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CPI(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權重構成中占比最大的食品類,隨著進口大豆價(jia) 格的持續上漲,多數企業(ye) 預計,未來一旦原材料價(jia) 格繼續上漲,企業(ye) 無法轉移成本壓力,可能將帶動食用油、豬肉、雞蛋等產(chan) 品價(jia) 格走高。
進口大豆價(jia) 格仍存上漲空間
昨日,海關(guan) 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中國大豆進口呈現量價(jia) 齊增的態勢,當月大豆進口514萬(wan) 噸,同比增長26%,進口均價(jia) 為(wei) 每噸558.1美元,同比上漲20.4%。分析人士預計,後續進口大豆價(jia) 格還將提升,每噸達到4700元人民幣左右,這可能會(hui) 使以大豆為(wei) 原料的食用油、豬肉、雞蛋價(jia) 格出現連鎖漲價(jia) 的情況,急需決(jue) 策部門未雨綢繆。
市場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從(cong) 目前的情況來看,進口大豆價(jia) 格上漲預期仍較強。現在國外玉米與(yu) 大豆比價(jia) 為(wei) 1:2,正常比價(jia) 為(wei) 1:2.5,這意味著目前大豆價(jia) 格偏低,國外有分析預測,大豆價(jia) 格將從(cong) 目前的每蒲式耳1400美分左右漲至1600美分。
2010年,中國進口大豆數量達到5480萬(wan) 噸,創曆史紀錄。分析人士認為(wei) ,今年大豆進口數量可能比2010年更多,“2010年國產(chan) 大豆價(jia) 格與(yu) 土豆、玉米等糧食作物相比,漲幅較小,比較效益較低,去年國產(chan) 大豆種植麵積估計較往年減少10%左右,今年如沒有強力措施幹預,東(dong) 北地區國產(chan) 大豆種植麵積不樂(le) 觀,這將拉升對進口大豆的需求。”上述人士指出。
美國農(nong) 業(ye) 部2月10日發布的世界農(nong) 產(chan) 品[17.97 0.56%]供需報告顯示,2010/2011年度,預計中國大豆產(chan) 量為(wei) 1440萬(wan) 噸,而2009/2010年度和2008/2009年度中國大豆的產(chan) 量分別是1470萬(wan) 噸和1554萬(wan) 噸,數量逐年減少。
市場人士表示,目前通脹預期依然較強,今年1月份的進口大豆價(jia) 格量價(jia) 齊增,表明大豆加工企業(ye) 看好大豆價(jia) 格的走勢,目前國際市場上大豆的價(jia) 格隻有每蒲式耳1400美分左右,假如未來真的漲到1600美分,現在進口的企業(ye) 就有利可圖了。
食用油價(jia) 格承受壓力
進口大豆價(jia) 格上漲將給食用油價(jia) 格帶來強大壓力。有關(guan) 部門春節前後多次出手以定向銷售菜籽油、國家和地方臨(lin) 時儲(chu) 備大豆等形式調控市場,保證市場供應,食用油現貨市場基本保持穩定。但是,中國食用油生產(chan) 所需要的主要原料大豆、棕櫚油等都需要進口,今年春節前後,國際市場大豆、棕櫚油價(jia) 格出現上漲,帶動大連商品交易所豆油、棕櫚油期貨上漲,兩(liang) 大油種價(jia) 格已經突破2010年11月份高點,都停留在每噸1萬(wan) 元以上的高位,而此前的棕櫚油一度每噸隻有6000元左右;幾大主要食用油生產(chan) 企業(ye) 已經出現由於(yu) 原料成本增加,利潤縮水現象,一旦原料價(jia) 格繼續上漲,企業(ye) 無法支撐,食用油價(jia) 格或突破控製。
市場人士表示,國家手中還有約500萬(wan) 噸臨(lin) 時儲(chu) 備大豆,如果以低於(yu) 進口大豆的價(jia) 格投放到市場,不僅(jin) 減少對進口大豆的需求,也將減弱食用油價(jia) 格上漲的壓力。另一分析人士則表示,東(dong) 北大豆目前還未到種植時節,有關(guan) 部門可以適度提高國產(chan) 大豆的收購價(jia) ,提高農(nong) 民大豆種植的收益預期,從(cong) 而遏製大豆種植麵積下滑的趨勢,國產(chan) 大豆產(chan) 量提升,食用油價(jia) 格上漲的可能性也將有所減弱。
下遊肉蛋製品或現聯動上漲
進口大豆壓榨後除提供食用油外,另一主要產(chan) 品是豆粕,進口大豆價(jia) 格上漲,帶動了豆粕價(jia) 格上漲,加上玉米、小麥近期也出現上漲苗頭,豬肉、雞蛋、雞肉價(jia) 格可能出現聯動上漲效應。
一家大型肉製品企業(ye) 高管對記者表示,春節後由於(yu) 豆粕等生豬飼料價(jia) 格上漲,生豬出欄數量出現緊張狀況,豬肉製品企業(ye) 利潤率一般下降一半左右,僅(jin) 有3%~5%的水平,如果沒有強力調控措施,肉製品企業(ye) 將不得不提高豬肉價(jia) 格,以應對成本上漲的壓力,預計漲幅在10%左右。
中科易恒(北京)現代農(nong) 牧信息技術研究院(下稱“中科易恒”)的監測數據顯示,春節期間,飼料成本穩中略升,全國養(yang) 殖戶拿到的玉米、豆粕、配合料價(jia) 格分別為(wei) 2.02元/公斤、3.53元/公斤和2.64元/公斤,同比分別上漲12.36%、1.73%和6.02%。在飼料等因素的作用下,全國豬肉平均價(jia) 大幅上漲。今年第5周,豬肉價(jia) 格曾漲至22.96元/公斤;第6周為(wei) 22.65元/公斤,已連續18周在20元/公斤以上,與(yu) 2010年第6周17.64元/公斤相比,同比上漲28.4%,為(wei) 2008年9月份以來最高價(jia) 。
中科易恒首席分析師馮(feng) 永輝說,春節後一般是豬肉消費的淡季,今年之所以“淡季不淡”,除了大豆等飼料原料價(jia) 格上漲以外,春節前的12月份,有關(guan) 部門向市場投放了一定量的政策性儲(chu) 備豬肉,一定程度上抑製了豬價(jia) 的上漲空間,然而當前中國生豬市場基本麵為(wei) 供求關(guan) 係趨緊,存在一定的缺口,存欄、出欄不足,春節後豬價(jia) 並未出現明顯下跌苗頭,依然堅挺且小幅上漲,呈現出一種漲價(jia) 滯後的現象。
而發改委公布的今年1月份全國36個(ge) 大中城市集市豬精瘦肉、牛肉、羊肉、雞蛋平均零售價(jia) 格分別為(wei) 每500克12.87元、17.57元、22.03元、4.85元;到春節後的2月11日,上述產(chan) 品平均零售價(jia) 格分別為(wei) 13.68元、19.53元、23.01元、4.92元,價(jia) 格整體(ti) 不降反升。
南方一家大型養(yang) 殖企業(ye) 的高管告訴記者,大豆等飼料原料價(jia) 格上漲會(hui) 有一定的滯後效應,大型養(yang) 殖企業(ye) 一般會(hui) 準備1~2個(ge) 月的飼料原料,出欄的肉雞、雞蛋等價(jia) 格暫時不會(hui) 上調,此後如果沒有相關(guan) 的調控措施,企業(ye) 隻能通過提高雞肉、雞蛋的出廠價(jia) 來應對變化的市場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