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日本核能產業在中國布局全揭秘

3月17日,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過去幾年,借中國核電產(chan) 業(ye) 跨越式發展之機,日本主要核能產(chan) 業(ye) 集團已在中國悄然布下重兵,欲在世界最大規模的核電市場覓得先機。

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11月,以日本三大公司為(wei) 首的核產(chan) 業(ye) 集團——“東(dong) 芝—美國西屋(WH)”、“三菱重工—法國阿海琺(AREVA)”、“日立—美國通用(GE)”在中國十多個(ge) 省份以成立合資公司或建子公司的模式占領中國核電設備製造市場,其中方合作對象不乏東(dong) 方集團[8.70 0.58%]、上海集團等大型公司。

5000億(yi) 中國市場

事實上,自從(cong) 2007年10月國務院正式頒布《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以下稱《規劃》),明確提出2020年我國核電總裝機容量要達到4000萬(wan) 千瓦、在建1800萬(wan) 千瓦後,中國核電中長期規劃就不斷加碼。

2010年6月,國家環保部副部長、核安全局局長李幹傑就表示,4000萬(wan) 千瓦的目標定得太低,與(yu) 現實需求有相當大的差距,肯定需要調整。

不過,上述中核協專(zhuan) 家告訴記者,即便今後上述目標不再上提,以2020年核電總裝機容量4000萬(wan) 千瓦為(wei) 準,中國核電投入也將不少於(yu) 5000億(yi) ,如此龐大的市場誰忍放棄?

於(yu) 是自2004年9月中國正式開啟第三代核電招標開始,日本幾大核能集團就躍躍欲試勢在必得。

2006年9月,東(dong) 芝公司會(hui) 長西田厚聰力主以41.58億(yi) 美元拿下美國西屋公司核能部分。隨後西屋公司在中國的招標中占得先機,2006年底率先拿下4台AP-1000機組,半年後與(yu) 中國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簽訂AP-1000技術轉讓及浙江三門、山東(dong) 海陽共四台核島設備采購合同。據中國核能行業(ye) 協會(hui) 一位專(zhuan) 家介紹,此次日本核事故表明安全的重要性,這意味著未來東(dong) 芝-西屋主導的AP-1000將成為(wei) 中國核電市場的霸主。

AP-1000是目前唯一一項通過美國核管理委員會(hui) 最終設計批準的“第三代+”核電技術,也被視為(wei) 最安全、最先進的商業(ye) 核電技術。

截至2010年底,中國投入商業(ye) 運營的核電機組總數僅(jin) 13台,總裝機容量為(wei) 1080萬(wan) 千瓦,占世界核電總裝機容量不足3%。

核電占比如此之低是跨越式發展的助推力。分析報告指出,根據2007年《規劃》推算,2006-2020年,中國開工核電機組近5000萬(wan) 千瓦,這將6倍於(yu) 中國前30年開工機組之總和。在高峰期,預計會(hui) 有8個(ge) 廠址16台機組同時在建。

產(chan) 融結合

經過多年精心布局,日本在華核能產(chan) 業(ye) 布局已成雛形。本報記者獲得的材料顯示,日本核產(chan) 業(ye) 主要設備器材製造出口已在中國多個(ge) 省份完成布局。

同時,包括秦山1號,大亞(ya) 灣1、2號,秦山二期1-2號、三期1-2號核電設備製造,均能看到東(dong) 芝、日立、三菱重工等日本企業(ye) 的身影。

事實上,日本自1960年核能發展初期,便擬定國產(chan) 化政策,並由日本企業(ye) 界六大財團組成核產(chan) 業(ye) 五大集團,其中,每一集團由數十家企業(ye) 所構成,涵蓋了重工業(ye) 製造、接口設備、設計工程、土建、商社、金融服務業(ye) 等,各自形成團隊獨立運作,五大集團分別與(yu) 國外先進廠商合作。積極推動國產(chan) 化。

其中,產(chan) 融結合是最大的特點,三菱、日立、東(dong) 芝、富士電機、住友原力工業(ye) 背後分別是三菱銀行、富士銀行和三和銀行、三井銀行、第一銀行和大和銀行、住友銀行。這種產(chan) 融一體(ti) 化也構築了此後東(dong) 芝-WH、日立-GE、三菱重工- AREVA世界三大核產(chan) 業(ye) 集團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謝牧謙告訴記者,產(chan) 業(ye) 集團本身都有金融機構,且三菱重工、東(dong) 芝、 日立均有上市,日本政府在核產(chan) 業(ye) 全球擴展中居於(yu) 主導角色,且日本核能部門均有獲利。

日本福島核事故使得過去幾年專(zhuan) 注於(yu) 全球擴張的日本核能產(chan) 業(ye) 集團再度成為(wei) 關(guan) 注焦點。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