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業(ye) 聯合會(hui) 昨日發布的《“十二五”機械工業(ye) 發展總體(ti) 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機械工業(ye) 要“由大到強”,力爭(zheng) 到“十二五”末實現六大目標。
一是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工業(ye) 總產(chan) 值、工業(ye) 增加值、主營業(ye) 務收入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2%左右,出口創匯年均增長15%左右。經濟效益逐步提高,利潤增長爭(zheng) 取略高於(yu) 產(chan) 銷增速,總資產(chan) 貢獻率達到15%左右、全員勞動生產(chan) 率(按工業(ye) 增加值計)達到25萬(wan) 元/人年左右、主營業(ye) 務收入利潤率達到7.5%左右,工業(ye) 增加值率達到28%左右。
二是產(chan) 業(ye) 向高端升級有所突破。產(chan) 業(ye) 結構向高端提升,現代製造服務業(ye) 比重明顯上升,機械百強企業(ye) 現代製造服務業(ye) 收入占主營業(ye) 務收入的比重達到25%左右。高端裝備增長要高於(yu) 全行業(ye) 平均增長速度一倍以上,高端裝備的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要有明顯提升。同時,組織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機械百強企業(ye) 的生產(chan) 集中度達到20%左右,汽車前五強企業(ye) 的生產(chan) 集中度達到80%左右。
三是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大中型企業(ye) 研發經費占主營業(ye) 務收入比重達到2.5%左右。掌握一批重大產(chan) 品的核心技術,重大技術裝備的設計和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科技重大專(zhuan) 項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新產(chan) 品產(chan) 值率提高到25%左右,專(zhuan) 利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
四是產(chan) 業(ye) 基礎初步夯實。基礎嚴(yan) 重滯後於(yu) 主機發展的局麵初步改變。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製造裝備過度進口的狀況有所改觀,國產(chan) 高檔測試儀(yi) 器和自動化、智能化控製係統的國內(nei) 市場滿足率明顯提高,製約高端裝備發展的關(guan) 鍵零部件的瓶頸環節有所緩解,數控機床中的數控係統和功能部件、液壓挖掘機配套的液壓係統、風電設備配套的關(guan) 鍵軸承等國產(chan) 化取得重大突破。
五是兩(liang) 化融合水平顯著提高。優(you) 化研發設計流程,推進設計仿真和優(you) 化,建立協同創新和集成創新平台,構建數字化研發設計體(ti) 係。
六是推進綠色製造。機械工業(ye) 萬(wan) 元工業(ye) 增加值綜合能耗由2009年的0.425噸標煤下降到2015年的0.31噸標煤左右,年均下降5.9%。大力發展節能機電設備,量大麵廣的通用機電產(chan) 品設計效率大幅提升,如中小電機達到95%,風機達到92%-95%,泵達到87%-92%,氣體(ti) 壓縮機達到85%-90%。內(nei) 燃機油耗要降低10%,排放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此外,《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機械工業(ye) 要實施五大發展戰略:一是主攻高端戰略。要力促產(chan) 業(ye) 結構高端化,鼓勵優(you) 勢企業(ye) 兼並重組。二是創新驅動戰略。三是強化基礎戰略。四是兩(liang) 化融合戰略。五是“綠色為(wei) 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