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A股市場的伊利股份[37.95 -1.25%](600887)、三元股份[8.06 -0.25%](600429)、光明乳業(ye) [10.62 -1.39%](600597)均逆勢上漲,其中光明乳業(ye) 漲幅3.76%,成交較此前一個(ge) 交易日放大3倍;三元、伊利分別漲2.02%、0.95%。在港上市的乳業(ye) 股中,澳優(you) [2.51 0.40%](01717)漲4.6%,環球乳業(ye) [2.84 4.03%](01007)漲幅達4.98%。
據報道,近期不少家長擔心日本奶粉新貨受到核汙染,因此大量購買(mai) 現有日本奶粉,導致脫銷。中國市場流通的日本奶粉品牌明治、雪印、固力果、和光堂、森永等,在日本發生地震後,不僅(jin) 加價(jia) 銷售,而且存貨不多,不少賣家斷貨。
日本奶粉存告罄隱憂,國內(nei) 乳企加速布局搶占市場。據資料,近期乳業(ye) 巨頭紛紛加大搶占高端奶粉陣地力度,相比常溫奶、酸奶等液態奶製品,奶粉,尤其是嬰幼兒(er) 奶粉具有更高的利潤空間。環球乳業(ye) 16日公布的財報顯示,公司旗下三大奶粉產(chan) 品仕加配方係列、愛美樂(le) 配方係列和大慶配方係列都出現了強勁增長,年營業(ye) 額猛增80.8%至9.22億(yi) 元,即將邁進10億(yi) 元嬰兒(er) 奶粉俱樂(le) 部。
日本大地震引發核危機對A股市場的影響,“輻射”範圍仍在增大。繼核電核能、海洋水產(chan) 類板塊相繼暴跌,醫藥生物、抗輻射衣物、對日本出口具有替代性的電子和精細化工等板塊、環保能源,乃至生產(chan) “食鹽”的上市公司輪番遭炒,國內(nei) 的乳品企業(ye) ,股價(jia) 也在日產(chan) 奶粉斷貨的隱憂之下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