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5~10年,整個(ge) 航空製造業(ye) 將成為(wei) 中國裝備製造業(ye) 領域的一個(ge) 重要亮點,這也正符合整個(ge) 裝備製造業(ye) 升級的曆史需求。麵對著整個(ge) 市場容量超過萬(wan) 億(yi) 元的航空裝備製造業(ye) ,有效的理解市場的方向和脈絡將有利於(yu) 投資者在未來10年取得較為(wei) 明顯的投資收益。
2月24日,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表示,中國政府將在“十二五”進行空域管理體(ti) 製改革,私人航空公司以及空域管製問題將提交到“兩(liang) 會(hui) ”上進行討論。民航局將會(hui) 致力於(yu) 空域管理體(ti) 製改革,為(wei) 包括通航領域在內(nei) 的中國民航發展提供更寬闊的空間。
此言一出,資本市場便給予了異樣的關(guan) 注,通用飛機相關(guan) 上市公司單日平均漲幅在5%以上,空域管理的改革意味著低空領域有望進一步放開,通用飛機市場將進一步解凍。
通用飛機是指除從(cong) 事定期客運、貨運等公共航空運輸飛機之外的其他民用航空活動的所有飛機的總稱。通用飛機是全部飛機類型中,數量最多、型號最多的機種,包括小型飛機、大型渦輪和螺旋槳飛機等。通用飛機的用途廣泛,涉及空中巡邏、空中救助、資源勘測、農(nong) 林防護、私人公務、休閑觀光等方麵。
截止到2010年,中國通用航空飛行員超過2萬(wan) 人,機場近100個(ge) ,通用飛機超過1000架,而全世界約有通用飛機33.6萬(wan) 架,從(cong) 事通用航空活動的飛行員超過70萬(wan) 名。相較於(yu) 美國、加拿大和巴西等國,中國通用飛機的市場都小得驚人。然而,對於(yu) 通用飛機的需求卻大得驚人,按測算,各類通用航空器需求將在8000至10000架,整機價(jia) 值高達1000億(yi) 元,行業(ye) 產(chan) 值將超過1萬(wan) 億(yi) 元。
2010年11月14日,國務院、中央軍(jun) 委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對深化中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出部署。《意見》指出,低空空域是通用航空活動的主要區域。適時、有序地推進和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利於(yu) 充分開發利用低空空域資源,促進通用航空事業(ye) 、航空製造業(ye) 和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的發展。《意見》明確規劃將2011年在長春和廣州兩(liang) 個(ge) 城市試點低空領域開放的政策和管理效果。
以往所有低空空域飛行必須經過批準才能實施,現在空軍(jun) 將低空空域分為(wei) 管製空域、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實行差異化管理,低空飛行自主性和靈活性更大了。
以長春為(wei) 例,長春分區將低空劃分為(wei) 管製、監視和報告3類21個(ge) 空域,覆蓋了除重要軍(jun) 事目標及邊境地帶上空的全部區域,其中9個(ge) 報告空域主要劃設在通用航空飛行量大、與(yu) 其他飛行矛盾較小的地區。在報告空域飛行,通用航空公司事先向航管部門報備飛行計劃,並可以申報長期作業(ye) 申請,不再每天申報,空管部門隻對該區域內(nei) 飛行動態進行宏觀掌控。改革一年來,空域利用率大大提高,80餘(yu) 架飛機飛行1.2萬(wan) 餘(yu) 架次,飛行安全順暢。
未來3年將陸續在成都、南京等5個(ge) 城市陸續試點放開低空領域,這就意味著將會(hui) 產(chan) 生巨大的通用航空的市場。同時,“十二五”規劃中將會(hui) 更加明確對航空領域固定資產(chan) 的進一步投資,總體(ti) 增幅預計將超過50%。航空器維護、空中交通管理、機場建設、駕駛員培訓以及通用航空器製造產(chan) 業(ye) 將麵臨(lin) 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