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八成多晶矽企業麵臨淘汰

醞釀並爭(zheng) 議了一年多的《多晶矽行業(ye) 準入條件》(以下簡稱《條件》)終於(yu) 趕在春節前公布,這是繼2009年國務院將多晶矽列入“產(chan) 能過剩”黑名單並停止審批後,首次對多晶矽產(chan) 業(ye) 鬆綁。

然而這份行業(ye) “底線”出台不久,就被業(ye) 內(nei) 多數中小企業(ye) 認為(wei) 過於(yu) 嚴(yan) 格。特別是《條件》提出到的2011年底的電耗限期整改令,令一批中小企業(ye) 麵臨(lin) 被淘汰的命運。

有關(guan) 專(zhuan) 家對本報記者表示,嚴(yan) 格執行該標準,整改後符合條件的企業(ye) 不會(hui) 超過10家,80%左右的企業(ye) 將被淘汰。

從(cong) 嚴(yan) 的“條件”

2009年9月26日,國務院曾發布多部委聯合擬定的38號文--《關(guan) 於(yu) 抑製部分產(chan) 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引導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若幹意見》,該文件將多晶矽列入“產(chan) 能過剩”黑名單,同時停止對多晶矽擴產(chan) 項目的審批。

此後,多晶矽和光電行業(ye) 進入沉寂期。直至2010年1月,開始對《條件》進行討論,此文件一度被認為(wei) 是行業(ye) 鬆綁的國家態度,然而直到今年春節,由工信部、發改委和環保部聯合製定的《條件》才最終得以麵世。

“我們(men) 基本上跑遍了全國所有集中多晶矽企業(ye) 的地方進行調研,聽取了包括地方政府和企業(ye) 的各方意見,可以說,最終出台的東(dong) 西已經得到了他們(men) 充分的認可,尤其是一些大企業(ye) 。這個(ge) 文件的出台不是限製,而是規範和引導。”一位工信部官員對本報記者表示。

按照工信部電子司的調研,全國多晶矽行業(ye) 目前計劃投資總額超過1300億(yi) 元,實際投資僅(jin) 為(wei) 400億(yi) 元,在建項目設計產(chan) 能達到6萬(wan) 多噸。

“這足見國內(nei) 多晶矽行業(ye) 的投資衝(chong) 動有多大,但是我們(men) 真正掌握核心技術,能夠最終形成規模的卻很少。”該官員表示,“因此,這個(ge) 政策是經過市場討論研究出來的,而不是政府拍腦袋製定的,對於(yu) 行業(ye) 裏真正做起來的大企業(ye) 來說,可以說是一種扶持,而不是打壓。”

正如上述官員所說,《條件》出台意在培育大企業(ye) ,記者采訪的幾家多晶矽中小企業(ye) 普遍認為(wei) 《條件》出台後壓力很大。

中小企業(ye) 爭(zheng) 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liang) 點,一個(ge) 是《條件》規定太陽能級多晶矽項目每期規模要大於(yu) 3000噸/年,一個(ge) 是新建和改擴建項目投資中最低資本金比例不得低於(yu) 30%。

《條件》出台後,有大企業(ye) 認為(wei) 國內(nei) 不少企業(ye) 的項目規模已達到5000噸/年,3000噸/年的規模相對較低,而小企業(ye) 則認為(wei) 很難在短時間內(nei) 從(cong) 現有的幾百噸的規模一下跳至3000噸/年。

“文件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培育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大企業(ye) 。”一家多晶矽生產(chan) 小企業(ye) 銷售經理對記者表示,“但目前國內(nei) 80%以上的多晶矽生產(chan) 企業(ye) 是中小企業(ye) ,他們(men) 的單線產(chan) 量隻有幾百噸,直接淘汰掉現有生產(chan) 線形成3000噸的規模,資金上壓力較大。”

該人士告訴記者,自38號文件出台後,各大銀行基本上已經停止對多晶矽項目的放貸,而新的門檻又提出“新建和改擴建項目投資中最低資本金比例不得低於(yu) 30%”的規定,這無異於(yu) 雪上加霜。

他給記者算了筆賬,1000噸生產(chan) 規模投資約在7億(yi) 元至8億(yi) 元,3000噸的建設規模、30%的最低資本金就是6.3億(yi) -7.2億(yi) 元左右,這對於(yu) 已經沒有貸款來源的中小企業(ye) 又是一堵牆。

對此,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hui) 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目前國內(nei) 投產(chan) 的多晶矽企業(ye) 有25家,在建的28家,“這些企業(ye) 最後能達標符合條件的,不會(hui) 超過10家。”也就是說,80%左右的多晶矽生產(chan) 企業(ye) 將在這次洗牌中淘汰。

此外,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該文件已經被工信部從(cong) 網站上“隱藏”,《文件》將再做修改後與(yu) 科技部等部委會(hui) 簽後生成新的文本放到網站發布。記者在工信部網站上看到,該文件已搜索不到,但在搜索引擎上搜索該文件名稱,還可以看到工信部掛出的 《條件》全文鏈接。

不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工信部官員否認了“再次會(hui) 簽”,他表示,文件出台前已經過各部委審議,並報送國務院審批才發布,不可能說改就改。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