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年伊始,公眾(zhong) 環境研究中心、達爾問、自然之友、環友科技中心等36家環保NGO發布了《IT行業(ye) 重金屬汙染調研報告(第四期) 蘋果特刊》,針對蘋果公司的代工廠汙染導致多名員工中毒事件,提出了“拯救‘白雪公主’,為(wei) ‘蘋果’清毒”的倡議。早在2010年4月,這36家環保組織便已就該問題向蘋果等29家國際知名IT品牌提出質疑。經過9個(ge) 月的沉默,蘋果於(yu) 2月15日對此事首度表態:承認其供應商確實存在違規使用有害物質的情況。據公眾(zhong) 環境研究中心透露,至少還有4家“疑似蘋果供應商”存在違規使用有害物質的信息,他們(men) 將對此做進一步的調查。”
>>緣起數據庫中
發現線索
2010年4月,國內(nei) 民間環保組織聯合發布了第一期《IT品牌供應鏈重金屬汙染調研》,報告指出29家IT品牌的供應鏈有汙染現象。牽頭該項目的是公眾(zhong) 環境研究中心。據中心主任馬軍(jun) 介紹,早在2006年,公眾(zhong) 環境研究中心就創建了中國水汙染地圖和中國空氣汙染地圖兩(liang) 個(ge) 數據庫,記錄了全國各地3萬(wan) 餘(yu) 家企業(ye) 環境違規超標信息。
經過梳理,馬軍(jun) 發現許多國際大牌IT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中的生產(chan) 企業(ye) 存在重金屬排放超標的問題,萌生了對IT產(chan) 品製造業(ye) 重金屬排放情況進行調研並形成報告的念頭,希望IT品牌對此產(chan) 生重視。
“這樣的代工企業(ye) 數量很多,比如鬆下有4000多家供應商,西門子有1萬(wan) 家供應商,環保組織的力量和資源有限,不可能一一進行督促。”由此,環保組織才決(jue) 定將品牌廠商作為(wei) 切入點。
2010年初,公眾(zhong) 環境研究中心與(yu) 自然之友、達爾問、環友科技等環保組織聯合,決(jue) 定利用發布IT品牌供應鏈汙染的調研報告的機會(hui) ,要求IT品牌監管自己產(chan) 業(ye) 鏈上企業(ye) 的汙染問題,並督促企業(ye) 進行整改。
在參與(yu) 發布《IT品牌供應鏈重金屬汙染調研》的36家環保組織中,重金屬汙染調查的調研和報告內(nei) 容主要由公眾(zhong) 環境研究中心完成。
在2010年4月發布第一期調查報告後,36家NGO向29家IT企業(ye) 發出信件,開始了長達9個(ge) 月的溝通和對話。
9個(ge) 月以來,28家企業(ye) 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回應,隻有蘋果公司以“不能透露供應鏈信息”為(wei) 由,始終拒絕正麵回複。
>>探訪 醫院采訪中毒工人
據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每日經濟新聞》及《經濟觀察報》等媒體(ti) 報道,為(wei) 蘋果等多個(ge) 知名IT品牌代工的聯建(中國)科技有限公司違法使用有毒化學溶劑正己烷擦拭手機顯示屏,忽視現場的職業(ye) 危害防治與(yu) 員工的防護,造成多名員工中毒。據該企業(ye) 員工反映,中毒事件正是發生在蘋果代工的車間。而涉嫌為(wei) 蘋果公司代工的運恒五金公司,也有員工用“正己烷”擦手機LOGO而中毒。為(wei) 了得到確切的信息,馬軍(jun) 和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創辦人馮(feng) 永鋒於(yu) 2010年12月中旬前往蘇州調研。
在蘇州第五人民醫院,馬軍(jun) 和馮(feng) 永鋒采訪了4位正己烷中毒的受害者,他們(men) 都曾是聯建科技和運恒五金的員工,如今卻隻能躺在醫院裏接受痛苦的治療。據馬軍(jun) 和馮(feng) 永鋒當時了解的情況,因為(wei) 這種情況而住院的病人保守估計有70到80名。
由於(yu) 種種限製,他們(men) 沒能進入聯建科技的工廠車間進行觀察,而僅(jin) 僅(jin) 是對中毒員工的探訪,已經令人觸目驚心。按照醫生的診斷,他們(men) 得的是“職業(ye) 性慢性中度正己烷中毒”。來自黑龍江的女孩古玉,到工廠工作4個(ge) 月身體(ti) 就不行了,病得很嚴(yan) 重。父親(qin) 把她接回了老家,全國四處求醫都治不好。最後在上海檢查才發覺可能是職業(ye) 病,於(yu) 是折回蘇州住院,病情嚴(yan) 重時古玉連路都不能走了。
對於(yu) 員工中毒的反應,各個(ge) 企業(ye) 也大有不同,聯建科技支付了員工在住院期間的工資和治療費用;運恒五金則給員工每月500元,還時常拖欠。無論是聯建科技還是運恒五金的中毒員工,都在為(wei) 傷(shang) 殘評級的事情而發愁。“社會(hui) 各領域對他們(men) 的事情都‘愛莫能助’。”馮(feng) 永鋒在采訪文章中寫(xie) 道。
>>發布 短片揭示傷(shang) 害現實
2011年1月20日,36家環保組織召開針對蘋果的第四期報告——《IT企業(ye) 環境責任“蘋果專(zhuan) 場”創意會(hui) 》,提出“拯救‘白雪公主’,為(wei) ‘蘋果’清毒”。報告指出,蘋果企業(ye) 引以為(wei) 豪的《供應商行為(wei) 準則》實已成為(wei) 空話。這份《準則》的第一段寫(xie) 道:“蘋果承諾確保供應鏈有安全的工作條件,確保工人受到尊重並享有尊嚴(yan) ,同時確保生產(chan) 過程對環境負責。”然而,36家NGO認為(wei) ,“安全生產(chan) ”“環境責任”“工人尊嚴(yan) ”三個(ge) 方麵,在中國的蘋果供應商中,均能找到不同程度的違規現象。
在會(hui) 上,一段名為(wei) 《蘋果的另一麵》6分鍾視頻短片揭示蘋果的供應鏈存在嚴(yan) 重的環境汙染及勞工傷(shang) 害的問題,並將焦點直接落在蘋果代工人員身上。視頻中,一名女工說,她因使用有毒化學試劑正己烷擦拭蘋果配件而落得終生殘疾:“希望蘋果能管管我們(men) 。”
“揭示蘋果的另一個(ge) 麵孔,並非是要打垮這個(ge) 品牌,相反,我們(men) 願意看到這樣一個(ge) 在技術和設計上都充滿獨創精神的品牌,能夠作出改變。”眾(zhong) NGO說出自己的心聲。他們(men) 在現場號召消費者一同寫(xie) 信,還邀請大家前往事發當地,探望受傷(shang) 的女工,並積極參與(yu) 更多蘋果疑似供貨商的違規調查。
>>回應 蘋果認錯不夠積極
2月15日,蘋果公司發布了2011年度“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公布了供應商聯建科技137名員工正己烷中毒事件。對此,馬軍(jun) 稱,此前蘋果一直以拒絕透露供應鏈信息為(wei) 由回避,或表示不能確定出現中毒事件的聯建科技是其供應商,要求環保組織提供證據證明聯建與(yu) 蘋果公司的供貨關(guan) 係,現在出台的報告可以視為(wei) 對環保組織的間接回應,“比起往年,應該說蘋果已經有所進步。”但馬軍(jun) 同時也提出,蘋果對在華供應商的生產(chan) 和管理上其實都有幹預的,出了事卻把責任全推給供應商,有逃避責任之嫌。
36家環保組織認為(wei) ,“蘋果”在其《供應商行為(wei) 準則》中承諾確保供應鏈有安全的工作條件,確保工人受到尊重並享有尊嚴(yan) ,同時確保生產(chan) 過程對環境負責的承諾已成空話,蘋果仍需加強在中國供應商的管理和幹預。
馬軍(jun) 表示,《IT品牌供應鏈重金屬汙染調研》提到的其他企業(ye) 已經開始利用中國環境監管記錄去進行檢索自己的供應商,並作出相應整改,而蘋果並未在發布的報告中表示如何加強供應鏈管理的問題。如果IT品牌在采購中隻問價(jia) 格不問環境表現,就會(hui) 變相鼓勵供應商降低標準贏得訂單,而聯建科技違法使用正己烷正是悲劇發生的直接原因。“蘋果對在華供應商的工作介入較深,他們(men) 是可以做到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的。”
>>未來 進一步調查供應商
據馬軍(jun) 透露,目前還掌握了至少有4家“疑似蘋果供應商”存在違規使用有害物質的信息,未來將對此做進一步的調查,如果蘋果沒有積極有效的行動來改善目前出現的問題,環保組織將繼續公布這些最終經過核實的信息。
“認識問題是解決(jue) 問題的第一步,企業(ye) 僅(jin) 做到回應是不夠的,最終希望這些IT品牌及時有效地識別那些超標違規的供應商,找到一個(ge) 係統的解決(jue) 方案,這才是最重要的。”馬軍(jun)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