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裝備製造業(ye) 已經形成門類齊全、規模較大、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成為(wei) 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chan) 業(ye) 。特別是《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振興(xing) 裝備製造業(ye) 的若幹意見》(國發〔2006〕8號)實施以來,裝備製造業(ye) 發展明顯加快,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顯著提高,國際競爭(zheng) 力進一步提升,部分產(chan) 品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躍居世界前列。
我國已經成為(wei) 裝備製造業(ye) 大國,但產(chan) 業(ye) 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基礎製造水平落後、低水平重複建設、自主創新產(chan) 品推廣應用困難等問題依然突出。同時,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內(nei) 外市場裝備需求急劇萎縮,我國裝備製造業(ye) 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勢頭明顯趨緩,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經濟效益下滑,可持續發展麵臨(lin) 挑戰。
應該看到,我國目前正處於(yu) 擴大內(nei) 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時期,對先進裝備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金融危機加快了世界產(chan) 業(ye) 格局的調整,為(wei) 我國提供了參與(yu) 產(chan) 業(ye) 再分工的機遇,裝備製造業(ye) 發展的基本麵沒有改變。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機遇,加快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推動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加強技術創新,促進裝備製造業(ye) 持續穩定發展,為(wei)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貢獻。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普遍認為(wei) ,進入2011年,裝備製造業(ye) 迎來了新的發展期,裝備製造業(ye) 的景氣度將穩步提升,預警指數仍可望處於(yu) 正常偏暖的區域。
此種定論絕非空穴來風,有分析人士對《中國產(chan) 經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國家“十二五”規劃對裝備製造業(ye) 上升到一個(ge) 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從(cong) 而意味著未來國家將對裝備製造業(ye) 進一步予以政策上的扶持,所以,裝備製造業(ye) 有望成為(wei) 我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一個(ge) 產(chan) 業(ye) 熱點。
不過,更重要的原因在於(yu) 我國當前裝備製造業(ye) 的厚積薄發,已到了加速釋放成長潛能的周期。一方麵是因為(wei) 我國重工業(ye) 化進入到提速階段,高鐵的建設、風電等新能源業(ye) 務的後發優(you) 勢等正在加速我國重工化的發展趨勢,從(cong) 而對裝備製造業(ye) 的發展形成了強大的引擎。另一方麵則是因為(wei) 經過多年的以市場換技術的積累之後,高端裝備製造業(ye) 已經形成了較強的技術積累。
更為(wei) 重要的是,目前下遊需求的旺盛也將推動著裝備製造業(ye) 類上市公司的業(ye) 績加速成長,這主要體(ti) 現在兩(liang) 點。一是機械化的趨勢。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升,無論是紡織機械設備還是煤炭等礦產(chan) 開采設備,都將麵臨(lin) 著一個(ge) 前所未有的需求旺盛周期,這為(wei) 裝備製造業(ye) 的發展提供了極佳的成長契機。
另外,我國大規模的政府或央企的投資。在“十二五”規劃中,我國將加大高鐵、海洋石油、風力發電、水力發電、水利工程、環境保護、特高壓等方麵的投資力度,這就意味著隨著政府以及大型央企投資力度的加大,這些行業(ye) 也將麵臨(lin) 著旺盛的需求,尤其是海洋石油、高鐵等產(chan) 業(ye) ,對高端裝備製造業(ye) 的拉動效應更為(wei) 明顯。所以,隨著“十二五”的來臨(lin) ,我國裝備製造業(ye) ,尤其是高端裝備製造業(ye) 的上市公司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從(cong) 而意味著該行業(ye) 將成為(wei) 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ei) 的投資主題。
也有專(zhuan) 家對《中國產(chan) 經新聞》記者表示擔憂,2011年一季度,裝備製造業(ye) 的發展既存在諸多有利條件,不利因素主要是國際經濟形勢更加複雜,國際需求走勢難料;通脹預期帶來流動性緊縮,資金成本上升壓力增大;一季度工資上漲壓力較大等。
國家發改委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對《中國產(chan) 經新聞》記者分析,結合2010年裝備製造業(ye) 全年運行數據,假定2011年沒有影響行業(ye) 發展的重大外部因素出現,按照年末月度產(chan) 出規模預測,2011年裝備製造業(ye) 生產(chan) 同比將有望保持21%左右增幅,同時行業(ye) 銷售規模仍將擴大,但銷售收入增幅和企業(ye) 利潤增幅將明顯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