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整車企業(ye) 發展較快,但缺乏強大的國內(nei) 零部件企業(ye) 作為(wei) 戰略夥(huo) 伴,高端零部件企業(ye) 幾乎全是外資獨資和控股企業(ye)
最近北京舉(ju) 行了首次機動車號牌搖號,北京限號政策邁出了曆史性的一步。雖然近兩(liang) 年,中國汽車產(chan) 銷一路高歌猛進,但北京出台的限號措施和其他城市可能出台的限車政策,卻讓人更多地思考、追問:中國汽車業(ye) 這樣發展行嗎?高增長帶來的能源、環境、交通問題怎麽(me) 辦?
石油資源國內(nei) 儲(chu) 量有限,去年進口達52%,今年將達到55%。一旦國際政治、經濟、軍(jun) 事形勢有變,我國的能源安全確實堪憂。因此,我們(men) 應該立即狠抓節能,製定全麵的稅費政策體(ti) 製,引導我國像最注重節油的日本那樣注重汽車的小型化、節油化和輕量化;還應該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更多地關(guan) 注混合動力技術,因為(wei) 這種技術有可能大範圍采用,達到大比例節油的效果。
我們(men) 要建成汽車強國,零部件是最重要的基礎。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整車企業(ye) 發展較快,但缺乏強大的國內(nei) 零部件企業(ye) 作為(wei) 戰略夥(huo) 伴,高端零部件企業(ye) 幾乎全為(wei) 外資獨資和控股企業(ye) 。
種種問題,光靠汽車行業(ye) 自身是解決(jue) 不了的。我們(men) 需要走向汽車生產(chan) 強國和汽車社會(hui) 的國家戰略。首先,政府各部門要協調一致,產(chan) 業(ye) 準入、財稅體(ti) 製、研究開發、市場體(ti) 係、資源利用與(yu) 回收等方方麵麵的政策導向要一致。其次,各行業(ye) 之間也要有彼此協調的發展戰略,如汽車發展與(yu) 城市規劃、道路交通規劃,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鋼鐵、石油、電子等產(chan) 業(ye) 發展,汽車製造業(ye) 與(yu) 汽車裝備、物流發展,汽車使用與(yu) 汽車銷售、維修、改裝以及回收利用再製造等都需要協調一致。
展望“十二五”,我還有三點想法。其一,世界汽車產(chan) 業(ye) 向中國轉移的趨勢沒有改變;其二,雖然涉及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的國際貿易糾紛會(hui) 大幅增加,但不會(hui) 構成全球“圍堵”中國汽車業(ye) 的局麵;其三,在全球經濟一體(ti) 化前提下國際貿易平衡更加重要,大幅增加出口不大現實。
因此,我們(men) 應考慮產(chan) 品出口與(yu) 海外投資並重,認真分析產(chan) 品和資本輸出目標市場的經濟、政治、文化條件,從(cong) 雙贏的角度製定戰略、改進產(chan) 品並認真實施,要關(guan) 注產(chan) 品和資本輸出以後有利於(yu) 目標市場的人民生活、經濟發展並與(yu) 當地政府的目標相一致。