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1月份,我國石油石化裝備製造全行業(ye) 實現主營業(ye) 務收入1972.65億(yi) 元,同比增長19.84%;主營業(ye) 務成本1650.48億(yi) 元,同比增長19.05%。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全麵向好,利潤總額逐月遞增。
出口方麵,去年淨出口略有增加。行業(ye) 60種主要產(chan) 品進出口總額為(wei) 221.97億(yi) 美元,同比減少2.21%;進口總額為(wei) 59.61億(yi) 美元,同比減少7.8%;出口總額為(wei) 162.36億(yi) 美元,同比減少0.3%;淨出口為(wei) 102.75億(yi) 美元,比2009年增加3億(yi) 美元。
分行業(ye) 看,石油鑽采設備製造行業(ye) 實現貿易順差28.18億(yi) 美元,比2009年增加8億(yi) 美元;煉油化工設備製造行業(ye) 呈現了出口同比增長高於(yu) 進口同比增長的新氣象,但貿易逆差依然達到10.9億(yi) 美元;金屬壓力容器製造行業(ye) 出口增長39.18%,而進口下降47.37%,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達到3.44億(yi) 美元;油船進口金額為(wei) 1.1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40.96%,出口值仍遠大於(yu) 進口值,達到402.9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6.36%。
盡管出口呈現出回暖態勢,不過,趙誌明表示,行業(ye) 今年的出口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人民幣匯率總體(ti) 呈上行趨勢,低端機械產(chan) 品的出口競爭(zheng) 力將進一步削弱;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利用各種貿易壁壘限製進口,如技術壁壘、綠色壁壘、各種標準等,產(chan) 品出口難度增加。
需求增長
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石化設備行業(ye) 的景氣度與(yu) 油價(jia) 密切相關(guan) 。從(cong) 2007年開始的一波國際原油價(jia) 格暴漲直接刺激了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的需求和增長。如今國際原油價(jia) 格再次站上100美元的高位,布倫(lun) 特最新油價(jia) 已經達到114.96美元。趙誌明認為(wei) ,油價(jia) 上漲將刺激石化行業(ye) 的投資,對於(yu) 石化設備行業(ye) 是一個(ge) 利好,今年行業(ye) 銷售收入有望繼續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
以煉化設備為(wei) 例,中國石油股份[10.88 -0.55%]公司規劃總院副總工程師張福琴表示,“十二五”期間,煉化能力持續增長,裝備市場看好。我國的煉油產(chan) 能2010年為(wei) 5億(yi) 噸,2015年將增加至6億(yi) 噸;我國乙烯產(chan) 能2010年為(wei) 1400萬(wan) 噸,2015年將增至2160萬(wan) 噸。
為(wei) 保障國家石油能源安全,“十二五”期間,非常規資源的勘探開發力度將加大,這也將拉動對上遊設備的需求。非常規油氣資源是指不采用常規的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勘探開發的油氣資源,主要包括煤層氣、頁岩油氣、致密砂岩氣等。我國非常規油氣資源相當豐(feng) 富,但是資源勘探開發與(yu) 發達國家相比,在技術、規模、水平、發展速度等方麵都存在較大差距。
趙誌明透露,“十二五”期間,國家有關(guan) 部門將出台相應的政策和措施,組織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研究適合我國資源狀況的配套勘探開發技術,通過采取減免頁岩油氣資源稅、財稅補貼等方式支持企業(ye) 加大科技投入、引進先進技術、掌握關(guan) 鍵技術、發展自有技術,降低勘探開采成本,加大勘探開發力度。
需求增長的同時,下遊行業(ye) 對於(yu) 設備製造商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張福琴表示,從(cong) 世界原油的品質變化看,原油重質化、高硫化、高酸化趨勢明顯,而加工劣質原油需要配備適應的設備;環保和節能減排等方麵的要求提高也相應要求技術水平更高的設備。
國內(nei) 煉化設備行業(ye) “大而不強”,重大裝備製造能力不足,而一般製造的能力卻存在過剩。行業(ye) 的技術開發跟不上石化工藝技術發展水平,重大設備的軟件技術開發基本停留在模仿的水平,設備開發做不到標準化、係列化,設備的可靠性、穩定性還有待提升。
趙誌明認為(wei) ,“十二五”期間,陸上油氣田勘探開發所需的沙漠、戈壁等特殊地區的技術裝備,海上油氣勘探開發所需的高端裝備製造、智能化自動化石油和石化裝備,非常規油氣田勘探開發中的煤層氣、油砂、油頁岩等技術裝備要取得突破,不斷提高國產(chan) 化水平。
有關(guan) 專(zhuan) 家透露,為(wei) 提升國內(nei) 石化設備行業(ye) 的技術水平,政府有關(guan) 部門正在著手準備減免部分高端石化設備的進口關(guan) 稅,這將降低下遊行業(ye) 提升設備國產(chan) 化率的積極性。但是,換一個(ge) 角度看,國內(nei) 設備商加大研發力度、提升技術水平也更加緊迫。目前,國內(nei) 石化設備行業(ye) 的研發投入占比僅(jin) 有1.9%,而國外達到5%以上。
政策扶持
海工裝備更為(wei) 看好
部分高端設備進口關(guan) 稅降低對於(yu) 國產(chan) 設備不算是一個(ge) 好消息,不過,這並不能表明國家不支持行業(ye) 的發展。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楊雙全表示,高端裝備製造列入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石化設備中的高端裝備“十二五”期間將獲得非常大的政策扶持力度,以提升設備的國產(chan) 化率,其中海洋工程裝備更為(wei) 看好。
工信部裝備工業(ye) 司重大技術裝備處處長楊栓昌在發言時稱,海洋工程裝備和智能製造裝備,與(yu) 石化設備關(guan) 係密切。海洋工程裝備要作為(wei) 重點產(chan) 業(ye) 來加快培育,相關(guan) 規劃由中海油的專(zhuan) 家聯合編製,將重點圍繞勘探、生產(chan) 、加工、儲(chu) 用以及服務等環節,發展大型的海洋服務和水下係統、作業(ye) 裝備等,要重點提高設計、建造等核心技術。
除了政策支持,海工裝備被看好的另一個(ge) 重要原因是下遊投資的拉動作用十分強勁。據中國海洋石油[18.36 -0.22%]總公司總經理助理袁光宇介紹,到2015年,中海油的油氣產(chan) 量將達到1億(yi) 噸至1.2億(yi) 噸油當量;2011年-2015年,公司需要新建國內(nei) 海上油氣產(chan) 能3000-3500萬(wan) 噸油當量,新增海外油氣產(chan) 量3000多萬(wan) 噸。公司海上油氣田開發工程建設投資僅(jin) 國內(nei) 部分就將達到1000億(yi) 元。另據中海油工程[9.15 2.35% 股吧]建設部總經理楊慶理介紹,公司“十二五”期間的投資額達到800-1000億(yi) 元。
石化裝備的發展空間較大,反過來看,就是目前與(yu) 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較大。專(zhuan) 家認為(wei) ,中國沒有的設備要實現從(cong) 無到有,已經有的低水平設備要進一步提升,已經有的較高水平設備才能趕超國外先進水平。
楊栓昌表示,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將通過重大工程的形式來組織技術開發、標準化、工程化、市場應用,將四個(ge) 方麵結合起來形成一個(ge) 具體(ti) 的實施方案,把產(chan) 學研落到實處,把企業(ye) 作為(wei) 創新的主體(ti) ,並帶動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發展。
國產(chan) 設備的應用存在一個(ge) 重要問題,即作為(wei) 首套裝備使用時,下遊廠商由於(yu) 冒的風險比較大,不會(hui) 輕易使用,更願意使用技術水平更高的進口設備。有關(guan) 專(zhuan) 家透露,相關(guan) 風險基金將會(hui) 設立,支持下遊企業(ye) 使用首套國產(chan) 設備,使用的風險由國家和企業(ye) 共同承擔。
去年以來石化裝備市場逐漸複蘇,在國際油價(jia) 再破100美元的刺激下,今年有望繼續向好。國產(chan) 設備製造商已經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下遊需求,症結在於(yu) 生產(chan) 部分高端裝備的技術薄弱,需要從(cong) 國外進口。不過,這一結構性供給困境“十二五”期間有望得到突破。
在3月22日舉(ju) 行的2011國際石油石化裝備產(chan) 業(ye) 發展論壇上,有關(guan) 專(zhuan) 家透露,部分高端裝備的進口將享受進口關(guan) 稅減免的優(you) 惠政策,外資廠商可能加速搶占高端市場;政策同時也將支持下遊行業(ye) 使用國產(chan) 設備,設立有關(guan) 風險基金,由國家和企業(ye) 共同承擔首套設備為(wei) 國產(chan) 的風險。
市場複蘇
仍未達2008年水平
2009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際油價(jia) 的趨穩,全球石油裝備市場有所複蘇。2010年,中國石油[11.76 0.00% 股吧]和石油化工設備製造行業(ye) 規模以上企業(ye) 完成工業(ye) 銷售產(chan) 值2392.62億(yi) 元,同比增長19.15%,增幅較2009年上升6個(ge) 百分點;去年1-11月實現利潤總額119.3億(yi) 元,同比增長21.19%。
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理事長趙誌明表示,我國石油鑽采市場已經有所恢複,但還沒有達到2008年最好的狀態,主要原因是全球石油勘探業(ye) 還沒有完全激活,我國產(chan) 品結構和業(ye) 務發展模式不合理,以及在前幾年市場紅火影響下,國內(nei) 企業(ye) 加大投資,行業(ye) 出現產(chan) 能過剩。
趙誌明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2月份,我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製造全行業(ye) 規模以上企業(ye) 數量有2023個(ge) ,比2010年初增加105家。其中,石油鑽采設備行業(ye) 856家,比2010年初增加117家;煉油化工設備行業(ye) 579家,比年初增加95家;金屬壓力容器製造行業(ye) 588家,比年初減少107家。
2010年1-12月份,全行業(ye) 規模以上企業(ye) 完成工業(ye) 總產(chan) 值2489.96億(yi) 元,同比增長20.74%,增幅較2009年上升1個(ge) 百分點;新產(chan) 品產(chan) 值269.3億(yi)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58%,增幅較2009年上升9個(ge) 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