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前副部長奧康納說,運營商合謀致使美國消費者和商家多付數以億(yi) 計美元費用,“舉(ju) 個(ge) 例子,一些運營商的燃油附加費在那段時間內(nei) 上漲10倍,遠遠高於(yu) 同期燃油成本的增長幅度”。
2000年至2006年航空業(ye) 遇冷之際,一些航空運營商以提高燃油附加費方式增加收入,背後隱藏集體(ti) 漲價(jia) 陰謀。21家航空運營商因而受到美國當局處罰,罰金總額超過17億(yi) 美元。
加利福尼亞(ya) 州一家聯邦法院正就一些乘客和貨運商狀告航空運營商提高燃油附加費舉(ju) 行聽證會(hui) 。金山律師克裏斯托弗·萊布佐克等人5日告訴美聯社記者,一些航空運營商的高級主管定期聚會(hui) ,商討燃油成本及如何彌補損失。
萊布佐克說,那些高管一致認為(wei) ,應提高燃油附加費。
訴訟文件顯示,一些亞(ya) 洲運營商,包括日本航空公司和全日本航空公司,限定以電話和電子郵件方式討論這一議題。萊布佐克說,證據顯示,一些運營商的高管試圖隱藏或銷毀這類“犯罪”記錄和電子郵件。
“如果不是有人舉(ju) 報,想指證(陰謀)非常困難,”萊布佐克說。
高管告發致陰謀敗露
2005年年底,德國漢莎航空公司一些高管向美國司法部告發自己所屬運營商參與(yu) 共謀提高貨運燃油附加費。2006年2月,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和歐洲調查部門人員突查漢莎航空多處辦公室。
隨後,英國維珍航空公司主動承認參與(yu) “謀劃”提高客運燃油附加費。
調查人員最終找到一份詳細書(shu) 麵記錄,顯示一些運營商達成協議,提高客運和貨運燃油附加費,時間可追溯至2000年。調查對象隨後擴大至在美國與(yu) 歐洲、亞(ya) 洲、南美和澳洲之間有業(ye) 務往來的運營商。
美國司法部“寬大處理”漢莎航空和維珍航空,同時從(cong) 嚴(yan) 處置拒不合作的運營商及其高管,指認他們(men) 違反《謝爾曼反壟斷法》。
美聯社報道,迄今,19人受指控,其中4人遭監禁、9人在逃。
澳洲航空公司分管美洲貨運的前副總裁布魯斯·麥卡弗裏承認參與(yu) 合謀,與(yu) 其他運營商從(cong) 2000年至2006年操縱貨運燃油附加費價(jia) 格。麥卡弗裏2008年獲判6個(ge) 月監禁。
英國航空公司前市場營銷高級主管基思·帕克承認2002年至2006年參與(yu) 合謀,2008年獲判8個(ge) 月監禁。
燃油附加費漲太多
21家受罰運營商中,英國航空和韓國大韓航空公司承認違反《謝爾曼反壟斷法》,2007年8月各自認罰3億(yi)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