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ei) 車市不僅(jin) 需要調整增長目標,也要對產(chan) 品結構和產(chan) 業(ye) 結構繼續進行調整。這個(ge) 調整階段一般認為(wei) 最少需要兩(liang) 三年時間。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今年1月的汽車產(chan) 銷統計,要到下周五才能正式公布。但是,據各汽車廠家提供的數據,北京限購汽車和國家取消車購稅等優(you) 惠政策,對1月份的國內(nei) 車市影響並不大。國內(nei) 汽車銷量增幅1月份達到兩(liang) 位數,實現了開門紅。
銷量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
北京首次車牌搖號1月26日才進行,因此北京市的汽車銷量1月份驟降已成定局,但這對全國汽車銷售總量的影響並不大。
通用、福特、豐(feng) 田、本田、日產(chan) 等跨國汽車公司,1月份在華銷量均增長10%以上。通用汽車同比增長22.3%,福特同比增長20%,本田同比增長12.7%,豐(feng) 田增長10.4%。中美合資的上海通用汽車1月銷量達13.19萬(wan) 輛,同比增長46.3%,創出月度曆史新高。上海大眾(zhong) 同比增長達到49%。自主品牌汽車企業(ye) 奇瑞、吉利、江淮等也都實現了兩(liang) 位數的增長。
正常情況下,北京每年的新車市場規模在50多萬(wan) 輛,僅(jin) 占全國乘用車總量的不到4%。北京減少的銷量很容易在其他市場補回來。因此,北京限製購買(mai) 對全國車市總體(ti) 影響並不大。
北京限購影響被誇大
為(wei) 了緩解愈演愈烈的交通擁堵,北京市報國務院批準,2010年底推出治堵方案。其中反響最強烈的是實施“限購令”,也就是從(cong) 2011年起,限製新增汽車規模。每年新增牌照24萬(wan) 個(ge) ,每月發放2萬(wan) 個(ge) 。
限購令推出後,有人認為(wei) 如果其他城市紛紛仿效北京的做法,將對2011年國內(nei) 車市帶來重大打擊。也有人認為(wei) ,在限購令下,北京市最少有三分之一的汽車經銷商要倒閉。上述說法誇大了北京限購對車市帶來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北京市每年的新車銷量為(wei) 50多萬(wan) 輛,2010年之所以激增至92萬(wan) 輛,主要原因是四季度出現的恐慌性購買(mai) 所致。北京車市出現嚴(yan) 重超賣,許多本應在2011年和2012年買(mai) 車的消費者,提前釋放了購買(mai) 力。
國內(nei) 其他城市無論汽車保有量還是交通擁堵情況,都不能和北京相比。因此,國內(nei) 其他城市短期內(nei) 不會(hui) 仿效北京出台限購令。
限製購買(mai) 汽車是一件非常嚴(yan) 厲的舉(ju) 措,北京出台限購令也是無奈之舉(ju) 。從(cong) 目前情況來看,國內(nei) 其他城市推出限行措施的可能性比較大,而限行對車市的影響相對要小得多。
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2011年中國車市增幅會(hui) 明顯回落,但保持10%的增長應該沒有問題。
國內(nei) 車市進入調整期
連續兩(liang) 年的井噴行情,使中國汽車銷量兩(liang) 年翻了一番,從(cong) 2008年的900多萬(wan) 輛增加到2010年的1800萬(wan) 輛。由於(yu) 汽車保有量增加太快,對燃油供應、環境保護、道路交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許多有識之士認為(wei) ,中國還沒有做好汽車社會(hui) 的準備,汽車社會(hui) 就提前來到了,由此帶來了汽車與(yu) 社會(hui) 、汽車與(yu) 行人、汽車與(yu) 環境的種種不適應。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汽車需要放慢腳步,不能再盲目追求30%以上的高速增長,而要靜下心來,保持理性增長。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董揚認為(wei) ,中國車市在連續幾年高速增長之後,必須有一個(ge) 大的調整,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