) 服務。
目前,海航已經捷足先登,旗下的上海金鹿是上海地區第一家取得CCAR-91部航空器代管人運行資質的公務機公司,公司也已製定了在上海迅速擴張的計劃,希望在2011年年底使公司的自有公務機和托管公務機數量達到總共20架。此外,海航還以北京為(wei) 基地,運營著國內(nei) 最大規模的公務機公司首都航空。
而以北京為(wei) 大本營的國航,也同樣不甘示弱。國航董事長孔棟就對記者透露,國航與(yu) 北京市政府合資的北京航空預計在四五月份可以投入運營,初期也將運營公務機業(ye) 務。
“隨著中國公務需求以及低空開放試點的逐漸擴大,預計歐直在未來5到10年可以向中國售出50~100架商用直升機。”歐直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博諾旺昨日表示,中國直升機及私人和公務機市場,可以說才剛剛啟動。
重點轉向中國
博諾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中國國內(nei) 的直升機架數(包括商用、通用等)大約隻有200架,而美國的架數是12000架,法國的架數達900架,“預計中國未來五年會(hui) 達到500架,未來十年會(hui) 達到1000架。”
此前,由於(yu) 中國低空沒有開放,國內(nei) 直升機、通用航空等要想飛行,都需要提前向民航局申報,再由空軍(jun) 最終協調。一般單區域飛行至少要提前5至7個(ge) 工作日申報,跨區域飛行更是至少要提前12至14個(ge) 工作日。而在美國,私人飛機的跨區域飛行就十分簡單,機主隻要起飛前通知最近的民航單位,即可自由飛行。
不過,由於(yu) 國家出台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這一問題有望逐步緩解。《意見》最大的亮點,是對4000米以下低空飛行將實現無需報批隻需報備。
對此,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對記者透露,目前低空開放已經在沈陽、廣州飛行管製區試點,2011年還會(hui) 擴大到湖南、湖北、廣西、內(nei) 蒙古等地,2015年爭(zheng) 取在全國範圍開放低空飛行。
因此,包括歐直在內(nei) 的飛機製造商,都看到了市場的潛在需求,並希望與(yu) 中國的航空企業(ye) 合作分羹,開發更多新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