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徐潔雲(yun) 發自上海上周五,國內(nei) 電子書(shu) 行業(ye) 第一訴——易博士訴漢王格式知識產(chan) 權侵權開庭。這一訴訟被視為(wei) 電子書(shu) 行業(ye) 走向秩序的重要節點。漢王電子書(shu) 的銷量由於(yu) 牽涉訴訟標的而成為(wei) 庭審的重要證據,漢王方麵在庭上再度確認了此前該公司曾對外宣稱的銷量超過100萬(wan) 台的消息。這一數據與(yu) 此前行業(ye) 調研機構的預測基本接近——去年全球電子書(shu) 出貨量為(wei) 1200萬(wan) 台左右,漢王在其中約占10%。
有預計稱,2011年,電子書(shu) 市場增速將從(cong) 去年的172.5%銳減到36.6%。在眾(zhong) 多中小廠商麵臨(lin) 生存危境之際,謀求行業(ye) 領袖地位的漢王也顯然有意加快其戰略形態進化的速度,夾縫求生。
漢王此前曾提出三年靠終端、三年靠平台、三年靠內(nei) 容的發展規劃,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稱,要實現這一目標,漢王至少還麵臨(lin) 著增量壓力、搭建運營平台、摸索跨平台數字閱讀三大挑戰。挑戰一:增長壓力個(ge) 人消費產(chan) 品定價(jia) 偏高
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電子書(shu) 增速創全年最高,達到20.11%,整體(ti) 終端價(jia) 格下降和年末集團客戶采購量加大成為(wei) 年末銷量拉升的主要原因。
在整體(ti) 市場火爆的背景下,漢王於(yu) 去年12月宣布其Eink電子書(shu) 產(chan) 品總出貨量突破百萬(wan) 大關(guan) 。不過,高增長的背後,如何持續實現增量成為(wei) 漢王及眾(zhong) 多電子書(shu) 製造商麵臨(lin) 的問題。
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培麟在研究報告中預測稱,基於(yu) 主管部門打擊盜版、營銷運營成本提升、終端利潤攤薄等因素,今年電子書(shu) 閱讀器市場增量將從(cong) 去年的168.7%降至今年的38.6%。
漢王去年三季度財報顯示,當季漢王上市公司的營收增加超過100%,但淨利潤卻下降超50%。電子書(shu) 硬件產(chan) 品價(jia) 格的下降被認為(wei) 是最重要的因素。
此前漢王銷量持續高速增長被認為(wei) 很大程度上依賴於(yu) 禮品市場,實際上,電子書(shu) 元年的市場起步也多基於(yu) 這一領域。不過,這塊蛋糕顯然不能成為(wei) 長久的“正餐”。
實際上,需求變化已反映到了終端。一位消費電子渠道商告訴記者,從(cong) 去年四季度起,漢王的銷售開始略顯疲態,在漢王自營專(zhuan) 賣渠道之外,一些代理商發現專(zhuan) 售漢王已難支持業(ye) 務增長,陸續開始經營其他產(chan) 品業(ye) 務。
漢王在給《每日經濟新聞》的書(shu) 麵采訪回複中稱,漢王在個(ge) 人消費市場的增速較快,但有一定的地域性,在東(dong) 部沿海地區,如北京、上海的個(ge) 人消費者增長速度明顯,但西部地區機構采購仍占較大的比例。
漢王方麵稱,為(wei) 迎合個(ge) 人消費市場的增長,漢王推出了N628、N620、F61等更適合個(ge) 人消費者的產(chan) 品。不過,本報記者查詢發現,以上三款搭載手寫(xie) 功能的產(chan) 品無一低於(yu) 2499元,而N628甚至高於(yu) 3000元。
與(yu) 競爭(zheng) 對手的定價(jia) 對比或許更為(wei) 直觀。自去年8月盛大入局之後,電子書(shu) 市場整體(ti) 均價(jia) 已被拖向千元之下。盛大定價(jia) 999元,在此之下有台電、酷比等品牌低價(jia) 產(chan) 品,在此之上,使用業(ye) 內(nei) 目前最好屏幕、且能提供免費3G接入的Kindle3水貨不過1300元左右,這些競爭(zheng) 者使得漢王在低端市場如遇“鐵索橫江”。
分析人士稱,去年一年漢王在電視廣告、戶外廣告方麵投入了大量資金,在提升漢王品牌價(jia) 值的同時,成本增幅也異常迅猛。同時,漢王的產(chan) 品線策略也是一個(ge) 值得關(guan) 注的因素。某消費電子廠商產(chan) 品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分析稱,漢王旗下電子書(shu) 產(chan) 品有多個(ge) 係列,型號眾(zhong) 多,相比隻有一款產(chan) 品的盛大和每代一款型號的Kindle,研發、開模、製造成本都更高。
這些因素都使得漢王在調整產(chan) 品價(jia) 格方麵的靈活性受損。一位漢王內(nei) 部高管對《每日經濟新聞》承認,前述狀況的確給拓展個(ge) 人消費市場形成了壓力。挑戰二:平台搭建硬件出身如何打造內(nei) 容牌?
相比電子書(shu) 終端市場的銷售,商業(ye) 模式的理順和內(nei) 容運營平台的搭建看起來更像漢王未來關(guan) 注的核心。漢王董事長特別助理張磊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在初期發展電子書(shu) 閱讀器之後,漢王的後兩(liang) 步將是數字出版及數字閱讀的布局。
不過,這對於(yu) 硬件製造商出身的漢王並不容易。
在電子書(shu) 銷售過程中,欲獲得更多的內(nei) 容支持,需要先獲得出版業(ye) 的支持。
眼下被提及較多的話題是漢王的預裝書(shu) 模式。作為(wei) 對消費者提供的增值服務,漢王等電子書(shu) 製造商會(hui) 在硬件中預裝一部分圖書(shu) 。不過,有出版業(ye) 人士認為(wei) ,漢王開出的價(jia) 格過於(yu) 低廉。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漢王對於(yu) 大多數預裝書(shu) 是以每本100元到300元的價(jia) 格買(mai) 斷一年數字版權預裝權,按100萬(wan) 台出貨量計算,每本書(shu) 每一份預裝成本可謂極度低廉。
同時,令出版業(ye) 不滿的是,漢王對於(yu) 預裝書(shu) 籍沒有實行“一書(shu) 一密”,即其預裝書(shu) 內(nei) 容可以導出。目前正跟漢王打官司的易博士CEO楊洪對此總結為(wei) :“出版社拿到了一年的保底,卻斷送了整本書(shu) 數字版權的未來”。
對於(yu) 預裝書(shu) 問題,漢王方麵有關(guan) 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稱,相關(guan) 預裝書(shu) 舉(ju) 措並沒有對具體(ti) 出版社的營收造成損失,並呼籲出版社對過去“資源依賴型”的運營模式作出改變。
一位出版業(ye) 人士稱,在電子書(shu) 閱讀興(xing) 起之初,出版業(ye) 對數字版權價(jia) 值確有理解不足,故將內(nei) 容賤賣,現在業(ye) 內(nei) 不少人士有意抱團要求電子書(shu) 製造商采取新的計價(jia) 方式,並要求實現“一書(shu) 一密”,以爭(zheng) 取更多權益。
漢王此前獲得了互聯網出版、發行等相關(guan) 資質,正致力於(yu) 搭建其自有的網上書(shu) 城,但目前起色並不明顯,書(shu) 城可提供的內(nei) 容仍難言豐(feng) 富。
一位行業(ye) 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上漢王自2009年年中後才開始加緊自由書(shu) 城的建設,並在其電子書(shu) 閱讀器終端上提供綁定用戶ID的功能。
漢王官方也對《每日經濟新聞》承認,目前漢王書(shu) 城的圖書(shu) 下載量還沒有想象的那麽(me) 巨大。不過漢王強調稱,以每天增長速度來看,還是很樂(le) 觀的。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漢王書(shu) 城目前的進展的確不甚理想,在官方宣稱的13萬(wan) 本書(shu) 籍、報刊資源中,下載次數第一位的書(shu) 籍累計下載次數不過7萬(wan) 次左右,而2000次的下載量就足以列入漢王書(shu) 城下載排行榜的前50位。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數據所提及的下載次數中包含了付費下載和免費下載量的總和,這一數據相比漢王100萬(wan) 台的銷量顯得的確不夠給力。挑戰三:跨領域摸索進軍(jun) Pad市場幾無優(you) 勢
多數業(ye) 內(nei) 人士都認同,在國內(nei) ,純個(ge) 人Eink電子書(shu) 閱讀器始終將是小眾(zhong) 市場,更多的局內(nei) 大佬均意在內(nei) 容運營領域,進而延展到多種數字閱讀設備平台。
易觀國際預計,2012年初左右,電子閱讀器市場銷量會(hui) 進一步提高,預計到2013年銷量將達到360萬(wan) 台。但相比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其他主流消費電子產(chan) 品,電子書(shu) 的市場需求量完全不值一提。同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市場的猛增也對Eink閱讀器市場形成了一定的壓力。
漢王科技在去年10月發布的當年三季報中就預告稱,全年淨利增幅將縮水,原因之一是去年四季度電紙書(shu) 產(chan) 業(ye) 受到平板電腦等相關(guan) 產(chan) 品衝(chong) 擊,導致公司電紙書(shu) 產(chan) 品的毛利率下降。
對於(yu) 漢王而言,在消費電子製造領域,僅(jin) 僅(jin) 依靠Eink電子書(shu) 終端顯然不夠。實際上,漢王自去年開始就在試圖推動平板電腦業(ye) 務,不過第一代產(chan) 品為(wei) X86架構,預裝Windows7產(chan) 品,這就決(jue) 定了其在功耗控製、續航能力方麵存在短板。而且,上述產(chan) 品曾高達7000多元的價(jia) 格使得實際購買(mai) 者很有限。
在剛剛結束的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漢王發布了基於(yu) androids係統、采用ARM核心芯片方案的平板電平板電腦產(chan) 品HPad,這顯然是在應對蘋果ipads的衝(chong) 擊。漢王董事長劉迎建對平板電腦業(ye) 務投入了極高熱情,將其與(yu) 電子書(shu) 、智能手機並稱為(wei) 漢王未來三大核心產(chan) 品之一。
有分析稱,在平板電腦市場,漢王將麵對更為(wei) 嚴(yan) 峻的形勢。畢竟,兩(liang) 大領域中競爭(zheng) 對手實力完全不能同日而語。在電子書(shu) 領域中,漢王無論是市場規模、上遊資源整合能力,均在行業(ye) 中領先,而在pad市場,麵對蘋果、三星、戴爾、聯想等一眾(zhong) 全球IT巨頭,漢王幾無優(you) 勢。
有麵板業(ye) 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舉(ju) 例稱,此前漢王曾囤積Eink麵板,使得盛大bambook一度原料缺貨。而在平板電腦領域,近日據Digitimes報道,蘋果已經囤積了2011年全球60%的觸摸屏產(chan) 量,其中包括4000萬(wan) 台ipads顯示屏幕。這已經給其他中小平板生產(chan) 商帶來了缺貨問題。對於(yu) 蘋果囤貨問題,漢王稱尚未對生產(chan) 帶來影響,畢竟,漢王規模尚不大。
對於(yu) 平板電腦領域的詳細策略,漢王方麵對記者表示,漢王TouchPad定位於(yu) 全功能商用平板電腦,Hpad則為(wei) 消費性產(chan) 品。不過據接近漢王人士稱,關(guan) 於(yu) 漢王pad具體(ti) 的機型和整體(ti) 策略暫時還沒有確定下來。
對於(yu) 這一新殺入的市場,漢王或許還有些舉(ju) 棋不定。最新動態漢王易博士訴訟不止每經記者謝曉萍徐潔雲(yun) 發自北京上海
漢王、易博士兩(liang) 巨頭之爭(zheng) 目前有了新的進展。針對漢王反訴易博士董事長楊洪一事,楊洪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漢王的反訴已經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一中院)以反訴的理由不成立駁回。雙方各執一詞
漢王公關(guan) 人士對此表示,一中院駁回反訴的真正原因是索賠100萬(wan) 元金額的標的不夠。“不過我們(men) 已經向海澱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楊洪應該收到法院的傳(chuan) 票了。”
“我們(men) 的確已經收到了傳(chuan) 票。”楊洪表示,易博士已在法定期限內(nei) 向法院提交了“管轄權異議書(shu) ”,同時指出漢王起訴的“虛偽(wei) 事實”不存在,希望法院撤消立案。
漢王在提交給法院的民事訴狀中如此敘述:漢王與(yu) 易博士均為(wei) 電子閱讀領域的經營者,具有直接的競爭(zheng) 關(guan) 係,易博士通過其網站、媒體(ti) 、手機短信發布損害漢王商業(ye) 信譽和商品聲譽的言論和文章,已經對漢王構成了不正當競爭(zheng) 。
此外,漢王在提交給一中院的民事反訴狀中還指出,在易博士對漢王提起訴訟後,楊洪還通過手機不斷向政府官員、業(ye) 內(nei) 單位、新聞媒體(ti) 等發布短信,宣傳(chuan) 易博士對漢王的起訴;更為(wei) 甚者,楊洪通過手機短信警告漢王的各地經銷商,稱銷售“漢王電紙書(shu) ”將可能被作為(wei) 共同侵權人,追究連帶賠償(chang) 責任。
針對漢王的指責,楊洪對此予以否認,“如果事實真的像漢王所說的,為(wei) 什麽(me) 一中院以證據不足予以駁回?”
漢王方麵回應稱,既然已經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就已經掌握了相關(guan) 的證據,具體(ti) 的事宜現在還不宜對外公布。
記者在漢王起訴書(shu) 中看到,漢王對易博士的訴訟所提出的商業(ye) 信譽損失、商品信譽損失及其他經濟損失也從(cong) 100萬(wan) 元降到了50萬(wan) 元。
楊洪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漢王起訴易博士捏造散布謠言所謂的“虛偽(wei) 事實”主要是漢王公司受到版權局、公安局、工商等部門的聯合執法查處,以及漢王因虛假宣傳(chuan) 被起訴。
楊洪認為(wei) 上述事實真實存在,易博士未捏造散布,根本不存在損害其商業(ye) 信譽和商品信譽的事實,漢王的起訴不符合法定受理的條件。
針對漢王的起訴,易博士方麵也提出了管轄權異議,請求海澱區法院駁回漢王公司的起訴。企業(ye) 擁抱行業(ye) 秩序
漢王易博士之訴的背後,昭顯著在主管部門政策規範之外,電子書(shu) 行業(ye) 開始從(cong) 企業(ye) 市場自身角度遠離山寨化、擁抱行業(ye) 秩序。
去年底開始,行業(ye) 已開始了淘汰和分化,在市場、政策雙門檻前,部分小企業(ye) 已開始退出,同時,不少企業(ye) 也開始選擇不同的演進方向。
其中,盛大的主攻目標極為(wei) 明確,即推動電子閱讀市場增溫,憑借其優(you) 勢資源,強化其在原創內(nei) 容生產(chan) 及內(nei) 容運營。
易博士與(yu) 華西村資本聯姻之後,開始推動與(yu) 傳(chuan) 統出版領域進行合作,積極鼓吹重訂利益分配遊戲規則。在個(ge) 人消費市場,規模不占優(you) 的易博士選擇了主打國學、棋譜等細分市場,同時開始悄悄布局農(nong) 村信息化方案。
易狄歐則開始聯合上遊資源製造及閱讀器方案提供商的產(chan) 業(ye) 鏈兩(liang) 端,並嚐試區域化布局。
至於(yu) 漢王,從(cong) 眼下的舉(ju) 動看,他們(men) 在電子書(shu) 、pad等硬件閱讀終端、內(nei) 容出版、內(nei) 容運營、解決(jue) 方案對外輸出等諸多方麵均有覆蓋。“我們(men) 是在全麵布局,但發展的輕重緩急如今也有考量安排。”張磊對《每日經濟新聞》稱。不過他沒有透露具體(ti) 的戰略安排理念,稱具體(ti) 的實踐還有待繼續探索。
相比在營銷端的高調,漢王於(yu) 此的沉默似乎顯得有點曖昧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