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底以來一直備受低價(jia) 進口大豆衝(chong) 擊的國產(chan) 大豆終於(yu) 迎來少見的“黃金時刻”。中華油脂網信息主編郭清保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從(cong) 去年11月左右開始,進口大豆價(jia) 格一路走高,而同期國產(chan) 大豆價(jia) 格變化幅度不大,最終導致目前國產(chan) 大豆價(jia) 格比進口大豆每噸便宜200元~300元。
而這直接帶來國儲(chu) 大豆拍賣的成交高紀錄。2月11日,黑龍江拍賣約8萬(wan) 噸地方儲(chu) 備大豆,成交率達到74%,創下2010年12月份以來黑龍江地方儲(chu) 備大豆拍賣的成交率最高紀錄。
分析人士表示,由於(yu) 通脹預期仍然存在,大豆等糧油原料加工後的終端產(chan) 品價(jia) 格如大豆油等上漲幅度受到國家宏觀調控,受影響不會(hui) 太大,而原料上漲成本消化難度大,如果加工企業(ye) 現金充足,在低價(jia) 位購進糧油原料,存儲(chu) 一段時間後出售,可能比做加工的利潤空間更大。
今年春節假期後,國內(nei) 外大豆期貨價(jia) 格均上演了一波上漲行情。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今年3月份交貨的大豆期貨在2月9日一度衝(chong) 破每蒲式耳1450美分的高點,2月11日,該種大豆期貨收市的價(jia) 格停留在每蒲式耳1416美分的高點,與(yu) 2010年6月份每蒲式耳約900美分的價(jia) 格低點相比,上漲幅度達到約57%。2月9日到11日,大連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貨主力合約之一的“豆一1109”連續三天上漲,2月11日的結算價(jia) 格達到每噸4591元。
郭清保認為(wei) ,雖然大豆生產(chan) 目前並沒有遭遇災害天氣,但是受小麥遭遇連續幹旱等消息的影響,市場預期大豆價(jia) 格也將上漲,加上目前國產(chan) 大豆價(jia) 格比進口大豆便宜,因此黑龍江地方儲(chu) 備大豆拍賣能創下成交率74%的新高。
郭清保介紹,目前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jia) 每噸4200元左右,今年3月船期的進口大豆成本測算價(jia) 在每噸4700元左右,而國產(chan) 大豆現在站台收購價(jia) 每噸3800元,入廠價(jia) 每噸3900元~4000元,比進口大豆每噸便宜200元~300元,具有價(jia) 格優(you) 勢。東(dong) 北國產(chan) 大豆價(jia) 格較為(wei) 便宜的主要原因是當地養(yang) 殖業(ye) 不景氣,對大豆的需求不旺。
一位大豆加工企業(ye) 的負責人說,在目前的價(jia) 格形勢下,加工國產(chan) 大豆後運到南方市場確實有盈利機會(hui) 。
東(dong) 北一家大豆加工企業(ye) 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大豆加工的主要產(chan) 品之一豆粕為(wei) 例,黑龍江目前豆粕的價(jia) 格在每噸3000元~3100元,南方市場豆粕的價(jia) 格每噸3400元~3500元,隻要能把豆粕運出去,盈利是有可能的。這位負責人預計,今年大豆價(jia) 格可能是最近2~3年比較好的一年,因此該企業(ye) 最近參與(yu) 了黑龍江地方儲(chu) 備大豆的拍賣,購買(mai) 了1萬(wan) 噸左右的大豆,如果不是銀行信貸緊縮,該企業(ye) 會(hui) 購買(mai) 更多的大豆。
雖然盈利前景在望,但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擔憂大豆加工後的產(chan) 品無法大量運往南方市場,他說:“火車車皮現在非常緊張,除了正常的運費,要申請到車皮,每噸貨物還得額外支付10元~50元左右的請車費,加上這筆支出,利潤要扣掉一大塊;用汽車運輸費用也很高,交通運輸是個(ge) 大問題。”
國產(chan) 大豆比進口大豆便宜將為(wei) 中國儲(chu) 備糧管理總公司(中儲(chu) 糧)約500萬(wan) 噸國家臨(lin) 時儲(chu) 備大豆出庫提供一個(ge) 良好的機會(hui) 窗口。這些臨(lin) 時儲(chu) 備大豆2008年前後被收購入庫,此後由於(yu) 進口大豆價(jia) 格比國產(chan) 大豆便宜,有關(guan) 部門組織的國家臨(lin) 時儲(chu) 備大豆拍賣多次流拍,而這批大豆的儲(chu) 存壽命也即將到期,出庫壓力較大。
多位分析人士還指出,食用油等糧油產(chan) 品是社會(hui) 生活必需品,眼下通脹預期仍然存在,雖然大豆等原料價(jia) 格上漲,但是作為(wei) 終端產(chan) 品的食用油等價(jia) 格麵臨(lin) 宏觀調控,加工企業(ye) 原料價(jia) 格上漲的壓力不能通過終端產(chan) 品價(jia) 格上漲來消化,加工企業(ye) 的利潤空間縮小,如果純粹從(cong) 盈利的角度來看,假如加工企業(ye) 手頭有足夠的現金,不妨在價(jia) 位較低的時候大量購進大豆等原料,存儲(chu) 一段時間後在價(jia) 格較高的位置拋出,或者在終端食用油等產(chan) 品價(jia) 格上漲時再加工成成品,盈利可能會(hui) 更多一些。
似乎已經意識到市場囤積糧油原料獲利的心態,有關(guan) 部門在臨(lin) 時儲(chu) 備大豆、菜籽油、托市小麥等投放市場的過程中,采取了定向銷售的方式,隻有部分企業(ye) 有資格獲得糧油原料,並且要求這些參與(yu) 定向銷售的企業(ye) 在指定時間內(nei) 將原料加工完畢後,終端產(chan) 品必須限期向市場供應。
不過,郭清保告訴記者,國產(chan) 大豆的價(jia) 格優(you) 勢能夠持續多長時間很難判斷,其中有兩(liang) 個(ge) 變量,一個(ge) 是國產(chan) 大豆的價(jia) 格,一個(ge) 是進口大豆的價(jia) 格,任何一個(ge) 變量主導的因素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