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yu) 中國的團購網站來說,已經到來的2011年注定將是不平靜的一年。團購鼻祖Groupon同國內(nei) 互聯網行業(ye) 巨頭騰訊聯手,再次圖謀中國的團購市場。
近日長城會(hui) 聯合總裁宋煒透露,Groupon中國已取好新名字“高朋”,將使用gaopeng.com作為(wei) 其官方域名。
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複也表示看好騰訊的巨大流量和Groupon的品質保證。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指出:“騰訊具有流量和用戶資源方麵的優(you) 勢,而Groupon擁有成功的團購網運作經驗,兩(liang) 者結合如果能夠成功探尋到適合國內(nei) 市場的團購模式,將會(hui) 給中國本土的團購企業(ye) 造成很大的衝(chong) 擊。”
門戶的集體(ti) 敗退
2010年是中國團購網站飛速發展的一年,無論是鈔票還是人氣,團購網站都賺得盆滿缽滿。
團購導航網站團800近日公布的《2010年團購市場統計報告》顯示,2010年12月國內(nei) 網絡團購銷售額一舉(ju) 突破4.01億(yi) 元,有確切追蹤數據的6~12月累計達17.85億(yi) 元,月度複合增長率高達18%。“考慮到網絡團購是2010年3月在國內(nei) 興(xing) 起並高速增長的,3~5月19家主流團購網站銷售額合計大概1.3億(yi) 元,因此2010年全年團購銷售總計約20億(yi) 元。”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介紹。
國內(nei) 的三大(百度有啊、騰訊QQ團、淘寶聚劃算)、三小(新浪團、網易團長、搜狐愛家團)也盯上了這塊肥肉,紛紛殺入團購市場。
騰訊於(yu) 去年夏天涉水團購,推出“QQ團”。當時曾經有團購網站員工私下對記者表示:“如果騰訊用彈窗的方式宣傳(chuan) 自己的團購網站,那麽(me) 很快他們(men) 就將在團購網站行業(ye) 裏一統江湖。”
騰訊的老對手、奇虎360的總裁周鴻禕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看好騰訊的團購,“騰訊有幾個(ge) 業(ye) 務是比較成熟的,比如Q幣支付、通過賬號登陸了解到的用戶消費習(xi) 慣、QQ群。這些都是騰訊進入團購市場的優(you) 勢。”
外界的看好並沒有給騰訊的團購帶來好運。從(cong) 相關(guan) 統計來看,目前騰訊的用戶活躍程度遠遠低於(yu) 同類網站,讓人大跌眼鏡。
“團購網站能否成功的核心在線下。”團購網站拉手網的創始人吳波對《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一語道破:“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運營團隊才能讓團購網站健康的發展。和傳(chuan) 統互聯網企業(ye) 不同,團購網站更重要的是需要線下投入大量的運營人員、商務談判人員、商戶資源等,而傳(chuan) 統互聯網行業(ye) 更看重工程師。”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正是根深蒂固的互聯網思維讓騰訊QQ團的發展陷入泥沼。
團購雖然看似進入門檻低,但實際要獲得成功卻需要線下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與(yu) 專(zhuan) 心做團購的拉手網、糯米網、滿座網等相比,騰訊線下投入的缺失讓他們(men) 的商戶資源一度出現斷檔,商務談判人手不足等因素讓QQ團處於(yu) 慘淡經營。
不僅(jin) 僅(jin) 是騰訊,國內(nei) 另外幾家大型網站進入團購行業(ye) 也不順利。根據數據分析機構締元信《2010年中國網絡團購用戶研究報告》統計數據,目前市麵上最受用戶喜愛的幾大團購網站中,四大門戶所開設的團購頻道無一入選。
事實證明,到目前為(wei) 止,站在團購行業(ye) 前列的依然是那些專(zhuan) 心做團購的網站,而不是那些背後有著用戶、資金等優(you) 勢的門戶網站。
洗牌早已開始
團800近日公布的《2010年團購市場統計報告》顯示,去年年底國內(nei) 團購網站已達1726家,平均每天誕生5.7家團購網站,行業(ye) 站點數增速大幅高於(yu) 其他行業(ye) 網站,這種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當年的SNS和網頁遊戲。
團購網站成為(wei) 投資熱點,幾乎每天都有新成員進入這一市場。
艾瑞分析認為(wei) ,當用戶的商業(ye) 模式達到一定程度以後,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實現規模化複製,這就造成了現在千團大戰、萬(wan) 團大戰的現象。
但中國團購網站的風生水起,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隻是複製了Groupon的成功盈利模式。
物極必反,同一種操作、盈利模式的過度複製導致了國內(nei) 團購行業(ye) 亂(luan) 象橫生,團購的發展已進入了瓶頸階段。
淘智網CEO龔兵認為(wei) ,團購行業(ye) 的瓶頸在於(yu) 上千家團購網站的模式都非常類似,全都是利用每日一團或者每日幾團這種商業(ye) 模式,商家不可能長期僅(jin) 僅(jin) 以價(jia) 格的降低來做銷售和廣告,這樣的商業(ye) 模式並不持久。
無論是拉手、美團、F團,24券、窩窩團等一線品牌,還是團酷、搜團等二、三線品牌,它們(men) 所謂的超值驚喜、性價(jia) 比等概念都如出一轍。
現下的團購網站每日成單率已經大大降低,除了抽獎等活動型產(chan) 品之外,已經很少能看到動輒上萬(wan) 的大額成交記錄。
李開複認為(wei) ,眾(zhong) 多模仿者會(hui) 使團購網站陷入到“價(jia) 格競爭(zheng) 、利潤下降”的惡性循環中。
李開複對這種模式的可持續性也提出了質疑:“就算每個(ge) 大城市做一個(ge) ,總營業(ye) 額也有限。”團購網站“每天推出一款團購產(chan) 品”的模式,似乎給自己的成長設了天花板。
另外,在經曆了2010年的瘋狂發展以後,團購行業(ye) 的諸多弊端在去年年末開始集中體(ti) 現:信用體(ti) 係的缺失、網站同質化嚴(yan) 重無疑是遏製團購網站發展的重中之重,一些資質不夠的參與(yu) 者借助團購概念兜售低質產(chan) 品甚至惡意圈錢出逃。而一些中型團購網站則開始陷入到底是選擇垂直領域還是挑戰大型團購網站的尷尬之中。
團寶網負責人任春雷接受采訪時曾說,團購行業(ye) 洗牌隻是早晚問題,它是一個(ge) 必然,無非是時間點的問題。任春雷認為(wei) ,在兩(liang) 個(ge) 時間點會(hui) 比較明顯:今年的2、3月份,一些小的網站就不再存在;過了今年上半年,缺乏競爭(zheng) 實力的網站可能就會(hui) 退出這個(ge) 市場。從(cong) 現在的情況來看,這個(ge) 預測極有可能成為(wei) 現實。
根據中國互聯網流量大盤CNZZ數據中心的統計,2010年第四季度團購行業(ye) 站點數增速盡管仍大幅高於(yu) 其它行業(ye) 網站,但已然不再有2010年第一季度大幅增長的勢頭。
這表明,團購網站在經曆了一擁而上的衝(chong) 動之後,正逐漸回歸理性。
現在騰訊和Groupon攜著龐大用戶資源和資金資源呼嘯而來,無疑將推動團購行業(ye) 洗牌活動的快速開始。
創新是必須的
看起來中國的團購行業(ye) 有些悲觀。但從(cong) 積極的角度來看,Groupon與(yu) 騰訊攜手卻帶來很多想象空間。
創新是生存的唯一法則。唯有創新,才可能擺脫Groupon帶來的陰影,真正在大洗牌中站穩腳跟。
一些有遠見的團購網站已然悄然開始了去Groupon化的動作。
“Groupon是一種形式,未來肯定會(hui) 有深層次應用的植入。”滿座網的創始人馮(feng) 曉海宣稱,滿座網未來可能是“長得最不像Groupon的”。馮(feng) 曉海認為(wei) ,再過一段時間,國內(nei) 的團購網站就該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方向。
在今年年初舉(ju) 行的互聯網產(chan) 業(ye) 年會(hui) 上,吳波表示:“未來的團購網站將更多地具有社交網站方麵的屬性,這對提高用戶黏性非常有好處,也有助於(yu) 發揮團購網站的地域性優(you) 勢。”
隨後吳波解釋說:“之所以有這個(ge) 思索是因為(wei) 拉手網組織了很多線下的活動,覺得這個(ge) 社交模式還是不錯的。拉手網一直在做創新,希望能夠讓這個(ge) 行業(ye) 更加健康快速地發展。SNS屬性會(hui) 讓團購網站加分而不是減分。”
對此,中國互聯網專(zhuan) 家謝文一針見血地指出:“社交屬性隻是團購網站的細枝末節,團購網站還是要把自己的核心競爭(zheng) 力——電子商務方麵的環節搞好,這才是第一位的。”
“創新的一大挑戰在於(yu) 找到一種方法,將頭腦中的僵化思維清理出去。”Groupon創始人梅森認為(wei) ,“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盲從(cong) 於(yu) 固有經驗。”
去年,Groupon推出了2.0平台。在這個(ge) 平台上,商戶可以自主發布團購信息,並與(yu) 消費者互動。但是當用戶希望能夠與(yu) 其現實生活中的好友分享其在Groupon上的團購經驗時,他們(men) 不得不借助Facebook或者Twitter,因為(wei) 他們(men) 的好友都在那裏,而不是在Groupon上。
為(wei) 彌補社交短板,2011年,Groupon通過收購社交網絡公司、開通專(zhuan) 門的社交欄目等途徑,使社交應用與(yu) 團購深度融合,提升用戶忠誠度,將注冊(ce) 用戶留在Groupon。這也正是他們(men) 選擇與(yu) 騰訊牽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